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视频不再看流量,准备好了吗?

2018年09月05日06:50 |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小字号
原标题:视频不再看流量,准备好了吗? | 睡前聊一会儿

image.png

  睡前聊一会,梦中有世界。暑期大剧《延禧攻略》刚刚创下超150亿的播放量新纪录,爱奇艺昨日却宣布关闭显示全站前台播放量数据,一时在朋友圈刷了屏。受党报评论君邀请,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流量和数据那些事儿。

image.png

  不久前,爱奇艺还将杭州某刷量公司告上法庭,一审判决胜诉。此次更是“釜底抽薪”,直接撤掉了前台播放量这一核心数据,取而代之的是包含综合用户讨论度、互动量、多维度播放类指标的“内容热度”。一边是平台独播热剧播放量再创新高,一边是为了对抗“唯播放量论”而关闭前台播放量的显示。看似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但这两件事的聚焦点,始终没离开“流量”这个词。

  放眼整个互联网产业,流量就像是测量一款产品的温度计,用数字这一最直观的形式,展示内容作品、上市产品在当下时段的热度。当然了,这温度计上显示的度数,也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是选择参考的坐标系;对于供给方来说,这是决定分成和品牌关注度的绩效表;而对于广告商来说,这更是广告精准投放的风向标;甚至对于平台自身来说,这也是决定本阶段主打什么、确定下一阶段和谁合作、向谁投资的导航仪。可以说,流量的温度关乎整条产业链的热度与发展。

  流量是市场机制下众多衡量指标中的一种,本身没有问题。但单纯强调“流量为王”、唯流量马首是瞻,就可能催生急功近利的现象。市场上一些流量造假、刷量等恶性竞争的行为,滋养出运转成熟的造假灰色产业链,使得整个行业局部陷入“劣币驱逐良币”的窘境。比如,有些电商产品不靠品质,而靠制造虚假销售量、刷来信誉好评度来诱导消费者购买,不仅损害消费者权益,也会让平台涂上假冒伪劣的底色,更会对诚信商道产生冲击;一些演员不靠演技与艺德,而靠刷量抬高人气、造假引来财气,虚诓了广告与投资不说,其才德与名位的错配更是消解粉丝对奋斗的追求。这些现象不改变,最终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风气。

image.png

  流量造假,尽管人人喊打,更需各方想辙。以视听节目为例,国家各部委出台了相关规定,各视频平台也在逐步优化技术核算方法。但目前来看,动辄有播放量高达几十亿甚至几百亿的影视作品出现,网上多是“播放量太多,网民都不够用了”的调侃。因而,仅靠一家视频平台关闭前台数据显示还不够,需要更多平台加入,迈出联手遏制流量造假的第一步。接下来,还需找到让观众、制作方、广告商都买账的新指标,建立让行业所有平台都认可的新坐标。让数据更有说服力、更多正能量,理应成为所有互联网平台努力的方向。

  “当潮水退去时,才能知道到底谁在裸泳”,股神巴菲特的这句话在流量市场也同样适用。脱去流量的光鲜外衣,霸屏的热门作品还能剩下什么,才真正值得思考。面对百花齐放、充分竞争的市场,用户希望的是供给端能把聪明才智多多用在精益求精的产品上、放在追求品质的作品上,以供用心选择、用脚投票,而不是被流量和数据绑架。

  这正是:流量本无错,数据亦非魔。品质初心在,方得共赢果。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思聊工作室·周珊珊)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