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视听》>>2018年第10期

互动仪式链视角下的网络亚文化

——以《创造101》中的“菊文化”为例

王浩任
2018年09月26日08:56 | 来源:视听
小字号

摘要:亚文化作为整体文化的一个分支,具有鲜明的特征。随着互联网的发迹,网络亚文化成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形式,以惊人的速度占领社交网络的每个角落,深深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本文以互动仪式链理论为基础,以互动仪式发生的四个前提条件(身体共在、仪式准入机制、共同焦点、共享情感体验)为考察维度,对《创造101》中的“菊文化”以及其社群成员的互动情况进行解析,并以此厘清和展示个体如何聚合成网络亚文化群体。

关键词:网络亚文化;互动仪式链;王菊;菊文化

一、引言

学者对亚文化的研究肇始于西方的城市化进程中,主要是针对16世纪伦敦的无业游民、妓女及乞讨者。19世纪,这些社会边缘人群产生的问题困扰着欧洲的主要城市,于是,学者们便将视角转向了这些社会边缘群体,早期不成系统的流民亚文化研究也应运而生。虽然此时还没有出现“亚文化”的术语概念,但是这些研究却为后面出现的诸多学派奠定了基础。而真正将亚文化的概念规范化和亚文化研究学科化的是芝加哥学派,该学派对美国当时的新兴城市芝加哥的邻里、种族、犯罪、贫民窟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成为了亚文化研究的范例。随着1964年伯明翰学派的兴起,其在芝加哥学派的基础上拓展了研究议题和研究方法,使得亚文化研究趋向完善。

何为“亚文化”?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解释。杰克·D·道格拉斯认为:“亚文化最一般的含义是某一主题中较小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把文化定义为一套世代相袭的共同具有的意义和行为模式,亚文化可以简单地说成是这种文化任何一个可以辨认出来的组成部分。”①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拉尔夫·林顿则将民族中仅在某些特定人民中存在的特有文化叫做亚文化。扈海鹂则认为:“亚文化是一个社会中辅助的、次要的、边缘的文化内容。它理性成分较少,但适应民众需要的感官文化。”②在笔者看来,所谓的亚文化,是一种与当今社会主流文化相抗衡甚至背离的、属于少数人的文化,它依然存在于主流文化的影响下,是社会某部分人所奉行的特有观念和生活方式。而网络亚文化,则是在互联网崛起的背景下产生、发展、兴盛的次生文化。进入21世纪,科技的不断革新为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互联网的出现无形中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观念以及价值取向,也催生了网络亚文化族群。虽然网络亚文化族群无法占领太多的主流空间,但却以其潜在的扩张力和影响力,逐渐在与主流文化的对弈中获得专属发展空间。在互联网虚拟性、自由性、互动性等特点的影响下,网络亚文化的草根化、去中心化、多元化、娱乐化等特征充分显现,成为了一种不可忽视的文化现象。

2018年夏天,中国首个女团青春成长节目——《创造101》横空出世,火爆全网,成为众多年轻人争相讨论的焦点。《创造101》是一档由腾讯视频、腾讯音乐娱乐集团联合出品的网络综艺,共有101位女孩参加,其中要经过层层练习、公演、粉丝投票等环节,最终决出11位女孩成团出道。与此同时,一名叫“王菊”的个人练习生异军突起,在节目中成为一匹“黑马”。回顾王菊跌宕起伏的晋级历程,可以发现,一种在网络上引起狂欢的“菊文化”成型了,从最初观众普遍不看好,到成为众星捧月的人气选手,王菊及其背后的“菊文化”值得我们关注。

本文试图引入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窥探这种新兴的网络亚文化背后存在的运作机制,深入了解“菊文化”社群内外部的互动情况,以传播学和社会学相结合的方式,对这种来势汹汹的文化现象进行分析和解读。

二、理论框架:互动仪式链理论

2003年,美国社会学家柯林斯在涂尔干的宗教社会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互动仪式链理论。在柯林斯看来,“互动(即仪式)是社会动力的来源,每个个体在社会中所呈现的形象是在与其他人的社会互动中逐渐形成的”。互动仪式链理论则认为:“这些互动和仪式能不断产生情感能量,并将这种情感与符号相联系,从而形成组织信仰、组织思想、组织道德规范以及组织文化的基础。而组织中的个人,又利用仪式所产生的情感和符号,引发之后的社会互动。经过一定的时间,这种循环成为固定的模式。”③根据柯林斯的主张,互动仪式的发生需要具备四种要素,分别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的身体共同在场,对局外人设定界限,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共同的活动或对象上,人们分享共同的情绪与情感体验。

近年来,网络亚文化群体因互联网的兴盛而不断出现在世人的视线里,而这种网络亚文化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处于边缘位置的群体的利益。面对主流社会价值观的碾压之势,群体间往往采取不屑一顾的态度,表现出反主流的倾向,反而是那些具有颠覆性的文化符号对他们有着天然的吸引力。虽然“菊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亚文化出现的时间并不长,但“菊文化”几乎具备了网络亚文化的可能表现形式:以王菊为主体的表情包,粉丝创作的朗朗上口的打油诗,从王菊的言语中延伸出来的“梗”④,“菊文化”专属话语——《菊话宝典》,等等。以上种种,大部分都要归功于自称“小菊豆”的王菊的粉丝们。在这场网络狂欢中,“小菊豆”们不仅获得了娱乐,而且还充分抒发了情感,甚至形成了关注习惯,粉丝与粉丝、粉丝与路人⑤之间建立起关注和互动连接。

三、“菊文化”的互动仪式链的构建

(一)互联网营造虚拟的身体在场

我们知道,在涂尔干和柯林斯的观点里,物理空间的身体共同在场是互动仪式链必不可少的一环。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这个陈旧观点正在被打破。正如麦克卢汉的经典论断——“媒介即人的延伸”,技术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弥补了物理空间身体不在场的缺憾。虽然观众们分散在各地,但是技术的即时性和持续性为互动仪式的发生提供了先决条件。他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在同一个赛博空间里自由交流互动,以更多样化的方式完成虚拟的身体在场,最终完成情感能量的聚集。

《创造101》的播出平台是腾讯视频,这为“小菊豆”们提供了一个可聚集的虚拟空间。周六晚八点的播出时间一到,“小菊豆”们即可登录网络账号观看最新节目,继而通过发射弹幕评论、发微博和朋友圈等方式表达对当期节目的看法,以“虚拟在场”的状态与其他观众互相交流观看心得、评论王菊本期的表现等。当“小菊豆”们在观看节目时,节目里王菊的表现能有效地激发个人情感,而线上讨论则又可以将个人情感转化为集体情感,卷入度和关注度进一步增强。

(二)粉丝群体的身份认同——互动仪式的准入门槛

实践证明,在社会互动中,还是会有许多不相关的个体无意中卷入互动仪式,因此,互动仪式链理论对这些不相关个体设定了限制,即局外人。互动仪式发生时,其参与者需要通过某种特定方式去辨别谁是真正的参与者,谁是局外人。辨别方式主要包括是否使用特制表情包、粉丝行话,以及对话题的关注度高低等。

在“菊文化”中,粉丝辨别对方是否为“小菊豆”的方法之一是身份认同,主要有添加与王菊相关的微博标签和使用王菊的表情包。在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平台上,用来标记的标签成为了“小菊豆”们识别同类的重要方式。“小菊豆”们会在原创微博或转发微博中加入#王菊#、#菊姐#、#爱菊#、#创造101王菊#等具有标识性的标签,以此自证身份。与此同时,活跃度高的“小菊豆”(例如某些支持王菊的微博大V)也会主动承担起维护社群规则的责任,最终只有了解并接受此规则的粉丝才能成为社群一员。另外,使用王菊的表情包也是身份认同的重要构成要素。表情包自诞生以来就被视作是当代网络亚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大量恶搞王菊的表情包多由粉丝制作,并分发到社交平台上。这些表情包动作到位、表情浮夸、话语简短,完美符合了互联网传播的特点,无形中促进了“菊文化”的广泛传播。而看似搞笑的表情包背后,其实代表着一种认同感。不管是在微信的日常交流还是在微博的转发评论,只要用户频繁使用王菊的表情包,在某种程度上就会被默认为已经认可“菊文化”,也就会被归档为社群成员。

另一个辨别身份的方法则是是否使用了社群流通的特殊语言。语言体系是构成文化的基础元素之一,同理,亚文化也是如此。在早期的时候,百度当时第一大贴吧“李毅吧”的著名口号“帝吧出征,寸草不生”成为了众多吧内成员彼此确认身份的工具,在“李毅吧”外的地方看见这句口号,很容易产生认同感。在“菊文化”中,“小菊豆”们围绕着王菊自创了许多短语和句子,甚至还衍生出许多朗朗上口的打油诗,构成了他们专属的话语体系,如:

“陶渊明”:王菊的男粉丝,因为《爱莲说》中有云:“晋陶渊明独爱菊。”

“菊外人”:指不知道王菊是谁,也没看过《创造101》,但是已经被“给王菊投票”相关信息包围的人。

“菊心叵测”:王菊想要颠覆中国女团的新定义,内心强大。

地狱空荡荡,王菊在土创。⑥

太阳当空照,请给菊投票。

你一票,我一票,王菊明天就出道;你不搞,我不搞,菊姐就会被打倒。你努力,我努力,菊姐就能出奇迹;你不投,我不投,王菊老师怎么红?

所有这些带有“菊”字的短语或句子,成为了社群内部沟通的“硬通货”,快速地在短时间内稳固了社群,让成员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作为《菊话宝典》的创作者,粉丝们可以轻松自如地使用。如果不了解王菊,则无法对以上的话语体系形成共鸣,继而不能进入社群内部。而粉丝则会轻易辨别出没有遵守社群规范的人,对其无法产生有效的身份认同。要想成为社群的一员,局外人就必须改变自己的兴趣点和关注点,这是转变的第一步;第二步是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主动运用社群内通用的特殊语言。只有做到了以上两步,才有可能被社群接纳。

(三)共同关注的焦点

柯林斯认为,共同关注的焦点是互动仪式链的重要一环。社群的组建往往基于成员相似的价值观和趣味取向,因此从一开始社群共同关注的焦点就一直存在。《创造101》每逢周六晚八点播出,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社群成员的视觉和听觉被王菊牢牢占据,成为了“小菊豆”们关注的中心。视觉焦点主要包括王菊的妆容、服装、肢体动作以及屏幕上方滑过的弹幕评论;而听觉焦点则集中于王菊的话语、歌曲旋律等。随着节目进程的推进,这种共同关注的意愿和行为也会进一步加深,社群成员之间形成讨论,以不断地提高对社群的认同感。柯林斯曾言:“现实场景中的共同体只具有微弱的长期团结,因为每次活动的参与者不同,人群在整体上对于大多数参加者而言都是陌生的,由此,即使有共同符号的存在,共同体也只能是一种易变的、短暂的经历。”⑦然而网络亚文化里却不存在这种微弱的长期团结。网络亚文化群体的虚拟身体在场就决定了其精神层面在场的重要性,再加上成员将个人、集体情感和共同符号源源不断地融入到互动仪式链中,由此便形成了高度的团结感与满足感。

(四)共享共同的情绪与情感体验

共同的情绪与情感体验是互动仪式链得以启动的条件之一。《创造101》中的王菊身材壮、个子矮、皮肤黑,似乎不符合当今中国白、瘦、美的主流审美。当她站在101个女孩中间时,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但是,随着节目的推进,不管是在日常采访中还是在公演现场,王菊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独立、自信、勇于自嘲以及“个性”,都成为了她的加分项。从一开始不被喜欢和看好,到现在被人喜欢和追捧,王菊敢于去反抗和挑战现存的审美体系,无形中成为了“女性独立”的代言人。而王菊的种种表现,在某种程度上正好契合了当下正在出现的互联网审美多元化、性少数群体自我表达的渴望,以及女权意识的觉醒等现象,使有相似经历的观众产生了强烈的情绪共鸣,进而转变为“小菊豆”。这种转变正是因为王菊触碰了他们不敢触碰的底线,从而唤醒了他们心中曾经的渴求。与此同时,在节目之外,“小菊豆”们则会自发地制作王菊“励志话语”的图片和视频集锦,分发到社交平台,引发“小菊豆”和其他路人的热烈讨论,他们在讨论区中分享心得,相似的人生经历使他们的情绪在这场网络狂欢中充分释放,情感体验达到了巅峰。

四、结语

从十几年前的BBS、贴吧,到现在的微博、微信、快手、抖音,一个个网络亚文化群体在其中孕育、生根发芽、发展壮大。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形态,网络亚文化存在于不同的平台,每一次更替都携带着全新的文化符号和特定象征。在这场以王菊为首的网络狂欢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互动仪式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还看到了大众文化的更多可能性。“小菊豆”们通过关注王菊,发现了更多同样“爱菊护菊”的人。他们通过参与社群互动,获得了参与感与自我满足感。这种认同感在闭合的互动仪式链中,得到最大程度的放大。

在这场声势浩大的“菊风行动”的背后,是网络亚文化蓬勃发展的信号。80后、90后甚至00后网民是当今中国互联网的中流砥柱,他们具有反叛精神,又不失活力与朝气。毫无疑问,这股坚定的力量在今后还会发掘和制造出一个又一个热点,不断让网络亚文化走向多元化。

注释:

①[美]杰克·D·道格拉斯.越轨社会学概论[M].张宁,朱欣民 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137.

②扈海鹂.全球化与文化整合[J].哲学研究,2000(01):25-30.

③潘曙雅,张煜祺.虚拟在场:网络粉丝社群的互动仪式链[J].国际新闻界,2014(09):35-46.

④梗,网络用语,所谓“梗”的意思是笑点。

⑤路人,网络用语,形容不相干的人。

⑥土创,网络流行词,是指土气的《创造101》的缩写,是网友的戏称调侃之词。

⑦吴迪,严三九.网络亚文化群体的互动仪式链模型探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03):17-20.

参考文献:

1.冯雅颖.喊麦直播:一种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的亚文化研究[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5):20-24.

2.田高洁.互动仪式链视角下的音乐短视频研究——以抖音App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8(04):22-23.

3.吴迪,严三九.网络亚文化群体的互动仪式链模型探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03):17-20.

4.潘曙雅,张煜祺.虚拟在场:网络粉丝社群的互动仪式链[J].国际新闻界,2014(09):35-46.

5.黄莹,王茂林.符号资本与情感能量:互动仪式链视角下网络直播互动分析[J].传媒,2017(08):80-83.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