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新闻教育的理念、实践设计与当代启示
——基于民国大学新闻教育的考察
摘要:从1918年北京大学设立新闻学研究会至今,中国的新闻学教育之路历经百年。中国的新闻教育肇始于民国,也完善、成长于该时期。在此时期,其实践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都效仿西方,并吸收内化运用于实践教育之中,在教学、培养、课程设计、国际化等方面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实践理念。在新闻教育的实践设计方面,各高校结合自身实际,在实践平台创办、实践课程开设、实践教学设计、师资队伍设计等方面开展了形式各异、富有成效的实践设计,并对当下仍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关键词:民国新闻教育;新闻理论;新闻实践
媒介技术的革新推动了社会结构的裂变和进步,中国传统新闻教育正面临空前挑战。学界和业界普遍认为,传统的新闻学教育是一种以“报学”为中心的人才培养体系,存在培养模式僵化而守旧、专业设置混乱而封闭等问题。作为中国新闻教育的起步阶段,民国的大学、新闻教育机构及报馆工作者为近代新闻教育的诞生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民国新闻教育的理念
民国时期新闻教育大致可分为四个类型:教会大学、私立大学、公立大学和民办教育机构。其中,以燕京大学、北京平民大学、中央政治学校、北平新闻专科学校为代表,形成了民国大学新闻教育办学特色。
(一)教学理念:注重通识教育
民国时期,新闻从业人员的文化素养良莠不齐,新闻报道低俗广受诟病,而从业者的知识匮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鉴于此,民国诸多高校在课程设置中注重通识基础的教学,引导学生在低年级时,着重攻读前期的基础知识和辅导知识。值得一提的是复旦大学为学员们安排的课程结构,主要为五个方面:一是基础知识,如中英文、自然与社会科学等;二是专门理论与实践知识;三是辅导知识,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等;四是写作技能;五是实习与考察。通识教育在课程结构中占比明显,足见其对通识教育的重视程度。
(二)目标理念:注重培养职业道德
囿于时局变化,民国的新闻教育目标在于培养社会精英型新闻人才,即能够独立思考和拥有判断能力、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时代记录者。由于民国时期的信息传播媒介较为单一,受众对纸媒的依赖程度较高,这就对新闻报道内容的生产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是“由于报纸在中国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在这项新的事业刚开始的时候,反复强调编辑水平和职业道德似乎尤其必要”①。例如燕京大学就提出了培养净化报界、更好服务社会的双重目的领袖人物。
(三)培养理念:注重职业与文化的结合
从新闻教育的纵向发展来看,开展新闻教育的初衷是为了满足业界对新闻人才的需求,继而才是作为社会设置的新闻学(新闻史、新闻事业方面)和作为社会科学的新闻学(新闻教育同社会科学的一体化方面)。美国早期的新闻教育亦是如此,其前期以职业训练为主,着重传授新闻采访和写作技巧,20世纪20年代以后,以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为先导,逐步开展了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并重的新闻教育模式②。故而在民国时期,新闻教育的第一要义是培养出能够胜任新闻工作的人才,因此实践性强是新闻教育的最终落脚点。在传统报学实践理念指引下,民国新闻教育在培养学生掌握新闻的采、写、编、评等实践业务能力方面毫不懈怠。
但新闻的实践性不简单的等同于技术或者操作,而是一种“将多学科的知识和多背景的问题融会贯通,进而以普通人的视角和水平将其呈现出来的独到本领”③。基于这种理解,民国新闻教育将“职业教育”与“文化教育”结合,强调将理论运用于实际当中。
(四)国际化理念:注重英语教育
由于民国的新闻教育借鉴了美国新闻教育的实践模式,其与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的交流互动也日趋频繁。民国新闻教育在引进国外优秀人才担任教授、将优秀学生送出国门深造等国际合作交流活动中,也逐渐加大对英语教育环节的重视。复旦大学在通识教育中就注重培养学生对英文的掌握,燕京大学新闻系亦把英文教学与中文教学放在同等位置,规定英语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培养外语能力。
二、民国新闻教育的实践设计
20世纪20年代的新闻教育呈现两种不同认知,欧洲的新闻教育侧重传统的新闻理论讲授,而美国的新闻教育则侧重应用型实践型的人才培养。鉴于当时中国报业道德低,水准差,缺乏社会责任,知识界和报界普遍不满,他们认为密苏里这套理念对症下药,切中中国的时弊。④故而民国时期的新闻教育受美国模式影响较深。但从1922年壬戌学制颁布以来,新闻教育家在教育救国的潮流中,将新闻教育的模式进行了多元而丰富的实践摸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实践设计。
(一)燕京大学:自办报刊的实践设计
燕京大学由美国人白瑞登于1924年创办,是中国最早创办新闻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是民国新闻学系中的佼佼者。其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在培养方式和课程设置中都有借鉴国外办学经验的痕迹。燕京大学新闻系成立之初就提出:“培养报界人才,授予广博之专门技能。其他与报业有切近关系之学识,亦莫不因时施教,俾学生得分途发展,各尽所长。”⑤“专精”是指通过系统的新闻专业知识教育,学员熟练掌握新闻技能,精通新闻业务,“广博”则是指博闻强识,通识基础扎实。
在实践设计方面,燕京大学新闻系自己创办了诸多的报纸用于新闻系学生的实践锻炼,如于1930年创办的《报务之声》、1931年9月创办的《平西报》、1932年创办的燕京通讯社和《新闻学研究》等刊物。抗日战争爆发之后,燕大新闻系远迁至四川,又相继创办了《报学杂志》和《燕京新闻》等刊物。这些报刊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以《平西报》为例,该刊由学生负责报纸的采写和编辑、广告与发行,并将该报的编辑部设置在印刷所内,拉近学生对报纸整个生产和发行流程的认知,在实践中不断学以致用。燕京大学新闻系在此基础上,先后又创办了《燕京新闻》《新闻学研究》等多种刊物,实习平台不断丰富。此外,燕京大学新闻系将实习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规定学生要走出校园,必须到新闻“第一线”实习,否则难以取得毕业资格,将实践要求与毕业资格有机联系在一起。从课程实习到课外实习,鼓励学生走出书本走向社会,在实践中零距离接触新闻行业,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燕京大学开放多元的学习环境在实践环节也得了到充分体现。为鼓励连接校园和报界的联系,学校常邀请优秀的报人到校园内举办讲座,举办新闻学术讨论等。此外,燕京大学还引进优秀师资到校任职,每位教师几乎都有报业实践工作的经历。
(二)北京平民大学:丰富多元的实践课程设计
在民国大学中,北京平民大学的新闻教育让人津津乐道。其在创办之初,不仅聘任北大报学教授徐宝璜为主任,还聘任北京国闻通信社长吴天生、《京报》社长邵飘萍等为教授,其所发行的新闻学系级刊,也“为报学界罕有之出版物”⑥,而且其实践课程设计更是丰富而多元的(见表1)。
根据表1,北京平民大学新闻学系四个学年共开设47门课程,其中通识课程共计26门,新闻学专业课共计 21门。在新闻学专业课程中,理论课程共计3门,占比14.29%,分别为《新闻学概论》《广告学》和《新闻事业发达史》;实践课程共计18门,占比85.71%。
(三)中央政治党校:“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设计
中央政治党校由马星野创立,是民国新闻教育的领军院校之一,其开创了民国新闻高等教育的“政校模式”,即“即教即学即做”的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马星野高度认同新闻理论与新闻实践并重培养的“即教即学即做”方式,强调一个成功的新闻学系必须办有完备的、专门性的刊物或报纸作为学生实习的平台。随即,马星野创办了可供学生实践的报刊,并多次带领学生开展丰富多元的校外实习活动,创办新闻研究会等。马星野带领中央政治党校新闻系师生在校内外刊物、校外参观以及新闻学研究会等实践平台中边教边学边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新闻系学生将新闻知识内化,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新闻专业精神,丰富了实践经验,提高了新闻从业能力。⑦
(四)北平新闻专科学校:“强实践性”的师资设计
在民国新闻教育中,成舍我在北平创办的新闻专科学校是比较特殊的一例。其创办的直接原因是因为当时其创办了世界报系报刊,而其报纸排版印刷的个人文盲比例非常大,而从事记者行业的人又不会排版印刷等技术工作,这给世界报系的报刊发行带来了很大困扰。在此基础上,成舍我本人倡导要培养“手脑并用”的新闻人才,成立了北平新闻专科学校,“强实践性”的师资构成成为其最大特色。成舍我亲自担任学校校长并担任教学任务,还聘请《世界日报》的经理、总编辑、栏目主编、营业处长、编辑等业界人物担任教员。北平新闻专科学校“强实践性”的师资构成,让其四年多的教学时间为成舍我的报纸输送了源源不断的实践性人才,解决了报业印刷采编等问题。具体师资构成见表2⑧。
三、民国新闻教育的实践启示
(一)打造与时代同行的课程和教材
民国的新闻教育在教学模式上借鉴了美国的教学模式,注重职业训练,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但其课程安排和教学模式还是根据自身“量身定制”。实践的内容与目标应该根据时代的需要“因时制宜”。当代科技发展飞速,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传统的新闻媒体面临着巨大挑战。新媒体崛起,新闻业务丰富且细化,因此现阶段的新闻人才培养不应该只是禁锢在过去的教学模式之中,应依据各个学校的特色与师资,开设与时俱进的新闻课程,打造专属的系列教材。
(二)贯彻通识与实务并重的培养方案
大学新闻教育中,必须要有通识教育,为新闻学员传授的通识教育应该是帮助未来新闻人从广度、深度与速度上提升专业素质能力,打造“厚基础”的新闻人才。在课程设置中,北平新闻专科学校、燕京大学和国民党中央政治党校人文社科的课程占据全部课程较大比例,高校普遍注重基础通识教育。贯彻通识实务并重的培养体系,这不仅是现实社会的需求,也是新闻业对从业人员自身的要求。新闻工作是面向全社会的,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而新闻工作者需要有广博的知识。夯实通识教育,强化专业领域,熟知某方面的专业知识,成为特定领域的“专家”,这样才能高效完成社会交给新闻业的任务,塑造新闻行业的公信力与权威性。
(三)建立理论为实践服务的教学模式
新闻理论和新闻实践是有机统一的,二者属于辩证存在的关系,新闻理论需要新闻实践不断探索才能推陈出新,而新闻实践要想不断发展也需要新闻理论的强力支撑。在扎实的理论学习之后,当代新闻教育也应该重视对新闻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燕京大学、国民党中央政治党校都在校园内创办报刊供学生们实习,北平专科学院的学生则是直接到成舍我创立的报刊中实习,民国的新闻教育机构都为学员们提供了完善的实践平台。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代社会,传统的新闻媒体对新闻学生的实践培养效果渐微,各大高校应该努力地在新媒体领域为新闻系学生开辟实习平台,跟随时代进步不断更新实践形式,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的实践平台,落实到每一位学生,在现实社会中加以锤炼,提高实践能力,能做到走出校门就“能用”。不说“空话”,不做“空事”,不孤立理论,也不分离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理论更好地服务于新闻实践。
(四)建设一支理论与实践互为支撑的师资队伍
民国大学新闻系的师资队伍构成极其丰富,既有留学海外的新闻教育学者,也有中国的报界精英,理论教学有高手,实践教学有能人。囿于高校人才引进的学历局限,当下高校的新闻专业中,很多学历高的新闻理论家的新闻实务没有那么突出,而新闻实务精湛的业界人才常因为学历不够而被高校拒之门外,难以成为全职的高校教师。虽然很多高校为了打破上述局限,大量引进业界优秀人才为高校的兼职教授,但是其上课频率和教学质量却大打折扣。故而高校在引进优秀的理论新闻人才的同时,也要降低优秀实务工作者进入高校的门槛,从理论和实务两个方面打造优越的师资队伍。
注释:
①齐辉,王翠荣.燕京大学新闻教育的理念与实践[J].教育评论,2010(01).
②武志勇,李由.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J].新闻大学,2009(04).
③李彬.新闻教育:重思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在2006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国际新闻学院院长论坛上的发言[J].现代视听,2007(4).
④张咏,李金铨.文人论政:知识分子与报刊[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45.
⑤齐辉,王翠荣.燕京大学新闻教育的理念与实践[J].教育评论,2010(01).
⑥戈公振.中国报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200.
⑦王继先.民国新闻高等教育的“政校模式”略论——以马星野的新闻教育实践为视角[J].新闻大学,2017(05).
⑧罗映纯.近代中国新闻职业化的建构[D].暨南大学,2015.
基金项目:校高等教育研究所 “互联网+教育”新时代下应用型新闻人才培养研究GJ2017-40。
(作者单位:淮海工学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