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网络传播》>>2018年第2期

十九大报告明确互联网发展三大任务

贾金玺
2018年06月01日15:22 | 来源:网络传播
小字号

【导语】十九大报告以凝练浓缩的文字对过去五年的各项工作做了系统全面的总结,具体在互联网领域,报告虽只有“互联网建设管理运用不断完善”这一句话,但完整肯定了我国互联网建设、管理、运用三个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首次出现“互联网”相关内容。此后的十七大、十八大报告中,涉及“互联网”的内容不断增多。在十九大报告中,有八处提到互联网,囊括网络文化、网络安全、网络管理等多个方面。可以说,充分理解和正确把握这些论断的内在实质,对于研判网信工作发展方向,开展下一步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充分肯定互联网发展五年来的成绩

十九大报告以凝练浓缩的文字对过去五年的各项工作做了系统全面的总结,具体在互联网领域,报告虽只有“互联网建设管理运用不断完善”这一句话,但完整肯定了我国互联网建设、管理、运用三个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这五年来,我国互联网基础环境全面优化,基础资源保有量居世界前列。目前,我国已初步建成快速便捷的网络环境,覆盖面更广,基础资源更加丰富,资源质量也有了明显提升。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全面开启,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更是迎来“第三波浪潮”,网络建设持续加速,应用环境全方位优化,成为推动实现网络强国的新引擎。在此期间,中国互联网还以开放自由的姿态,吸引海外互联网企业落户中国,吸纳各方资本投入,共同参与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得力于互联网基础建设的保驾护航,中国互联网基础资源保有量不断攀升。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发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过全球平均水平4.1个百分点。中国互联网IPv4地址数量、IPv6地址数量、网站数量、国际出口带宽等基础资源保有量均处于世界前列。

这五年来,我国互联网管理体制和法规政策体系日益完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互联网管理体制有了重大调整,一是设立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由习近平总书记担任组长;二是成立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全面负责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工作,并负责监督管理执法。管理体制调整之余,各项互联网法律法规的制定也迈入了快车道。近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新修订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互联网信息搜索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管理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密集出台,已初步构筑起一个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这五年来,我国的互联网运用日益广泛,涉及领域丰富多彩,影响更加巨大。互联网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步,还在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积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相继推出网络强国战略、媒体融合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大数据战略等一系列战略规划和发展指导意见,目的之一便在于全面管理和引导社会各界对于互联网的运用。

明确提出互联网发展的三大任务

在总结这五年来治国理政成绩和经验的同时,十九大报告用更大的篇幅描绘了从现在到2020年乃至本世纪中叶的宏伟蓝图。具体在互联网领域,报告指出,要“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这也指明了未来互联网监管与建设的三大重点任务。

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

十六大报告指出“互联网站要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十七大报告要求“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十八大报告明确“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再到十九大报告重申“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的任务,充分表明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网络媒体是影响广泛、发展迅速的大众传媒,在社会舆论引导、主流文化生产与传播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正因如此,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首先必须强化方向意识,即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牢牢把控住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和话语权,为国家的长治久安筑好守好网络安全阵地与舆论阵地。其次,注重内容建设政策与环境的持续优化,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鼓励网络媒体的各级主体多创作出类型多样、质量上乘的优秀文化成果,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食粮需求。第三,注重方法创新,善于运用各种现代化网络技术、网络手段,不断提升网络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让最优秀的网络文化能够影响大众、服务大众,尤其是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青少年群体。总之,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其根本的价值取向,应当是有利于强化思想舆论阵地建设,有利于扩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辐射力和感染力,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构建网络综合治理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治理理念开始运用于网络媒体的监管与治理,在强调综合利用多种手段之余,更加强调法治化思维和社会协同思维。此次将“构建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写入十九大报告,也意味着未来的治网实践还将坚持和不断完善上述思维。

坚持法治化思维,首要任务仍是不断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体系。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加快网络立法进程,完善依法监管措施,化解网络风险。”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网络立法、修法成效显著,基本建起完善的网络法治体系。但是,面对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新型的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层出不穷的局面,法律监管的盲点和空白区域依然存在,我国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依然任重道远。

坚持社会协同思维,即更加强调全社会,尤其是企业个体、普通百姓(网民)等互联网参与者,根据各自角色和功能定位的不同,共同参与到互联网的治理过程中,使互联网的发展和使用得以平衡、规范。政府通过积极引导企业、社会组织、技术社群和网民等利益相关方参与网络治理,开展协同合作,最终实现网络社会的有效治理。

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我国有7.72亿网民,网络空间是大家共同的精神家园。此次将“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写入十九大报告,从一个侧面说明当前网络空间建设和维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需要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在政府层面,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各级政府应履行好监管者的角色,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此外还应畅通民意传达通道,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让互联网成为各级政府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平台、新途径。在互联网行业层面,充分激发各类主体的自律功能,做强正面宣传,为大众提供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内容和服务,及时对不良信息和网络违规行为采取处理措施,真正履行好营造风清气正网络空间的主体责任。在网民层面,要“从我做起”,自觉呵护网络空间这一块“精神栖息地”,做到依法用网、文明用网,多发好声音、传播正能量,还要强化公众的监督者角色,敢于和一切破坏网络环境的言行作斗争。

十九大报告对我国当前的历史方位作出了一个重大判断,即“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这个新时代里,互联网该怎么建设,怎么发展,怎么监管,十九大报告指明了方向。

(贾金玺: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