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里庄旧址二三事
来源:“研究事儿”微信公众号
位于河北省平山县的里庄村,是《人民日报》的创刊地。1948年6月15日,晋冀鲁豫《人民日报》与《晋察冀日报》合并,出版中共中央华北局机关报,《人民日报》正式创刊。
人民日报里庄旧址,珍藏着党中央机关报初创时的珍贵记忆。在辞旧迎新之际,研究事儿推出“社史”专栏,首期便是来到里庄,与您一起重温里庄和《人民日报》创建者之间的故事,共同探寻党报人的初心与追求,真可谓 里庄旧址二三事,引领党报七十载;邓拓原为邓子健,千篇社论出奇才。睹物思情说石碾,旧居门前故人来;这块木匾不简单,营造新风见真爱。
今年6月15日,是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创刊70周年纪念日。河北省平山县里庄村,是《人民日报》的创刊地和光辉起点,1948年6月15日,人民日报从这里出发,至今已走过70年不平凡历程。现在让我们重返2011年6月修葺一新的里庄旧址,说说那些难忘的人和事儿,重温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邓拓旧居的故事
邓拓旧居位于里庄创刊旧址三号院,系解放前所建老宅子,由东房、南厢房、北厢房和西房即正房组成。东房后作为人民日报工作人员室,南厢房为会议室,北厢房是生活室,西房即正房为办公室兼住室。有关旧居的故事,还要从成立新的大党报说起。
1948年5月9日,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发布《关于改变华北、中原解放区的组织、管辖境地及人选的决定》,组建中央华北局,办理大党报,刘少奇兼中央华北局第一书记。随后,中央华北局举行第一次会议,刘少奇正式宣布《晋察冀日报》与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合并,成立新的大党报。
1948年5月中旬,《晋察冀日报》社长邓拓委派先遣队,先期到达平山县里庄村打前站,为迎接晋冀鲁豫《人民日报》的队伍加紧做准备。先遣人员出发后不久,邓拓便率领《晋察冀日报》编辑部人员自阜平迁往里庄,住在现在的邓拓旧居内。他们带去了当时堪称先进的所有印刷设备,《晋察冀日报》在里庄照常出报。同年5月下旬,晋冀鲁豫《人民日报》社长张磐石赶往里庄,与先期到达的《晋察冀日报》负责人邓拓、范瑾等会面,商谈两报合并事宜。
1948年6月中旬,《晋察冀日报》和晋冀鲁豫《人民日报》两报在里庄组成新的编辑部,6月15日,华北《人民日报》正式创刊,至此,《晋察冀日报》和晋冀鲁豫《人民日报》终刊。
1948年6月13日深夜,《晋察冀日报》在里庄排出了最后一期报纸版样,上面刊登的《终刊启事》由邓拓亲笔起草,经原晋察冀解放区司令员聂荣臻审定。邓拓写完终刊启事,犹思绪万千,言之未尽,遂提笔写下一首七律《晋察冀日报终刊诗》:“毛锥十载写纵横,不尽边疆血火情。故国当年危累卵,义旗直北控长城。山林肉满胡蹄过,子弟刀环空巷迎。战史编成三千页,仰看恒岳共峥嵘。”
办报奇才邓拓简介
邓拓,少年时名子健,1912年 2月生于福州。1930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插班进入上海法政学院政治经济系,边学习边从事左翼文化活动,先后担任中共上海法南区宣传干事,宣传部长和中共南市区工委书记等职。1932年12月11日,在中共法南区委组织的一次活动中,邓子健被国民党当局逮捕,遭受了酷刑。行刑者用烧红的铁钳烙他的腿和脚,在他的腿部留下了多处伤痕。著有一首《入狱》诗抒发情怀:“去矣勿彷徨,人生几战场?廿年浮沧海,正气寄玄黄。”几个月后,被保释出狱,写下《出狱》诗明志:“只身天地余残泪,一眼河山尽断鸿。莫道群生都懵懵,明朝四野又烟烽。”1935年完成20余万字的专著《中国救荒史》。
在河南,他与中共北方局干部刘子厚等建立了联系,成为开封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民先”)的负责人之一。1937年“7 ?7”事变爆发,在山西加入八路军,更名邓拓,从此一直使用此名。11月 7日,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军区成立,聂荣臻任司令员兼政委。12月11日,晋察冀军区机关报《抗敌报》在河北阜平县城创刊,1938年 4月改为晋察冀区党委机关报,26岁的邓拓任报社编辑部主任,负责编务工作。
1940年11月 7日,《抗敌报》改为《晋察冀日报》,邓拓出任社长,主持全面工作。《晋察冀日报》是敌后根据地中创办时间最长的战略区机关报,历时整整11年。
在战争环境里,邓拓锻炼文思,成为文章高手。在主办《晋察冀日报》的11年中,邓拓在2845期报纸上发表了一千余篇社论,几乎每两天就撰写一篇社论。
他常常于行军时骑在马上构思,下马即成文排版。评论和社论量多而及时,是《晋察冀日报》的一大特色,而这些评论和社论的主要作者就是邓拓。他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记者和作家,他们的报道在太行山内外广泛传诵,在抗日军民中产生巨大影响。
抗战胜利后,邓拓率《晋察冀日报》编辑部于1945年9月进入河北重镇张家口,他还曾担任晋察冀中央局宣传部副部长。解放战争爆发后,1946年10月率《晋察冀日报》编辑部回到河北阜平办报。1948年6月15日,《晋察冀日报》与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合并,华北《人民日报》创刊,邓拓调任华北局政策研究室主任,10月起转任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组组长,成为彭真的重要助手。1949年 2月进入北平后,担任北平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5月接替赵毅敏担任北平市委宣传部长,兼任北平解放报社社长。
1949年8月1日,《人民日报》正式确定为中共中央机关报,毛泽东的秘书、中宣部副部长胡乔木兼任人民日报社社长,邓拓调任人民日报社总编辑。
邓拓旧居门前石碾的来历
人民日报里庄创刊旧址内邓拓旧居门前的石碾,是2011年五六月间旧址修复布展过程中征集到的一件重要文物,距今已有近190年的历史。当年,石碾就放置在邓拓旧居的南墙外,邓拓、张磐石等领导经常在石碾旁讨论问题,在碾盘上修改稿件。
据邓拓旧居房东的后人介绍,清道光年间,房东祖上娶亲,作为新娘子的陪嫁,石碾披红带喜,在全村老少羡慕的目光中,被安放在夫家院落南墙外的一片空地中。此后,这架石碾就一直被安放在这里。每天,附近的乡亲们都涌到这里推碾加工粮食。有一段时间,村子里的另外两架石碾坏了,村民们都聚到这里,隆隆的碾声昼夜不息。
旧时的农村,公益事业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铺路,二是修桥,三是打井,四是架碾,这些都是惠及乡邻的善事,备受欢迎。以石碾作为新娘子的陪嫁,是娘家别出心裁之举。这样新媳妇一过门,既能在街坊邻里中得到好口碑,又能提升夫家在村子里的声望和地位。
石碾,不仅是中国长期农耕生产方式的象征,也是传统的乡村社会交流场所。人们习惯在这里聚会、聊天,形成一个村内外各种信息的集散中心。虽然现如今村里通电后已改用电动机械加工粮食,石碾的使用量越来越少,但是村里人们的石碾情结依然很深,乡亲们仍不时地来这里看一看、坐一坐、聚一聚。
在里庄旧址修复布展过程中,因旧址整体规划所需,这架石碾从邓拓旧居的南墙外被移放到旧居大门口,供来访者参观留影。原址原屋的院落,配以原物原装的石碾,加上古朴的券门,苍翠的古树,既展现了典型的旧时农村景象,又能使后人睹物思人,深切缅怀人民日报创建者们的丰功伟绩。
珍贵文物“为人民服务”木匾的前世今生
目前安放在四号院译电室旧址展厅内的“为人民服务”木匾,距今已有70年历史,是1948年春天华北《人民日报》创刊前夕、报社驻地里庄小学赠送给报社的一件珍贵文物。
当时,华北《人民日报》尚未创刊,晋察冀日报社先期到达里庄村,负责创刊前的筹备事宜。随着报社的进驻,村子里的文化风俗发生了巨大变化,民主、参政、男女平等、婚姻自由,乃至汉字写简体、文书横写等风俗都一应而生。
1948年春,平山县第一区破天荒地要搞“四四儿童节”集会(建国前,儿童节定为农历四月四日;建国后,改为公历六月一日),要求各学校制作手工艺品参加大会。里庄小学有位年轻女教师,按照从报社人员手里得到的毛泽东题写的“为人民服务”字样,先用自制的放大尺把字放大,再用崭新的絮棉做成中间突起、四周平滑的大字,精心制成自左至右、全幅横书的彩色木匾。木匾落款处横写着:平山县里庄小学校。
当女教师兴致勃勃地把木匾送到集会会场时,遂引起全场轰动,究其原因,一是人们首次见到毛主席墨迹;二是人们第一次见到自左至右、全幅横写的文书。评奖时,女教师非但没有获奖,反而挨了评委一顿批,说她“横写不成规矩”“横写也应自右向左”,有人还在匾上用墨打了黑叉。女教师非常生气,辩解说报社的同志告诉她,毛主席就是这么写的。评委反问道:那抬头、落款的横行,也是毛主席写的?女教师无话可说,委屈得哭了好几天。无奈之下,她就去找报社的“文八路”评理,大家异口同声地都夸奖她木匾做得好,于是,女教师将心爱的木匾赠送给了报社。
后来,女教师离开了学校,到刚刚解放的北平找了一份新工作,但她留下的横匾“为人民服务”,却被当地许多人推崇和复制,蔚然成为一种新风俗。1949年3月上旬,人民日报全体人员离开里庄和东焦村迁入北平后,木匾由里庄村村民康余贤代为珍藏。康余贤去世后,由其子康贵起继续保存。2011年五六月间,在里庄旧址修复布展过程中,康贵起主动将木匾赠与人民日报社。出于对人民日报的深厚感情,多年来,康贵起一直担任里庄旧址看护员,尽心守护着旧址的一文一物,一草一木。
1998年6月,适逢《人民日报》创刊50周年之际,重访里庄创刊旧址的人们惊喜地发现,从平山县城到里庄不足两千米的路途上,就有里庄乡卫生院等五家单位门内影壁上嵌有“为人民服务”五个醒目的大字,至于镌刻在桌台间、墙壁上的“为人民服务”的座右铭,则更是难以数计。如此风俗,堪称独特一景,足以反映当地百姓对毛泽东题写的“为人民服务”墨迹以及人民日报的深情厚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