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移动互联网蓝皮书:移动舆论场格局与变化趋势

2018年06月20日16:00 |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天津6月20日电(高春梅) 《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18)》(移动互联网蓝皮书)今日在天津发布。报告指出,2017年,中国的移动舆论场传播载体继续多元化,各种传播方式交融、渗透的趋势更为明显。

正向舆情热点提振网络正能量。2017年中国移动舆论场诞生众多正能量的热点议题,十九大召开、《战狼2》热映、《人民的名义》热播、雄安新区设立等,这是推进新型主流媒体建设、国民社会心态成熟自信等多方因素叠加的结果。根据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的统计,2017年度十大舆情事件中仅罗一笑事件和于欢案两个事件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舆论争议和撕裂,而这一数据在2016年和2015年均为6个。这显示出社会治理进步及网络舆论生态的持续好转。

“两微一端”与青年亚文化生产场域共振。从移动舆论场的传播载体看,传统“两微一端”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移动舆论场年轻用户群体比重上升,这一群体围绕个体兴趣和特定话题,在“两微一端”之外创造了与主流文化保持一定距离的青年亚文化生产场域,移动舆论场呈现出“核心区”和“外围地带”的共振和补充趋势。

移动直播与微视频传播对舆情渗透力增强。资本的冷静与国家治理力度加大使2017年移动直播行业略有降温,游戏直播和真人秀直播成为行业的主要形式。VR、AR等技术的运用为用户带来更好体验,但尚未对社会舆论产生根本影响,反而是直播本身因偶尔触及隐私伦理边界成为舆论焦点。移动直播和短视频作品的创新应用在热点议题的引导中也频频发力。值得注意的是,用户自制上传的视频内容在突发事件中能够起到有效的“信息填空”作用。尽管如此,低门槛的视频传播方式仍然存在潜在负面影响,如争议事件中涉事一方对视频内容的编辑加工和选择性展示,往往容易引发网友观点分化对立。

知识社区成移动舆论场影响新变量。知识型、专业型社区越来越明显地成为热点事件外围的影响变量之一。拥有不同知识背景的用户通过理性分析,消解了专业议题的公众距离感,让更多的人拥有从不同角度探寻事件本质的可能。优质知识社区的平稳扩张还带来用户知识获取习惯的深刻变化。崇尚碎片化阅读的现代知识习得方式很难形成全面深度的认知。另外,区别于年轻群体钟爱的基于兴趣、话题构建的文化圈层,知识社区中知识精英对热点议题的属性和框架设置更容易影响参与者,进而影响移动舆论场的风向。

“丧文化”“反鸡汤”在特定群体流行。从2016年就开始流行的“葛优瘫”,到时下层出不穷的“我差不多是条废鱼了”“感觉身体被掏空”等流行语或表情包,再到“前任果茶”等网络营销活动,“丧文化”无疑已成为当下青年网络话语的重要特征。“丧文化”的主流人群是80后和90后,之所以迅速占领社交媒体话语空间,一部分原因在于目前中国青年面临的单身、房价高、加班等现实压力。 2017年特定群体纷纷选择所谓的“躲避崇高”,进行自嘲式、主动污名化的戏谑操作。黑豹乐队鼓手手持保温杯走红网络,“中年危机”、“避免油腻”成为代入感极强的话题。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