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人民日报·纪念人民日报创刊70周年
李肇星:与《人民日报》的不解之缘
我和《人民日报》的缘分,简言之,是渊源广、感情深——我爱《人民日报》这个教我已近六十年的老师。
1959年9月1日,是我在北京大学读一年级的第一天,从那天起,《人民日报》我没有一天不读。只不过,我进外交部工作前,那时的《人民日报》每天还通常只有四个版,我每版都不落。在北大和外国语大学的七年里,更是每日午饭前站在食堂外的报纸专栏前读的。后来报纸越来越厚,我只能选择阅读中央领导的讲话及重大外交和国际新闻了。
我对《人民日报》有亲近感,首先因为它是我们的党报。我和我青少年时学习的榜样雷锋同岁,出生在1940年。五岁时家乡山东胶州湾之南来了共产党,新中国成立那年才幸福地上了初小一年级。1950年我十岁,第一次看到大卡车,有了长大后要当汽车司机的美梦。1953年我考上我们县有史以来第一所中学,开始读到报纸,又萌发了当记者的理想。
对我来说,《人民日报》亦导师亦战友。我从《人民日报》学党和国家的最新政策、国际动态、社情民意等多种有价值信息,也阅读过名家所写的国际评论、涉及中外历史地理的精彩文章。我从非洲开始外交生涯,后来又陆续供职新闻司、做发言人、驻联合国代表、外交部副部长、驻美国大使、外交部部长。回首每一段经历,通过努力学习,逐渐办事有自信,走路有方向,迈步有底气,我感觉,这在一定程度上受惠于《人民日报》这个老师的帮助指点,也得益于报社一批领导、朋友的热心支持。
我当新闻司副司长时,日本外务省新闻俱乐部邀请中国新闻代表团访日,部里让我任代表团团长。报名参团的都是国内大报的资深记者,很多人的“行政级别”和我差不多甚至比我高。我觉得自己当团长底气不足,就去向钱其琛同志建议,让我当副团长,另找级别高的新闻界领导当团长。老钱直接把球踢回给我说:“那你自己提个人选上报。”我常给《人民日报》副刊投稿,与《人民日报》比较熟悉,于是商请人民日报社派一位正部级的领导来给我们当团长。很快得到人民日报社的肯定回复,总编辑谭文瑞应邀出任。
《人民日报》的很多报道,是对中国外交工作的鼎力支持,对我个人的工作也有很多直接帮助。1987年的5月23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邓小平和金日成亲切会晤》的大幅照片。我当时是外交部新闻司司长,感到两位领导人热烈拥抱的照片抓拍得好、非常传神,立即请《人民日报》放大五张照片赠送朝鲜客人。我任外交部新闻司科员时,曾和一同事陪同十二位外宾乘火车出行。尽管十四人每人都有软卧票,但车上只给我们八个铺位。我到餐车找列车长投诉,但他眼也不眨地说“一个多余的卧铺也没有”,坚称一定是车站“擅自多卖了票”。但就是这位列车长,同时碰到摆威风的铁路局局长时,却忙不迭地道歉,派人去准备床铺。一切看得我目瞪口呆。我为自己的受骗感到愤怒,但也急中生智,从行李中取出一份《人民日报》,告诉他“报纸上面登载着国家领导人会见这批外国客人的照片”,强调了这批客人的身份。原来悬空的六张卧铺票瞬间有了着落。
后来,我还就此见闻写了一篇批评不良风气的短稿投给《人民日报》。这短稿刊登在1978年12月3日的《人民日报》上。据说后来那位摆官架子、闹特殊化的干部向组织上做了自我批评。我觉得他真得感谢党报,如果后来在反腐倡廉斗争中他再没出现什么违法违纪问题,那肯定是《人民日报》救了他、帮了他。
外交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对我而言,每一次外交危机处理,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我印象最深的,是在担任驻美大使的三年里,处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驻南联盟使馆这一事件。在这段最艰难的日子里,我每天几乎只睡一两个小时,除了与北京保持密切联系,提出策略建议,还与美方交涉,在美国媒体露面发声,揭露轰炸我使馆的暴行。下面这些刊登在《人民日报》上的文字,可以说是当时紧张斗争的一个缩影:
美国广播公司(ABC)的《本周》是美国最有影响的电视专题节目之一,它的主持人山姆·唐纳德是全美电视界有名的“铁嘴”。8日上午,中国驻美大使李肇星应邀来到该节目直播室,就中国驻南联盟使馆被袭击事件接受现场采访。……
唐纳德劈头就问:“你刚才在电视上看到了美国驻中国大使馆外面的情形,你能保证美国驻中国外交人员的安全吗?”
神情严肃的李肇星当即反问:“你们一直不断地谈论你们外交官的安全,我很奇怪,你为什么不问问在贝尔格莱德被杀害的中国外交官的情况?我不明白你们的提问为什么不从中国外交官的被害开始?”一向能言善辩的唐纳德顿时语塞。
这是《人民日报》驻美国记者马世琨、张勇采写的报道《中国大使舌战美国“铁嘴”》的一个片段,发表在1999年5月12日的《人民日报》上。那些天,我先后多次接受美国主流媒体的采访,既要应对美国媒体刁钻的提问,又要充分利用这个机会,传递中国人民的声音,揭露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野蛮行径。后来《人民日报》在5月18日还发表这两位记者的另一篇报道,写我第三次接受美国全国性电视台采访,与美国电视界名嘴拉塞特针锋相对的论战过程。
近些年,我参加社会活动时,仍不时有《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我;我也到人民日报社和青年人分享“新闻无国界,但记者有祖国”“在世界面前,我微不足道;和祖国加在一起,赢得了些许骄傲”等观点;我还积极给报社投稿,表达我对英雄对故土对母校的情怀;我也热心参加人民日报社举办的公益活动……我对《人民日报》投桃报李,感情依旧,在《人民日报》七十岁生日之时,我和《人民日报》的缘分仍在持续着。
(作者为外交部原部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