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传媒黄金时代 打造国际传播华南重镇
——专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杨魁教授
编者按: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已经成为新闻传播领域的重要使命。在全媒体时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情况下,传统新闻传播教育亟需转型。如何培养既有国际视野,又掌握扎实的新闻传播知识和具备全媒体实践能力的人才,已经成为新闻传播教育的重要命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扎根在对外开放前沿阵地的广东,院长杨魁教授运用敏锐的时代观察力和判断力,察觉出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和媒介生态的变化,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出色的外语教育资源与传播核心能力和媒体新技术的运用结合起来,着力于培养国际传播的新型人才,打造国际传播华南重镇。杨魁院长兼顾本科生、研究生教学和多个领域的学术研究,教学、行政和科研的融会贯通,使得他对于培养新型国际传播人才有着长远的战略眼光和精辟的独到见解。
杨 魁:男,现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主任,广州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州国际城市创新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曾任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兰州大学公共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兰州大学现代咨询策划研究所所长。《科学、经济、社会》杂志(CSSCI来源期刊)副主编,中国新闻史学会应用传播学研究会副会长等。主要从事传播学理论、消费文化理论与媒介文化、政府传播与危机传播管理、区域形象与品牌传播、公共关系与广告传播研究等。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基于大数据的城市突发公共事件社会舆情治理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消费文化观念构建研究”;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般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4项,政府部门、新闻媒体及企事业单位重大委托项目60余项,项目总经费达到500余万元。历年来在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其中10多篇被权威期刊全文转载,出版学术专著、教材20余部。曾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3项,并于2006年获得中国公共关系协会颁发的《中国公共关系教育20年成就“突出贡献”奖(个人奖)》。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者”):杨院长您好,首先感谢您接受我刊的采访。您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核心办学理念和特色?具体有哪些内容?
杨院长:您好,很荣幸接到贵刊的采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办学理念和广外(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整个的办学理念是一致的,以建设国际化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新闻传播学科为目标,致力打造国际传播华南重镇。另外,广外新闻与传播学院在结合我校外语学科和国际经济贸易及法律等多个优势学科的基础之上,形成“专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理念。第一,充分利用我校外国语言文学及国际经济贸易等雄厚的学科资源,并将其融入到学生的课堂学习及第二课堂等人才培养全过程当中;第二,学院42位在编教师中30%以上承担全英或双语课程,现有专职外教4人,并多年来保持外教比例占师资的10%以上;第三,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对外交流学习和实践项目;第四,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及媒体机构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通过共建实习实践基地、研究院和研究中心等,着力构建“全媒体国际传播学科体系”,打造“国际传播,华南重镇”。
记者:在国际化的浪潮中,贵院与境外多家知名院校签订了合作协议,每年都要选派老师或学生赴境外大学进行交流学习与专业实践活动,请您谈一下国外的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贵院在项目开发与合作及人才培养方面分别进行了哪些创新或者尝试呢?
杨院长:国外的很多大学办学时间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以通才教育、通识教育为基础的人才培养体系,在处理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关系以及处理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关系上灵活多样,对我们创新和完善教学和人才培养体系有重要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我们学院的基本目标就是以跨文化传播和国际传播为核心,将自己建设成为一个全媒体国际新闻传播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华南重镇。
具体而言,首先就是要把这种理念贯穿到本科生、研究生的教育和学科建设的过程中。广外新闻传播学院是广东省部校共建的学院之一,部校共建的主要目标就是要探索和建立中国特色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比如,在本科层面,我们将会推出一个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创新班,从每一届学生当中遴选出大约三十个在专业能力、综合素养、外语能力等方面优秀的学生,打造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创新示范班。在研究生层面,从2018年新学年开始,将推出多语种国际新闻传播创新班,整合我校外国语言的优势资源,把除了英语之外的其他小语种融师资整合起来,形成新闻传播专业导师+多语种导师+业界导师的“多导师制”模式,通过深耕细作式的人才培养,探索国际新闻传播精英人才培养的新路径,来带动整个研究生培养国际化水平的有效提升。这就是我们目前正在着力构建和完善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
其次,传统上我们一直广泛扩展和建立与国际知名大学,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的高水平大学之间的校际合作。在本科层面,长期以来我们与英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如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开展“2+2”项目。目前这些项目已经合作得很成熟了。目前我们也在拓展与这些国外高水平大学的合作。在研究生方面,有专硕“1+1”、学硕的“1+2”交换项目及短期交流项目等。
第三,我院给学生们提供了广泛的机会,让他们走出国门进行实习、实践、交流和游学。2018年暑假,就安排了两个国际调研项目,各有二十名学生分别前往英国和澳大利亚,带着“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国际形象”的问题,到国外实地调查,和国外的大学及媒体进行交流学习。比如,在英国项目中,学生可以到BBC实习观摩,同时做访问、调研。除此之外,我院和很多境外的媒体,包括港澳台和新加坡、英国BBC等,已经和他们建立或者正在扩大合作范围,与海外媒体建立实习、实践基地,使我院的学生能够走出去,到境外的媒体去实习实践,并使这些项目机制化、规模化。另外,我院和我校的留学生院,共同组成的一个调研团队来完成大型国际调研项目,例如2018年暑假就有数十名留学生带着问卷前往“一带一路”沿线的几十个国家开展中国国家形象和城市形象的大型调查活动。
第四,由学院老师组成的跨文化传播、国际传播的科研团队,通过导师制的方式将本科生、研究生带入到科研团队当中,使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和训练。
记者:就当前而言,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工作重点是什么?近期及长期的规划是什么?作为院长,您如何平衡管理、教学和研究工作三者之间的关系?
杨院长:我们的工作重点、核心就是人才培养,要紧紧围绕跨文化传播和国际传播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这样一个中心任务来全面开展工作。同时,要围绕这个核心做好科学研究,因为科学研究的目的也是要服务于人才培养。此外,我们要做好社会服务、智库建设,把政媒产学研打通。在实践、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过程当中,使老师和学生能够融为一体,把知识活化,只有这样才能把我们的目标落到实处。
关于未来,我们的总体目标是:用五到十年的时间,把广外新闻与传播学院真正建设成为华南地区领先、在国内一流、在国际有一定影响力的、以跨文化传播和国际传播为学科竞争优势的,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智库型平台。
我们的中心工作是在现有的一支有实力、有活力的师资队伍的基础上,提高团队竞争力,把我们的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满足国家和地方现在对全球化、国际化和新媒体的迅猛发展背景下对于国际化新闻传播高端人才的迫切需要。因此我院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进一步转型升级。传统的一套育人模式已经不适用了。过去报学为主形成的新闻学或者传播学的时代,正在被以数字媒体、新媒体为主的媒介生态所替代。所以我们的中心任务就是如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在媒介技术转型的时代中,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的创新和转型。同时,时代对于既要有国际化视野,还要具备现代传媒技术素养和能力的新型的人才提出了迫切要求。必须努力满足这一根本性的社会需求,这是我们近期正在全力以赴做的,当然也是我们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界必须共同肩负的新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发展的历史使命。
确实,做好院长比做好一个教授更难。首先要有责任心和使命感,作为院长,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是为学院的学科建设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谋划,努力为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争取和创造条件。虽然全身心地投入,也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我个人认为这是作为院长的基本职责。你要做好院长,就同时必须兼顾当好一个老师,当好教授,这是做好本职工作必须处理好的关系。所以每个学期我都坚持必须给研究生和本科生去上课。我觉得,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人才培养,这都是我的本分。在上课的时侯,我可能会把一些行政的事务暂时放下。更重要的是通过科学研究,通过人才培养和具体教学活动,自己能够紧跟着这个时代变革的前沿,我感觉这样自己才能更好地把学院的工作做好。所以对于我个人来说,学院是第一位,是大家的事情,必须是第一位。至于科研和教学要尽可能兼顾,虽然辛苦,但是既然要做,就必须有责任感,必须做好。
记者:近几年来,随着互联网新媒体的发展,毕业生就业难一直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据了解贵学院的就业率还是很高的,那依您看,现在的就业形势是怎么样的呢?贵院有什么应对的策略?
杨院长:广外新闻传播学院在整个大学当中就业率一直是比较好的,历年来都是保持百分之百的就业率。第一,与学校地处在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有一定关系,就业的机会也就更多;第二,与广外的办学理念和特色有关。我院实行的是“专业+外语”的教学方式和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因此,相对其他学校培养的人才较受欢迎;另外一点就是这和我院的学风和人才培养质量有关。我院培养出来的人才广受大家欢迎和好评,这也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明德尚行,学贯中西”校训的体现,学生们良好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在用人市场当中得到了充分的检验。所以从新闻传播学院的角度来说,实际上近年来的就业状况是一年比一年好。
传媒业已经进入到转型的关键时期,从融媒体的角度、全媒体的角度来看,过去的大众传播只是一个小小的行业,现在新闻传播是全社会,一个机构就是一个媒介,媒介机构化了,媒介个体化了。比如,很多个人创办了微信公众号,甚至比传统意义上的主流媒体更有影响力。正因为数字媒体给我们创造了无限的机会,所以包括政府、企业、各种类型的社会机构和组织,甚至是有影响的个体,实际上都媒介化了。那么对有传播专业知识和理念,有新媒体传播能力的人需求就会迅猛增长。一方面,我们确实需要针对这种需求培养人才。另一方面,从近些年我院毕业生就业的方向可以明显看出,大多数毕业生并没有选择在传统媒体就业,而是在各种类型的新媒体行业或媒介机构当中大显身手。这两年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好,学生的薪资待遇也明显提高。所以说,新闻传播人才的黄金时代才开始到来,而且我预见必将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的确,前些年大家都处在新闻传播学科的人才培养焦虑期,有点无所适从,人们思考新媒体技术到底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变化?更多的是机遇、挑战还是危机?我认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经过焦虑期之后,大家现在越来越形成统一的认识,即必须转型和变革,适应这种新的媒介技术变革时代对新闻传播人才的全新的需求。其中,最根本的一个就是技术变革。但技术当然仅仅是技术,实际上,整个传媒市场都在发生结构性的变化,方法理念都发生变化。要求新闻传播教育界必须认识清楚在新的媒介生态下人才的核心能力要求到底应当是什么?当然,除了懂技术之外,核心能力就是基于新的媒介技术下的新闻传播人才的业务能力的重构。
要重构新闻传播人才的业务能力,不仅仅是过去平面媒体时代的文字采写编评的能力,而是要适应这种媒介生态的新变化,现在正在发生可喜的变化。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可能是新闻传播学科与理工科最接近的一个时代。过去,你有一张纸,一支笔就可以了,后来加一个照相机,再加个摄像机。但是现在不行了,现在你可能得要了解程序编码。这使得整个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可能随时都要发生变化,学生要去适应这个变化。这是大家都比较有共识的。在这个方面,广外新闻传播学院探索了一整套方式方法,比如引进理工科的博士等技术类的人才丰富师资队伍,还尽可能和处在应用技术最前沿的业界建立深度的合作关系,把产学研结合起来等。通过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工作坊以及社会实践等这一系列的模式,把它串联起来,让学生不光有这个意识和知识,更重要的要在操作、体验中有所收获。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永远比老师年轻,永远比老师走在新技术的前面。所以我们这几年就在做这样一个尝试,目前有很多个工作坊。这些工作坊已经开始发挥作用了。还有就是我刚才讲到,我院国际化能力培养的系统比其他院校要更加成熟,交往频率和机会更多。学生只有适应这个变化,在知识和能力的储备上会更足,几个方面结合起来,所以我院的学生在用人市场上就表现得很好。
记者:您对目前传媒人才教育现状有什么看法?请您给大学生在就业和职业规划方面提一些建议。
杨院长:首先,我们要在这个变革的时代认清形势,传媒在变革,社会在转型,还有我们在国际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特别是我们在广外这样一个大学,包括我们新闻学院以全媒体国际新闻传播为基本学科定位的条件下,首先要有对新闻传播学科及相关联行业未来发展的客观、全面、准确的认知判断和预测,必须做到顺势而为。
其次,在这个基础上,要做好自身发展的定位,更要有专业理想和信念。过去我们在平面媒体那个时代讲“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实际上这种使命感,在当今社会中仍发挥着重大的影响,我认为媒体和新闻传播者的使命没有变也不应当有变化,而且可能在这个时代变得更加重要。我们中国现在是国际舞台很重要的一员,这对我们传播什么,怎么传播有重要意义。这就是习总书记讲的,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实际上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同时要向中国人传播世界声音,讲好世界故事,你才可能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就是这种使命感、这种责任感,在这样一个变革转型的时期,需要进一步地明细,需要进一步地去凝练,更重要的是具体去践行。
另外,广外新闻传播学院也给学生提供了机会,比如我院实行“大类招生”,学生可能是对这个大的方向感兴趣,然后报了广外新闻传播学院,通过一年的学习,再根据学科和知识、兴趣爱好在不同的专业当中去做一个定位和选择。这虽然是具体层面策略上的问题,但总体方向大家是明确的。所以大家对自己要有清晰的定位,要对环境、对未来的大趋势有一个比较清醒的判断和认识。一定要有使命感、职业理想、专业理想。因为只有真正热爱一个专业,才可能去主动获取知识,学习才能变成一个愉悦的过程,并且在能力训练上能够达到一种理想的境界。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