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求变图存 传统媒体仍须固守“传统”

李广义
2018年10月16日14:24 |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小字号
原标题:求变图存 传统媒体仍须固守“传统”

  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依然需要坚守自身优势。资料图片

  近年来,不断有传统纸质报纸因各种原因关门歇业,其中不乏颇具影响者。风声鹤唳多年,业内求变图存的热潮经久不衰,改版、减版,投入资金发展APP,注册公众号矩阵,开辟报外产业等不一而足。但是,与热闹相对的是,报业经营业绩仍在一路下行,更令人忧虑的是,曾经的信息传播主力——都市类报纸更是影响力急剧萎缩,在重要新闻上频频缺位。各种努力,当然值得肯定,但仍有一些媒体仓促上阵应战,在不明晰方向的努力之中,充满了莫须有的悲哀,甚至随大流唱衰自我,不合时宜地忘了该有的自省,忘了自身的“传统优势”。面对困境,传统媒体,特别是纸媒,该如何突围?这个问题没有统一的答案,但无论从哪个方向努力,最重要的是固守自己的“传统”。

  传统媒体的优秀传统

  在信息生产传播与接受越来越智能化的今天,即便纸真的完全退出,也不值得大惊小怪。需要警醒的是传统媒体放弃或忘记自己的“传统”,因为这些“传统”是经过历史淘洗后积累沉淀的优秀品质,是经过时间和现实锤炼的自然结晶。

  传统一:理性与客观,权威与真实,规范与自律。这一点,对于传统媒体和传统媒体人而言是基本信条之一,也是融入血液的基因,一份优秀的报纸,无论中外都不能自外于此。

  传统二:采访挖掘、调查研究、核实甄别的专业技术能力,这也是传统媒体的看家本领。从某种程度上讲,新技术的介入不过是一个助推剂,而当下行业的衰退,完全可以视作一个行业正常化的变革。

  传统媒体的求变之途,绝不能为了迎合技术而丢掉自己的传统,忽视传统的价值。《法制日报》的《视点》栏目可以说是一个绝佳的正例,2名编辑、4个记者,每周6篇深度热点调查报道,而且创造了平均每篇稿都会被各大媒体转载近百次的成绩。这说明,传统媒体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通过扎实的采访调查,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提升了媒体影响力,这不仅是可行的,也是大有可为的。

  除以上两点,传统媒体其实还拥有一种“传统财富”,即多年来凭天时地利形成的资源优势。多年的努力不会因为一时之兴衰瞬间烟消云散。不利的局面中,传统媒体完全可以借此“传统财富”和对手比拼,做时政新闻,可比对手更得心应手;做经济新闻,剖析探究可比对手更顺畅;做社会新闻,可比对手拥有更广泛的触及面。这就是权威性的源泉。

  其实可以说,传统媒体的“传统”,就应该是踏踏实实编采的工匠精神,是字斟句酌对新闻目标的高度热情,是对真相的痴痴追求,是对温暖阳光的努力传扬。

  好产品是不变的前提

  近些年来,传统媒体圈流传着一句话:活着的是报,死去的是纸。这8个字凝练地揭示了媒体的本质。

  生产信息,传播信息,是媒体的天命,纸不过是传播信息的一个渠道和载体。媒体销售的是新闻内容,通过纸还是通过网,又有什么关系呢?这完全不需要纠结。对传统媒体而言,所谓转型,不过是一个平台的变化,或者说是为内容搬个家。公众获取信息渠道的多样化以及阅读习惯的改变,所驱动的也不过是形的变化,只要作为媒体的神不散,就一定还是优秀的媒体。

  当然,新技术确实带来了新竞争,传统媒体在珍视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也要向优秀的新媒体自媒体学习,学习他们灵敏的嗅觉,学习他们快速反应,学习他们对公众关切的积极回应,学习他们与受众的平等沟通,学习他们的互联网特性。

  一个行业,有生有死才是正常的状态,这才是市场。独立的判断,有价值的思想,勇敢的批判,深入的剖析,生动的抒写与诠释……这些传统媒体该有的传统特质,那些已死的濒死的报纸有吗?

  把内容做好了,把传统守住了,传统媒体是否就又生机勃勃了呢?事情肯定不会那么简单。渠道的开拓,平台的推广,智慧的比拼,都得下功夫花力气,这和其他行业是相通的。有了好的产品,还要千方百计卖出去,但前提是,先有好的产品。

  有一组来自路透社的数据对传统媒体来说,似乎是一个属于未来的利好。2016年,美国报刊订阅量大幅增长9%,2017年以来报刊订阅量同比增长16%。而且,增长的主要驱动来自年轻人。是不是人们已经厌倦了手机上的碎片化阅读,现在作判断还为时过早,但这至少说明,优秀的传统媒体不是说死就会死的。不过,如果在这场竞争和追逐中丢掉信心、丢掉传统,那就很难说能不能看到更远的希望了。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