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人民日报新闻研究网>>媒界纵横>>人民日报·阅评

我与人民日报的“半生缘”

——人民日报读者座谈会发言摘编(十一)

邵景均
2018年07月18日16:54 |
小字号
原标题:我与人民日报的“半生缘”——人民日报读者座谈会发言摘编(十一)

恩情 师情 友情

邵景均

作为一个人民日报的同龄人,能够参加《人民日报》创刊70周年读者座谈会,我感到非常荣幸。我与人民日报的交往,已经42年了。这大半个人生的交往,我的最大感受就是情深。

一是恩情深。我人生的关键几步,都与人民日报密不可分。1974年,我在海军北海舰队当兵,写了一篇批判文章《罗思鼎要把人们引向何处》。当时承担了很大的政治压力和风险。幸运的是,两年半后形势发生了很大转变。1977年2月22日的《人民日报》,发表了我的这篇文章。由于《人民日报》的宣传,使我这个原本默默无闻的普通战士,一下子成为海军、全军乃至全国许多人关注的人。第二次是1979年。部队领导决定让我转业。感谢时任人民日报理论部主任李玉田的热情推荐,我才得以到山东社会科学院工作。从此,我找到事业的支撑点。第三次是2001年。中央纪委决定调我到研究室工作。当时我已经53岁,超出了中组部规定的干部进京的年龄界限。为什么中纪委坚持调我来、中组部同意我来呢?唯一的原因,是他们经常看到《人民日报》刊登我的文章,认为我写文章还行。没有《人民日报》经常发我的文章,我是来不到中纪委工作的。

二是师情深。我是“文革”开始时高中毕业的“老三届”,没有正儿八经地上过大学,理论功底薄弱。在自学社会科学理论中,《人民日报》,特别是理论版和学术版,成为我的活页教科书。多年来,我一直用心学习《人民日报》的理论文章,文章的作者和编者,就成了我的老师。这种40多年的师情之深,是许多有专业学历的人难以理解的。

三是友情深。在几十年的交往中,我与人民日报理论部的同志结下了深厚友谊。他们不但学问好,编辑水平高,而且真诚待人,热情助人,平等地对待作者。与他们交谈、交往,总能学到一些好东西,让人感到愉快。所以,我一直把他们当作良师益友,碰到疑难问题愿意向他们请教,愿意为办好理论版直率地提出意见,也愿意向他们投稿,尽心竭力地完成他们的约稿。如今,为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继续努力为理论部提供文章。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在理论宣传上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她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而又生动活泼,注重摆事实讲道理而不盛气凌人。我希望人民日报理论宣传能够继续保持这个风格和特色。一是坚持实事求是,力求理论的彻底性,让人心服口服。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力求切中时弊,让人读了解渴、管用。三是坚持改革开放,虚心学习别人长处,用“他山之石”促自我革命。

我们今天纪念《人民日报》创刊70周年,最重要的是“不忘初心”。70年前,党中央决定创办《人民日报》,就是让它成为党的喉舌,忠实地、准确地宣传党的主张;就是让它成为人民的报纸,告诉人民世界的真相,反映人民的心声。只有“不忘初心”,才能“方得始终”,使我们的报纸继续在国内外保持崇高的声望。(“研究事儿”微信公号)

 

(责编:薛贵峰、荣翌)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