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齿鲨》:用幽默化解恐惧

40多年前,《大白鲨》横空出世,40年后,“鲨鱼梗”依旧诱人。“鲨鱼”题材已经屡见不鲜,2016年有《鲨滩》,2017年有《鲨海》,直到今年夏天的这部《巨齿鲨》,将观众对怪兽电影的期待重新带回。巨齿鲨悄无声息地靠近,幽幽地在人类下方的水草区穿行,发动突然的后方袭击,这些画面在最大程度上激发了人类对未知的恐惧,新的套路,搭配先进的拍摄技术,《巨齿鲨》能取得成功也在意料之中。
《巨齿鲨》讲述了一段中美专家联手击退史前巨兽的冒险故事。影片独具匠心,为观众呈现了一个“海底侏罗纪”。从《大白鲨》到《巨齿鲨》,在技术的推动下,电影中的人鲨之战也不断升级。这部时长两个小时的灾难片,对制作与拍摄都有着极高的要求,深海下的实景拍摄,更是对演员和工作人员的全新挑战。影片还依靠对恐怖气氛的营造,成功打开了观众的心理防线,而巨齿鲨的“巨齿”,海底世界的神秘,也为影片提供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影片将人类对深海和巨兽的恐惧巧妙结合,这种恐惧感贯穿全片,达到了怪兽片的基本效果。导演德特杜巴将故事设计得简单、完整,不需要观众努力理解剧情。他用简单易懂的情节做铺垫,在感官上带给观众最直接的体验。电影中,巨齿鲨本身就是一种最直观的视觉冲击,而观众与镜头一同进入黑暗海底世界的片段,更能感同身受地体验到这种庞然大物带来的恐怖感。
《巨齿鲨》为中美电影的发展打开了新的合作模式。影片中,中国演员的出场不再显得突兀,中美演员的同台表现很自然,影片呈现了国际科学家之间的合作,故事背景也符合情理。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片中“东方明珠”“三亚湾”等中国元素的呈现,也同样十分自然,甚至第二只巨齿鲨喜欢“中国食物”的细节也能让人会心一笑。此外,影片也试图展现更多“隐形”的中国元素:张博士在女儿苏茵外出前“让其小心”,一句简单的嘱咐完美体现了“表面平常而内心深情款款”的中国式温情。而相比之下,乔纳斯的前妻谈到前夫与苏茵的恋情时却毫不避讳,这种直观的中美文化对比,含蓄与直白两种方式的情感表达,也是影片的亮点之一。
但在具体内容的表达方面,影片则缺少一点科学的严谨性:乔纳斯从潜入海底到浮出海面的过程过于简单,而现实中,人的肺部无法承受如此快的压强变化;另外,鲨鱼在浅海捕食的片段也有违常理,更像是主观创造。
《巨齿鲨》最鲜明的特点在于它的幽默元素。巨齿鲨嘴里发出的“咯哒”声响,苏茵在门外偷看乔纳斯肌肉的娇羞,人兽追击中乔纳斯“鲨口脱险”后的打趣,还有贯穿全片的少儿幽默,都能让观众会心一笑。《巨齿鲨》作为一部惊悚片,幽默似乎显得有点“跑题”,但德特杜巴真正的用意并不是要观众“强颜欢笑”,他希望用此来呈现一种态度。人们往往会因为生存被推着往前走,经历一场灾难活下来后,会有两种选择——笑或者哭。“而我希望看到人们笑,即使面对恐惧和糟糕的事情,笑也能成为化解一切的良药”。在《巨齿鲨》中,幽默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可以打开人们的内心想法,也可以感染所有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