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人民日报·纪念人民日报创刊70周年
感恩《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副刊,是作家的摇篮,是中国文学创作的百花园。我也是被《人民日报》副刊培育的一枚小小的花蕾,报纸帮助我打开一条创作之路。
记得刚参加工作时在河北兴隆县委“三线办公室”,负责办工地上一张由蜡纸刻印的小报,非常简陋。我写了一篇《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民工连》的稿件,不知被谁给推荐到报纸上发表。于是,承德地委派人来考察,结果一纸调令把我调到承德地委宣传部做新闻干事,专门写新闻报道。有一次我去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的一个小山村采访,发现那里的集市上全是妇女,一问才知道,自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男人都上山干活去了,赶集全靠妇女。所以,这里的集市被谑称为“山村嫂子集”。女人平素就好打扮,现在生活好转,又赶上逛集市,一个个都像赛花似的比着穿。她们足蹬绣花鞋,身穿花裤褂,头戴新采来的野山花,肩挎荆条编的小花篮……从头到脚全是花!莫说是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就是在当今看这情景也觉着很新鲜。这花花绿绿的情景,在一篇通讯中很难完成。从小就酷爱文学的我,像素描似的学着写了篇散文《山村“嫂子集”》投稿,没想到被《人民日报》副刊选中发表。这是我第一次刊发散文作品,高兴得无以言表。后来得知,是副刊编辑袁茂余老师在来稿堆中发现这篇稿子。这篇文章的发表成全我进入另一个创作领域,使我在新闻报道之余,又开始散文创作。
承德地区写散文的人越来越多,很多稿件都在报纸上发表,受到《人民日报》副刊编辑们的关注和鼓励。1985年秋天,人民日报文艺部袁鹰主任提出,要给承德的散文作者发一版专页,鼓励承德的散文作者多写散文,写好散文。这个专版的“编者附记”写道:“近年来,河北省承德地区的业余文艺创作活动开展得比较活跃。这里刊登的是该地区几位作者的作品。他们从事创作的时间都不长,有的还是刚刚拿起笔来的新手,作品自然还欠成熟,但由于他们一直都生活在群众中,无论叙事、写人、记游,都有较强的生活气息,读来有一股朴实、清新之感。我们编这个专版的目的,是希望能够推动各地业余文艺创作活动的开展,希望有更多的基层业余作者拿起笔,描绘四化建设和改革中的新人新事,唱出更多的‘春潮曲’。”专版刊发了我和刘兰松、王晓霞、白瑞兰、步九江、李秀娟等文友的作品。那时,承德几乎每年都要召开散文研讨会,作家荟萃,对承德的散文发展起到极大推动作用。大家都认为承德散文界发展快。
八十年代有一年暑期,我去新疆霍尔果斯,对这个边陲小镇留下深刻印象。最让我难忘的是在紧靠中苏两国界碑的我方一侧,有一幢小平房,是由两个亲姐妹经营的姐妹小店,所卖的商品可谓是琳琅满目。即使客人一时买不到的商品,小姐俩也都一一记下来,等司机下次再过境时准能拿到货。酷热的暑天,长途跋涉的司机们一下车,小姑娘立即递上雪白的毛巾,让他们洗洗脸解解乏,然后再递上冰镇汽水、啤酒和西瓜。若在严寒的冬季,屋里安上一个大火炉,窗外雪花纷飞,窗内温暖如春。回来后我写成一篇小稿投给《人民日报》,经刘梦岚老师编发到副刊上。有一次我和地委组织部副部长张春明同志路过滦平县周台子乡,见一小孩正坐在路边上翻看初级中学课本《语文》第二册,我一看,发现我写的《边城小店》被收入课本。
如烟的往事,总也关不住闸门。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在《人民日报》副刊上发表的散文也约有四十篇。这虽不能与那些黄钟大吕般的巨著相比,但也是在改革开放中迸发出的涟漪和浪花。回望这么多年,《人民日报》副刊多位老师对我的培养和帮助,让我由衷地感激!与此同时,我还采写不少新闻报道和通讯发表在《人民日报》上。我一生最喜欢的工作,就是写新闻报道和散文。《人民日报》几乎成就我一生的追求和梦想。感恩《人民日报》!
(作者为河北省承德市文联工作人员)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