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我与人民日报·纪念人民日报创刊70周年

悟透头条写好稿

刘 宇
2018年06月11日06:57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悟透头条写好稿(我与人民日报·纪念人民日报创刊70周年)

  我有一个坚持三十年的习惯,就是每天必看《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

  三十年前,我正上中师。当时,学校为了让学生全面发展,成立记者团、文学社,鼓励引导学生采访、写作。起初我毫无经验,怎么写?写什么?很是茫然。

  一天,我在学校阅览室的一本杂志上,读到一位作者谈写作体会,那就是——常看《人民日报》,吃透中央精神,再联系身边实际进行写作。从那之后,我也经常翻看《人民日报》,看上面登了哪些方面的内容,然后学着写发生在身边的类似的事,再向外投稿。这一着果然奏效,1988年春天,我的处女作见报。当年,我在省、市级报刊上发表稿件四篇,其中一篇还获得《商丘日报》举办的征文大赛二等奖。

  1989年8月,我自费参加当地报社举办的通讯员培训班。培训班上,多名授课老师反复强调,一定要研深吃透《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这使我感到,我常看《人民日报》的路子走对了。从此之后,每期的《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我必看。时间宽裕,我就全文读完;时间紧张,我就只看个标题。好在单位都订有《人民日报》,报纸很好找,为我看报提供了便利。

  1989年秋天,我分配到县城一所小学任教。业余时间,在《人民日报》头条指导下,我积极采访、写作,作品越发表越多,并不时有作品获奖,引起有关单位关注。看我对新闻稿件的“火候”把握得准,1991年,永城县广播电视局把我调过去,专门让我编辑《永城新闻》。

  一进新闻单位就编辑政治性很强的新闻节目,尽管年轻,我也没有胆怯,因为有《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给我作指导。由于专职搞新闻了,所以我更加用心地研究《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我编辑新闻时的选稿原则是:凡与中央精神一致的稿件,大胆采用;反之,一律不予采用。就凭这一点,我当了二十多年的编辑,经手的稿件不计其数,从没出过任何问题。

  经常研究《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不仅保证工作不出差错,还使我采编的稿件屡屡获奖。2015年,《人民日报》在2月2日发表社论,题目是《适应新常态 实现农业农村新发展》。联想到中央一号文件,我感到自己应该多深入农村抓“活鱼”,多写反映农民新生活的报道。当年,我采写的此类作品有两篇获2015年度河南省县级台新闻奖一等奖,分别是《“英才奖励基金会”让蒋大庄村英才辈出》《百岁五保老人儿孙满堂幸福多》。2016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我还通过《人民日报》了解到,2016年是我国自然保护区发展的六十周年。我国有自然保护区两千七百四十个,约百分之八十九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以及大多数重要自然遗迹在自然保护区内得到保护。当时我就想,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是全社会的事,可以说人人有责。当我听说永城有个老工人,三十多年来坚持自制野生动物标本义务宣传保护野生动物时,立即进行深入采访,写出《谢训海自制标本33年呼吁保护野生动物》一稿,获2016年度河南省县级台新闻奖一等奖。

  多年来,我多次应邀到企业、学校和机关单位讲课,帮助培训通讯员。每次讲课,我都提出基层通讯员要养成每天看《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习惯,因为只有“站在天安门上看问题,到田间地头找感觉”,才能写出上乘佳作。在网络发达的当今社会,随时随地都能看到《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其实,即使不是从事新闻写作的人,每天看看《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也是好处多多!

  (作者为河南省永城市广播电视台主任编辑)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