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中国期刊协会会长吴尚之:推动融合创新 扩大对外交流

杜一娜
2018年09月11日13:59 |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小字号
原标题:推动融合创新 扩大对外交流——访中国期刊协会会长吴尚之

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已经举办过4届,目前已经是期刊界的一个品牌盛会,作为一个国家级、国际化、专业性、综合性的活动被国内期刊业广泛关注,甚至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海外期刊同仁参展。2018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将于9月14日—16日在武汉举行。

那么,这届刊博会在当下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对业界将有怎样的帮助和引导?期刊业应当如何正视现实、务实创新?如何促进融合发展、推动知识服务?应当怎样发展壮大、扩大对外交流?《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专访了中国期刊协会会长吴尚之。

意义非比寻常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对于期刊界来说,遇到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因为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等,期刊业也遇到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那么,本届刊博会的举办具有怎样的意义?

吴尚之:即将开幕的2018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将有52个国家和地区的报刊及出版单位前来参展,展出期刊9000多种近5万册,其中,“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报刊千余种5000余册。从历届刊博会上我们看到,刊博会的展会规模越来越大、影响力越来越大,受到了业界、社会、读者的广泛关注和肯定。因此,刊博会已经成为期刊界交流的盛会、成果展示的平台、全民阅读的窗口和产业发展的名片。而就本届刊博会来说,其意义更是非比寻常。

第一,本届刊博会是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与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党的十九大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中国期刊对促进国家文化建设、新闻出版的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届刊博会又是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后举办的全国性期刊博览会,因此,举办这次会议,对于全行业落实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承担好新闻出版的使命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第二,本届刊博会是充分展示改革开放40年来期刊出版成果的重要平台。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期刊界发生了重大变化。1978年,全国期刊930种,印数7.6亿册。2017年,全国期刊10130种,印数24.9亿册。期刊的品种、印数在40年间发生很大的变化——品种丰富、门类齐全、结构优化,特别是形成了以百种社科期刊、百种科技期刊为代表的品牌期刊。在大众期刊方面,平均期印数超过百万册的期刊有11种,较2016年增加了1种。而本届刊博会上,将通过改革开放40年期刊展展示期刊界40年来的变化以及取得的成绩,同时,还将展出当下能够代表中国期刊最高水平的期刊出版物,专业观众、社会读者等都可以通过刊博会看到40年来中国期刊的出版成果。

第三,刊博会是推动行业交流合作与产业发展的盛会。这次刊博会很多重要活动是围绕期刊界的热点、难点、重点展开,目的是为了推动产业发展,分享期刊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促进期刊单位相互之间以及海内外的交流合作,可以说,刊博会为期刊界搭建了一个产权交易、版权交易、产品交易的大平台。其中,亚太数字期刊大会、中国报刊发行高峰论坛、数字出版高峰论坛以及发布《2018世界杂志媒体创新报告》等活动,都是围绕期刊产业发展的热点、难点、重点而策划的。

第四,刊博会是推动全民阅读的重要窗口。这次组委会充分考虑到专业人士与社会读者的互动以及阅读需要,专门设立了购买专区,组委会还将发放惠民书券等满足读者购买书报刊的需求。同时,自2014年开始,中国期刊协会与刊博会组委会还发起了“勉学书屋”公益活动,为革命老区赠送书籍与报刊。这项活动既是为老区孩子送爱心、送知识的公益活动,也是助力全民阅读深入开展的具体实践。

第五,刊博会的举办是促进期刊出版走出去的重要契机。本届刊博会有52个国家和地区参展,同时邀请了海外期刊媒体的演讲嘉宾与国内期刊界同仁进行交流,得天时地利之优势,有利于推动海内外期刊的交流、合作、共赢。

融合发展是重中之重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对于期刊行业来说,融合发展、转型升级是改革必由之路,您认为,目前期刊界遇到的难点是什么?未来一段时间,期刊业发展的重点是什么?期刊要做到知识服务与融合创新,您有哪些建议?

吴尚之:中国期刊业发展到现在已经走到了一个历史的新起点。2017年期刊的印量是近3年来下降幅度最大的一年,下降7.6%,而在此前3年,期刊年均下降是7%。纸媒印量与销量下降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传统纸质媒体效益也因此受到明显的影响。虽然这是包括期刊在内的纸质媒体的困境,但是,这也是一种发展机遇。面对新型媒体的挑战,期刊业作为内容生产单位,如何应对这种挑战是整个行业都需要考虑的必答题。

因此,面对挑战与机遇,期刊业一方面要继续做强做深传统纸媒,另一方面要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期刊与科学技术、期刊出版与新兴文化产业这三个方面的融合发展,后者是未来期刊业需要发展着力的重要方向。其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是重中之重。近年来,期刊业在融合发展上也取得了一定成效,90%以上的期刊开展了数字网络出版业务,以大众生活类期刊的网络阅读、手机杂志、客户端应用和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等为代表的全媒体内容生产形态逐渐形成。很多期刊推出了移动客户端,开展了微博微信营销、电子商务,探索出适合自身期刊发展的盈利模式。不过,在融合过程中,期刊业更应该注重知识服务与信息服务。这是传统出版的着力点,也是未来最大的增长空间。期刊业的从业者要真正树立用户思维、互联网思维,在知识服务、信息服务中深化内容出版,推动内容在互联网上更广泛地传播。

积极促进对外合作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在积极促进对外合作方面,您认为,期刊界还需要做哪些努力?

吴尚之:近几年,期刊的对外交流合作取得了新的进展。海外的发行、走出去合办期刊等均有一定的成效。本次刊博会的召开对期刊走出去确实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进一步推动期刊走出去需要期刊业的共同努力。

首先,要提升期刊质量,做强做优内容,满足海外读者的阅读需求、价值需求,要与世界高水平的期刊看齐。内容建设上,要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国际传播,也要加强反映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成果的国际传播。其次,要加快融合创新。从全球范围来看,数字化、网络化是国际趋势。数字化产品数量大、覆盖面广、传播迅速,因此,要推动数字出版产品的传播,加快融合发展。再次,要多渠道、多手段、多方式推动期刊走出去。要利用海外主流营销渠道增强发行影响力、扩大市场覆盖面,以多种形式促进期刊对外交流合作,推动走出去,取得新进展。

(责编:宋心蕊、燕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