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我与人民日报·纪念人民日报创刊70周年

亦师亦友情谊长

靳国君
2018年07月04日07:00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亦师亦友情谊长(我与人民日报·纪念人民日报创刊70周年)

  《人民日报》是伴随我六十多年的老师和朋友。

  我每天都读《人民日报》。外出时,也要到报亭去买。买不到,回家要“补课”,从头看起。

  我对《人民日报》怀有特殊感情,始于少年时代。读小学四五年级时,能够看书报了,《人民日报》等报刊便是我课外读物。那个年代,学生课业不重,每天放学后,我要去家附近的文化馆阅览室或邮政局阅报栏看报。冬天,有时天上飘着雪花,我和驻足阅报栏前的大人一起读报。纸香墨韵,恰如春风拂面。

  我深深地被《人民日报》刊登的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等英雄事迹所感动,他们的形象镌刻在我幼小的心灵里。魏巍的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震撼着我少年的心。一篇又一篇好文章是滋养人的思想甘露、文化清泉。读中学、念大学,凡国内外大事,多从《人民日报》和省报得知。

  大学毕业不久,我有幸调入黑龙江日报社工作,从此和新闻终生结缘。那时,全国新闻界学政治、钻业务,以《人民日报》为师,蔚然成风。我和同志们学习《人民日报》记者捕捉新闻的本领,看到写得好的消息、通讯、评论等,反复阅读、讨论,以求用好一支笔。而《人民日报》对各地新闻的重视,更推动地方工作,鼓舞新闻单位,我也深受激励和鞭策。

  1980年8月23日,《黑龙江日报》一版刊发我采写的新闻《四个大学生救活“独生子”》,报道的是“文革”前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哈工大、清华大学、西北工大的四位大学生,受命挽救当时全省唯一一家为电视机等生产配套扬声器的工厂。他们依靠广大职工,进行科研攻关,打胜企业翻身仗,产品畅销全国二十二个省市,濒临倒闭的企业转亏为盈,面貌一新。随后《人民日报》发表一篇评论,以这篇报道为典型事例,论述干部队伍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我们工业编辑部主任和报社总编辑先后找我,说《人民日报》就此发表言论,我们要深入报道,要我再写篇通讯。省和当地工业主管部门以此为典型,贯彻落实党中央要求,引导打破论资排辈旧观念的束缚,大胆起用德才兼备的中青年干部。

  改革开放初期,全国工交企业改革由推行经济责任制起步。1981年我和朱正高、张洪臣同志经过深入调查研究,采写了新闻《推行责任制要“量脚做鞋”不硬套》,在《黑龙江日报》发出。8月30日,《人民日报》在一版转发这篇报道,并加了编者按。

  后来,《人民日报》先后发表我的《浅谈发展农村家庭企业》《记录伟大的历史》《老师,您好》《山水摄影应走出同质化》《京剧摄影也需画外功》等理论文章、评论、散文等作品。我深知一个作者能得到这样的支持与厚爱,须倍加珍惜,这是鼓励作者投身主流文化的正能量。

  我和《人民日报》得结深谊,是二十多年前在省委宣传部工作时。那时的社领导邵华泽、张研农、梁衡等同志,都曾来黑龙江省调查研究。范敬宜、许中田、谢宏等社领导,均十分重视黑龙江省的新闻宣传。1998年夏季,黑龙江省发生特大洪水。《人民日报》驻黑龙江记者站的董伟等同志跟踪报道抗洪军民日夜奋战洪峰的英雄壮举,消息在抗洪前线齐齐哈尔、大庆、哈尔滨、佳木斯等地广泛传播,成为抗洪交响曲中的强音。

  往昔如昨,历历在目。《人民日报》现在已是我家两代人的师友,我们日日相守,情深谊长,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

  (作者为黑龙江省参事室文史研究馆研究员、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原常务副部长)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