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画小歌"小游戏走红朋友圈 AI何以读懂你的心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大家好,我是党报评论君。
这几天,评论君被一款名叫“猜画小歌”的微信小游戏吸引,朋友圈和微信群也被“攻占”。一时间,网友纷纷晒出成果,各种脑洞大开的简笔画接连不断,一批抽象大师和灵魂画手应运而生。评论君龟速通关全解锁,不想游戏攻略风驰电掣已出炉。有人说:朋友圈里弥漫着一股幼儿园美术班的气息。
评论君,就是这样的神笔马良
这款游戏堪称“人机互动版你画我猜”。用户只需根据程序给出的题目,在20秒内完成速写,AI猜中则能进入下一关并累积连胜次数,猜错则只能退出重来。相比前段时间走红的跳一跳、弹一弹而言,看不到好友排行、群排行的“猜画小歌”,其竞技性并不算强,全网总排名上那些单局连闯上百关的“神笔马良”,对大多数玩家而言可望而不可即。可是,不利用人们的攀比心,为何仍能让不少玩家着迷呢?
从爆款小游戏的特点看,“螺蛳壳里做道场”是共通的成功秘诀。或者,用设计史上的著名原则叫:Less is more。一方面,用户在碎片化时间里,不可能备上手柄、插上X-box酣畅淋漓地玩一把,画简笔画、打小怪兽等易上手的游戏不失为简单高效的娱乐方式。与此同时,确定性过强、重复性较高难免让人疲惫,增强互动性和未知性才能提高玩家的参与粘性。无论是游戏过程中“我猜这是胡写乱画”“你画的啥玩意?”等虚拟人声,还是每次需要解锁的新鲜词汇、令人忍俊不禁的个性化答案,玩起“猜画小歌”,不少人傻傻停不下来。
有玩家表示:绘画被读懂的那一刻,竟有一丝心动。这或许是这款游戏的过人之处。20秒内画蒙娜丽莎,不需要表现神秘莫测的微笑、空气透视的技法和近山远黛的背景,一个画框一个人形足以让AI捕捉到你的心思。这让不少专业人士无用武之地,却也赢得了大批“小白”拥趸。心理学有一个“自我效能”理论,指成功经验会增强人们的效果期待和自信心态。当幼稚的画作被正确识别,当分享区里充斥着同样朴拙的笔触,游戏带我们找回了幼时信手涂鸦的回忆,更给不善工笔的人找到了一种被认可的默契与喜悦。原来,这么画画的,不止我一个。
一次心有灵犀背后,有5000万个手绘数据作支撑。为何刚画出双轮,系统就知道是自行车?为何画树叶,椭圆形、水滴形快速过关,而自鸣得意的五角枫、龟背状反被认作是鬼画符?事实上,这款由Google AI驱动的小游戏,学习了全球千万个参与者的绘画素材。正如看多了综艺会对各种套路熟稔于胸,听多了相声你会猜出下一个包袱的内容,“小歌”见惯了入门画手的绘画习惯,对起笔位置、走笔方向、收笔节点了如指掌,借助神经网络理解差异、快速比对就能得出答案。所以,与其说“抽象派”在游戏里觅得知音,不如说“大路货”与AI更有共鸣。
简单描绘的反倒如鱼得水,画工老到的玩到“怀疑人生”,这似乎有点反智主义的意味。事实上,这场人脑与电脑的比试,不是为了帮人提高绘画水准,而旨在促使计算机学习绘画、“理解”世界。某种意义上说,人类教会AI学习,仍是在拓展人类智慧的边界。只不过,对当下的AI而言,理解输入的信息仍然是在用已知的事物去解释新鲜见闻,所以它对奇思妙想的画法一无所知。
但这不意味着人工智能是“人工智障”。在数据分析领域,不同人群对鞋的第一印象或是高跟鞋或是运动鞋,不同民族心目中抽象的狗的形状也不相同,从海量图集里识别这些非理性的习惯及其文化根源也是一种智能。在图像识别领域,小到画图辅助、文字释读,大到医疗影像、智能驾驶,多种应用场景为人工智能提供了大展拳脚的空间。
智能识别精度有待提升,只能说明数据样本不足,但“猜画小歌”作为AI融入生活的牛刀小试,喻示着AI这个最用功的“学生”,将为人类的未来迸发出更大的能量。
这正是:你画我猜玩不停,原是AI显奇能。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思聊工作室·石 羚)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