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西部学刊》>>2018年8月

电视娱乐与文化价值的融合创新

——以浙江卫视《演员的诞生》为例

程前 胡丽
2018年10月16日10:09 |
小字号

来源:《西部学刊》

摘要:在电视综艺节目生命周期呈现缩短态势的当下,《演员的诞生》能吸引关注、突出重围,这与其自身独特的内容、形式密不可分,而节目所蕴含的内在价值作为娱乐性的有力补充,实现了电视娱乐与文化价值的创新融合。作为大众文化的电视娱乐节目,在给人以轻松愉悦的感受、具有休闲娱乐功能的同时,必须蕴含积极的价值导向和审美取向。

关键词:演员的诞生;电视;文化价值

一、创建电视节目独特亮点

《演员的诞生》是浙江卫视2017年下半年推出的一档综艺节目,以考验演员演技为主题,首次将演员行业中最关键的“演技”因素作为独立表现的重点,意在为有实力的普通演员和追梦人搭建一个与演艺界知名人士面对面切磋的平台。自开播以来,该节目的收视率位列同时段前茅,与此同时,微博话题“演员的诞生”阅读量突破53.8亿,并引发了1482.1万的讨论量,如此高流量的关注度为当前我国电视媒体综艺节目的创新提供了借鉴与启示。

(一)演技竞演,内容生产差异化

当下,电视娱乐综艺节目数量的爆发式增长使得内容同质化越发严重,内在活力日益流失,为了寻求进一步的发展,拓宽综艺节目内容领域显得刻不容缓。而《演员的诞生》作为国内首档演技竞演类综艺节目,以演技竞演作为生产内容,为有实力的普通演员和追梦人搭建一个与演艺界知名人士面对面切磋的平台,一经播出便引起广泛关注,可以说,这是践行综艺节目“内容为王”理念的新尝试。

首先,在节目定位上,《演员的诞生》符合受众需求。近年来,我国影视行业内部的问题逐渐显现,“抠图”“面瘫式表演”使得观众心生厌恶,一些演员因存在各种问题而备受质疑;而观众审美需求的提高也使得他们对于演员演技的要求逐渐提升,对于演员自身职业素养也有了新的定义标准。其次,不同于以往综艺主持人、嘉宾的参演配置,《演员的诞生》节目组在这一方面实现了组合的多元化。从推荐人、导师、表演指导、挑战演员、助梦BOSS团的阵营中不难看出,参与节目的既有实力雄厚的一线演员,也有新生代流量担当,更有极具行业经验的专业制作人,节目组满足不同受众内容需求的心思跃然纸上。同时,赛制设置亦增加了节目的新鲜感——每场节目分成两轮环节,第一轮为六名推荐的竞演演员PK,进行舞台剧表演,表演完成后由观众投票、助梦BOSS团点评(下面简称为助梦团)、导师投票,确定优胜者;第二轮为获胜选手任意选择导师进行挑战,进行“微电影拍摄”;导师身份的转换使得选手与导师间的竞争看点十足,观众对于“导师与选手谁演技更佳”的评判与讨论则大大增强了节目的吸引力,提升了节目的观赏性。

(二)舞台剧表演+微电影拍摄,凸显专业性

《演员的诞生》节目主要采用舞台剧表演和微电影拍摄两种形式来考验演技。舞台剧表演即场上的六名挑战演员通过舞台剧的形式,对经典影视作品还原或进行后续拍摄,挑战成功的演员进入挑战之门,开启与导师的PK争霸赛,由此进入节目的第二部分——微电影拍摄。在这一环节中,节目组为了更好地考验演员及导师的综合功力,规定必须在限定时间内研读剧本,完成服装造型,并进行磨合排练,合作完成一个作品,并通过影视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再由观众投票选出最终的优胜者。在这一环节中,导师不再高高在上进行点评,而是进入摄影棚,与选手进行面对面的合作,而观众则成为了评判的主角。此外,节目借用杂志式的编排风格,实行板块化操作,编排具体流程为推荐人开场、演员舞台剧表演、观众投票、助梦团点评、导师投票、演员舞台剧表演。这种编排方式,既细化了导师及助梦团对演员的表演要求,又能更好地展现出演员的实力水平,同时也帮助观众从更多方面去了解演员的表演层次。

作为一档演技竞演类励志节目,《演员的诞生》采用“纪实”加“棚综”两种形式,通过“真人秀”的方式进行串联,真正实现从演技层面考察演员。挑战演员及导师在表演前所做的准备及所接受的评价都将以纪实手法进行跟拍,每一位演员的台前幕后将被充分展示,“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文化氛围扑面而来;同时这也有助于观众对演员演技形成相对立体且真实的认知。在棚录环节,节目组层层深入,针对专业演员应具备的声乐、台词、形体和表演四大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考核,最大程度地挖掘演员的表演潜力,全方位展示一名演员的诞生与蜕变。该节目将电视综艺与戏剧表演、电影拍摄这三个原本独立的概念融合,为电视综艺节目开辟了崭新的表现形式,构建了一档容纳丰富、内容立体的深度复合式“大综艺”节目,综艺节目的内涵与外延都被延伸[1]。

(三)精细化视听,营造美学特质

移动互联网时代,观众愈发追求高品质的视听效果,以获取更直观的美的享受,电视节目为了迎合观众审美偏好,在制作上逐渐向“大片化”靠近,因此,精细化成为了保证节目高品质的必要条件,也成为衡量观众是否喜爱该档节目的重要影响因素。《演员的诞生》以竞演演员表演舞台剧加微电影为主导方式,以最大程度地展现演员的演技。《演员的诞生》均选取经典影视作品供演员竞演,节目组在现场舞台进行“一比一”实景搭建,同时追求服装设计、演员造型的高质量,力求为观众呈现出极佳的视觉体验。比如第四期节目中章子怡和周一围演绎的《胭脂扣》里,节目组为了最大程度的还原这段民国戏,选用镶有精致雕花的门窗、屏风等搭建舞台,整体色调复古华丽,给人感觉精美大气。此外,章子怡还专程联系殿堂级美术指导老师,挑选从刺绣到版型再到布料都很考究的旗袍,力求更好地演绎“如花”(影片《胭脂扣》中女主角)。

在微电影拍摄环节中,节目组采用电影制作的方式拍摄导师与选手演绎经典作品的片段,时长仅为五分钟的内容往往需要耗费十几个小时拍摄。节目组采用多机位、多景别的拍摄方式,在后期剪辑方面,把演员的表情、动作以及台词中的情绪放大在镜头下,以便观众评判演技的高低。如第一期节目中,翟天临与余少群表演电影《绣春刀》片段,余少群强忍怒气,夸张又尖锐地大笑,把阉党之首魏忠贤的阴柔、狠毒展现得淋漓尽致,特写镜头推进,将这段精彩表演呈现在观众眼前。此外,背景音乐、音效的灵活运用也提升了节目的娱乐效果,增强了趣味性。节目组对每一场戏剧中细节的苛求,使得演员的表演得到最大程度的还原,给观众带来了更加直观而立体的观看感受。

(四)多元传播渠道,强节目影响力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环境的日益完善,使得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新媒体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演员的诞生》节目组利用微博、微信、微视频等新媒体平台加强观众与节目的沟通,实现电视节目与网络话题的高频互动,增强了节目的吸引力。节目播出期间,客户端上的“实时弹幕”功能让观众可以随时随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引起人们对于演技的讨论与思考;而竞演演员及导师的微博账户则成为各方注意力的聚集地,有关微博网红及自媒体人也根据节目内容,制造热点话题,使得信息快速复制、广泛传播,成功地将网民的注意力转移到节目上来。比如第一期节目中,导师章子怡点评竞演嘉宾的表演时,提及“信念感”一词在网络上引起了激烈的讨论,“演员是值得敬畏的职业,行业对不专业应该零容忍。”这句话更是激起了观众的共鸣;演员是信息的载体,更是影视作品意义传输的纽带,作为一名演员,角色扮演是工作的核心,因为“能被人们永远记住的只有角色和作品”。

《演员的诞生》充分抓住观众猎奇心理,在非节目播出时间,利用各种新媒体对节目内容进行拓展,将节目中选手矛盾冲突设置为话题点,引发观众兴趣,比如欧阳娜娜的“你清醒一点”,黄圣依式哭泣,郑昊“戏霸”等微博话题都有效地获取了更广泛的关注,虽然这种传播方式引起了部分观众的不满,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加剧和延长了节目在信息传播中的存在时间,并逐步实现了互联网短视频病毒式的传播。

二、深度拓展节目独特的文化价值

近年来,电视娱乐综艺节目同质化、泛娱乐化、重引进、轻原创等问题凸显,出现为了娱乐而愚乐的不良倾向。但是,作为大众文化的电视娱乐节目,在给人以轻松愉悦的感受、具有休闲娱乐功能的同时,也必须蕴含一定的价值导向和审美取向,或者说是一种主流意识的导向功能,这是大众传媒必须担当的社会责任。没有“引导”精神支撑的娱乐,单纯为娱乐而娱乐,注定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2]。

(一)演技视角,正面引导

2017年,我国影视行业生产了295部网络电视剧、970部电影,这种急如星火的状态使得原本衡量影视演员的标准发生偏移,流量、热度成了简单粗暴、迅捷直白的评判标准,这一变化使得人们寻求好演员、佳演技的呼声日益高涨。

《演员的诞生》将自身定位于演技竞演类励志综艺,通过舞台剧表演和“微电影拍摄”两种方式,用多重角度为观众解读“真正的演技”,引导人们重新关注表演专业度,并为影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寻求好演员。第五期节目中,演员凌潇肃和蓝盈莹上演的《最爱》片段,一经播出便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再次引发了关于“什么是演技”的大讨论。节目中蓝盈莹的表演打动了在场观众、导师以及嘉宾,作为导师之一的章子怡毫不掩饰对她的喜爱,直呼“她让我受益颇多”。蓝盈莹在节目后也表示光有演技没有流量活不下去,光有流量没有演技也活不下去;而作为一名演员,唯一能做的就是每一部戏都认真去演、兢兢业业。除了导师和嘉宾,观众也毫不吝啬对她演技的赞美,而她也在节目总决赛中夺得亚军。

浙江卫视副总监周冬梅在谈及这档节目时表示:“我们做这档节目的初衷就是要为‘演员’正名。演技是怎么一回事儿?怎样叫演技好?怎么才能演技好?PK只是一种载体,冠军不是最重要的,输赢不是重点。通过节目,让圈内的年轻人正确认识到自己的职业和演员的使命,为现在的影视行业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这才是我们最关注的点[3]。”

(二)以人为本,传递信念

《演员的诞生》以演技切入,旨在为有表演实力和演绎梦想的追梦人搭建一个展现才华、追逐梦想的舞台。了解节目后不难发现,竞演演员中处于“戏红人不红”状态的居多,他们参加这档节目,也是为了进一步磨练自己的演技。而节目也着重凸显追梦演员通过自身努力收获成功,实现自我蜕变的励志故事,这一设定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观众对于未知将来虚拟体验的心理需求,使其置身于一种与演员共同追寻梦想的境况,从而唤起共鸣。此外,节目组还邀请多名国内知名导演、编剧、制片组成助梦BOSS团,从专业与商业视角解析作品和演员对角色的演绎,并为优秀的竞演演员提供影视签约的宝贵机会,极大地增强了节目的价值引领功能。参加过节目的青年演员凌潇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节目播出后,他陆续收到好几个剧本的参演邀请,接下来的日子仍会好好磨练演技,给大家带来更多的好作品。

《演员的诞生》节目组坚持“演技大于一切”的理念,让观众在传承与创新艺术的情感中实现价值的传输,从竞选演员的节目表现中感悟辛勤努力、奋斗前行的文化信念,在增强节目吸引力与感召力的同时也进一步传递了美好信念。

(三)匠心艺术,深化主题

移动互联网时代,商业化、浮躁化风气日益盛行,在影视行业内,这一风气则表现为“天价片酬”现象愈演愈烈,而演员的专业素养则备受调侃与质疑。2016年的“两会”上“工匠精神”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倡导“工匠精神”,让“匠心”回归,正在成为社会共识[4]。演员作为影视行业的“工匠”,自然该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演员的诞生》节目组积极探索正确的创作模式引导观众客观地认识演技、形象及角色影响力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围绕“演技”做文章,摒弃繁杂的内容、错综的人物关系,将观众对于演员的关注拉回最本真也最基础的演技上面,将表演艺术的文化底蕴通过“舞台剧表演”和“微电影拍摄”两种方式展现,并将其与纪实综艺结合,进一步深化主题。

节目第一部分的“舞台剧表演”选取经典影视作品片段,传递“向经典致敬”的价值内核,同时也在提醒着每一位演员——真正的经典能够被观众记住,演员要时刻对自己的行业与作品心存敬畏之心,满怀“信念感”。节目播出之后,新媒体平台上对于“信念感”的讨论不绝于耳,“什么是信念感,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个信念感?拓展到各行各业,我们又该怎么做?”着眼于演技本质的切磋与合作,《演员的诞生》让挑战演员通过精湛的演技实现角色与观众的互动,深入浅出,寓教于乐,推动并实现由“戏剧表演”到“匠心艺术”间的创造性转化,让真正钟情表演、从事表演艺术的人们通过这档节目不忘初心、回归真我,在文化传承方面找准自己的立足点。

三、结语

在电视综艺节目生命周期呈现缩短态势的当下,《演员的诞生》能突出重围、吸引关注,与其自身独特的内容、形式密不可分,而节目所蕴含的内在价值作为娱乐性的有力补充,实现了电视娱乐与文化价值的创新融合。尽管节目播出后存在不少质疑之声,但它作为综艺节目对自身内容领域拓展的一次大胆尝试,在彰显人文关怀、弘扬主流价值观、传递积极正能量等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作为一档新兴娱乐节目,《演员的诞生》前面的路还很长,健康持久的发展需要居安思危,把握新形势、新特点、新机遇,不断培育新重点、新亮点,进一步实现娱乐与价值传递之间的平衡。

参考文献:

[1]浙江卫视.从爆款《演员的诞生》看电视方寸间跨屏跨领域融合创新[J].声屏世界?广告人,2017(12).

[2]程前.“狂欢”与“引导”和谐共生——浅谈江西卫视《中国红歌会》主体价值的实现[J].中国电视,2008(1).

[3]南方都市报.章子怡为演技正名:这个行业对不专业应该零容忍[DB/OL].

https://ent.sina.cn/zy/2017-11-06/detail-ifynmzrs7352777.d.html.

[4]甘红.新生代媒体人:“创新”很重要“匠心”更可贵[J].传媒观察,2016(5).

作者简介:程前(1974—),博士,硕士生导师,江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胡丽,江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7级研究生。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