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青年记者》>>2018年1月上

尹中:用奔跑落笔青春

汤集安
2018年10月17日14:42 |
小字号

来源:《青年记者》2018年1月上

“当听到十九大报告中那一项项了不起的成就,一句句让人心潮澎湃的承诺,我像是在听语音醇厚、大气磅礴的大片解说词一般,眼前闪现的是五年来中国改革发展所记录下来的一幕幕波澜壮阔的视频画面,是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步步变成现实的温暖图谱。”

2017年12月8日,党的十九大代表、湖南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尹中受邀在湖南省党史陈列馆宣讲十九大精神。两个多小时的分享中,他畅谈参会心得和学习体会,与十多位现场观众问答互动。这已是他从北京参会回来后,开展的第16场宣讲。

“不管参加多少场分享会,都必须提前做足功课。每一场分享面对的对象不同,只有把十九大报告的精神和一件件具体的工作、一个个具体的岗位联系起来,把自己摆进去学,才能不折不扣地把大会精神传递给每一名交流对象。”

吃“电视饭”的孩子

1984年1月,尹中出生于湖南沅陵县。生长在基层广电家庭的他,从小就接受着广播电视事业的耳濡目染。

1991年夏天,尹中听大人说“要吃电视饭”,于是跑到爸妈的单位——一家县级电视台的演播厅,让电视台的叔叔阿姨给他拍下了一张照片。照片里,捧着饭碗的小孩并不明白“吃电视饭”是什么意思,只想着要把这碗饭吃完。或许真是命运的安排,长大后他真吃上了“电视饭”。2004年,尹中从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主持专业毕业后,来到湖南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湖南新闻联播》栏目,成为一名记者。

尹中不是记者科班出身,刚入职时,凭着一腔热血和信念,他发疯似的学习。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脱了一层皮”,在大家眼中却是“换了一身骨”。他把前辈们的佳作一篇篇收集起来,做成一个叫《联播宝典》的学习文件夹。从角度的选取到字句的提炼,从稿件的布局到叙事的方式,尹中一宿一宿地对照着学习,后来这部《联播宝典》也成为《湖南新闻联播》栏目很多新入职记者学习的资料。几年后,在大大小小的策划、专题片、宣传片,甚至政论片的磨练中,尹中逐渐成长为节目的主力——一名采、编、制、播俱佳的“多面手”。

一次采访的经历,让尹中更真切地感受到媒体从业人员的责任,也对记者这个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知。有一年春节,一个12岁的广西女孩为了替家里分忧,瞒着父母坐火车外出打工。结果在火车上睡着了,迷路流落到长沙。面对陌生的城市,面对冰冷的空气,她在最无助的时候,想起了自己最爱看的湖南卫视,于是她来到电视台求助。得知这件事后,尹中和当时正在播出的特别节目《快乐回家》节目组的同事陪伴了她好几天,带她去看她最喜欢的节目和主持人,然后驱车十多个小时,连夜进入广西险山送她回家。父母在山脚下抱着女儿大哭。一家人对着摄像机深深地鞠了一躬,说:“希望所有正看着湖南卫视的家庭都团团圆圆。”

节目播出时,有同事发短信给尹中,说在电视上看到这一幕的时候,觉得很自豪。媒体在观众中赢得了最宝贵的东西——信任。因为信任,一次原本不幸的旅程变成了一次团圆之旅。那一刻,尹中意识到,这份由无数前辈和同事接力奋斗积累起来的信任,分量有多重。

风雪中,他们光荣出征

十三年的工作经历,从湖南抗洪、抗冰的灾情一线,到新春走基层的农家院落;从海拔4000米的雪山上,到地下几百米的矿井里;从经济建设项目现场,到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尹中一次次主动请缨,奔赴一线。

2008年,湖南发生严重的雨雪冰冻灾害。尹中当时采写了一条新闻:一位高速公路交警在女儿出生三天后就奔赴救灾一线,还没来得及给女儿起名字。冰灾发生半个月后,这位父亲给女儿写去了一封充满歉意的家书,妻子把信念给女儿听,虽然明知道女儿听不懂。“孩子,父亲对你的亏欠,只能以后再补了,但你的父亲是头顶警徽的人民警察,你会为有这样的父亲而自豪的。”妻子念到这里的时候泪流满面。那段时间,这位母亲只能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摩挲着丈夫的照片,对比女儿和爸爸哪里长得最像。她委托尹中和同事们把家人的祝福带给正在一线抗冰的丈夫。

就在这篇报道播发的第二天,尹中开始了他最光荣的一次出征。为了让观众直观地看到全景灾难现场和紧急的救援场面,湖南卫视紧急组建直升机航拍报道组,他和其他6位同事接到通知后立刻起航。连续3天,在风雪中航拍3次,飞行时间将近4小时,飞行距离500多公里。500公里的京珠高速,就是一幅惊天动地的救援长卷:疏导交通、补给物品、铲冰除雪的警车和救援车随处可见……很多交警看到巡航的飞机后,向飞机挥手致意。尹中说,他在空中无法分清哪一位交警才是那个小宝宝的父亲、那名妻子的爱人,但他相信所有看到飞机盘旋而过的交警,都能感受到那份来自家的牵挂和祝福。“颠簸的直升机,摄像老师为了拍摄卸下了舱门,戴着安全帽的电力工人在破冰抢修……”时隔多年,尹中依然清晰地记得当时解说词中的每一个字。走下飞机,他的面部肌肉已经冻僵,用力拍了几下脸后,他第一时间就给母亲打电话报平安。

这些年,尹中采访接触到无数奋战在基层一线的共产党员,他们为了人民付出汗水、热血,甚至是生命。尹中深切体会到,共产党员是国家建设发展的中流砥柱,是危难之时挺身而出的英雄,正是一代代共产党员的奋斗创造了今天的美好生活,这更坚定了尹中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信念。2008年,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我的父亲是一名共产党员,他在基层电视台工作了一辈子。我看着他如何从无到有地把当地县电视办得红红火火。有时为了一场直播,他连续通宵加班,多年来摄制出很多优秀的作品。这种启蒙使我意识到,党员面对任何工作都必须认真负责、全力以赴,要时刻牢记一切为了人民,严格地要求自己。面对急、难、险、重的任务时,要冲锋在前,起到带头作用。这是钢铁一般的要求和责任。”

他们的正能量丰满我们的世界观

近几年,湖南广电坚持新闻立台,推出了《县委大院》《绝对忠诚》《湖南好人》《初心璀璨》《为了人民》等现象级的新闻大片,作为主力记者,尹中常常参与其中。《绝对忠诚》讲述了28位人民科学家常年驻守在祖国最极限、最艰苦的地区,肩负着国家工程的感人故事,播出后被200余家网站相继转载,网络互动社区阅读量超过3亿人次。《人民日报》于当年9月9日至11日连续三天刊发长篇评论文章,为作品点赞。

尹中还记得,采访《绝对忠诚》其中一个故事时,在海拔4000米的祁连山腰,路面结冰,采访车突然打滑,旁边就是陡峭的深坑。他和同事们赶紧跳下车,在路人的帮助下才一步步把车推到安全地带。

在那个空气稀薄、普通人走几步就要喘几口大气的地方,《绝对忠诚》的报道对象——一对冰川科学家夫妇却一待就是15年。尹中说:“科学家的家,每一个人都是舍小家、为大家。那些寂寞的坚守,那些对家人、对事业、对国家的责任,能让每一个平凡的人,都发散出强大的人性光辉。一次次采访,就是一堂堂生动的党性教育课。我们在记录时代精华的同时,也在和一位位采访对象的交流中,感知着他们灵魂里的正能量,丰满着我们的世界观。”

在湖南台系列新闻大片的创作过程中,记者们一次次深入极限地区艰难拍摄,一夜夜在办公室里写稿编辑,一轮轮推倒重来、精心制作,才拿出了这些精彩节目;最近几年的两个春节,尹中和很多同事都没有在家过,而是随新闻中心节目组前往宜章县的汤湖里温泉村和龙山县的惹巴拉土家村寨等地做直播节目,和老乡们同吃同住、一起过年。

尹中说,记者常年奔波在外,节假日常不能和家人团聚,家庭对他们的支持是巨大的。每一次有重要作品,尹中的父母、妻子都会在电视机前守候。在湖南广播电视台党委对新闻中心《绝对忠诚》的嘉奖礼上,尹中作为记者代表说:“我们在感谢广电人、新闻人的同时,还要感谢‘最厉害的妈妈们’,感谢背后默默支持的家人。当我们的青年记者们在冰原、沙漠的极限环境中做采访,哪一个妈妈不是牵肠挂肚;当他们加班熬夜编片子,哪一个妈妈不是炖好一锅汤,再晚也等孩子回家;在节目播出时,又有哪一个妈妈不是盯着屏幕一集不落地全部看完。”尹中说,休息的时候,他也常给家人做做饭,做按摩,按爸妈的话讲:“手艺不专业,但态度还是可以的。”

努力适应多种电视形态

谈到在湖南广电的成长,除了自身的努力,尹中特别感谢台、中心领导的信任,他们一次次大胆让年轻人挑大梁、担重任。一次次的实战,让湖南广电的一线青年记者、编导们得到磨炼、快速成长。

多年来,湖南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紧紧围绕全省中心工作,推出了多个重大战役型报道,采编了大量优质节目,把主流声音传播到千家万户。尹中参加过党的十七大、十八大特别报道,湖南省第九次、第十次、第十一次党代会报道以及历年全国两会报道,多次牵头、策划《湖南新闻联播》大型报道。每一次重要任务,他都以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态度,生动全面地记录下新闻现场的细节和精彩瞬间,圆满地完成任务。

日常报道之余,尹中还常常在单位挑灯夜战,撰稿、编辑制作了《中国湖南》《芙蓉国里尽朝晖》《文化的力量》等几十部省级大型宣传片、专题片,为湖南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晚会、湖南省庆祝建党95周年晚会、2016湖南卫视春晚、湖南创新奖励主题晚会、2017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等大型晚会撰稿晚会台本、制作主打VCR,不断提高自己适应多种电视形态的能力。

“这些年,作为媒体湘军、湖南广电的一分子,我亲身体验到湖南广电如何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提高舆论引导水平,怎么样让主旋律更加响亮,让正能量更加强劲。”尹中介绍,从一系列新闻大片、精品力作的推出,到加强芒果TV、芒果云等融媒体传播平台建设;从把主流价值理念和传统文化精华融入《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等知名综艺节目里,到大体量、成系列推出的品质精良的公益广告;从《四海同春华人春晚》《歌手》等栏目形成国际影响力,到全台18个频道、频率共同筑起主流价值传播矩阵等,这些年湖南广电坚持“讲导向,有文化”,种种创新之举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事实证明,讲好故事,事半功倍。我们媒体一线的从业人员,要做政治坚定的新闻工作者,要思考如何通过更巧妙的形式和手段,把宏大的题材,注入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故事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一幅幅画面、一句句话语,让它真正贴近百姓、深入人心。”

在伟大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

十九大召开前夕,尹中参与了湖南卫视喜迎十九大《我们看见的变化》报道,前往岳阳、常德、益阳、娄底、长沙5个市州采访。报道中,同事们记录的郴州宜章县汤湖里温泉村的变化让尹中眼前一亮:“2013年新春走基层,我们在汤湖里做直播节目,那时当地旅游才刚刚起步,有好的资源,但是开发得不够。几年之后,在《我们看见的变化》的镜头里再出现汤湖里村,基础设施更完善了,旅游服务也越来越好。”

尹中说,五年来,身边变化发生得如此之大、如此之快,老百姓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脸上笑容更多了,这是他参与这次报道最明显的感受。他说,处在这个民族复兴的伟大新时代,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是幸福的,有更丰富的素材让我们去挖掘和提炼,有更多的角度让我们去观察和捕捉,有更多的机会去做出优秀的新闻作品,为青春留下存证,为时代写下注脚。

2017年,尹中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十九大召开期间,他在参加湖南代表团讨论时发言说:“当前,移动互联网技术狂飙飞进,新媒体快速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信息传播格局、社会舆论生态、公众参与方式。为主流媒体带来了新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在会上,尹中就加强媒体融合平台建设、优化主流媒体管理机制,加快建设新型主流媒体带去了基层的声音,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参会期间,尹中在认真履职之余,每天回到房间后,都会用几本书垒起一个架子,拿手机自拍一段几十秒的小视频,谈所见所感,从一个媒体人的角度报道大会盛况和火热氛围,也展示了湖南代表们的风采。“王岐山同志的幽默”“听报告全程振奋”“兴奋地去参观成就展”等十几篇会场内外的有趣内容在湖南广电“芒果云”新闻客户端上组合成《尹中在场》专栏播发,成为湖南台十九大报道的一个特色。尹中说,这是他们努力创新传播手段的一点尝试。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回到岗位后,尹中主要负责湖南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新媒体部的工作,他和同事们运用新媒体直播技术,将镜头聚焦环卫工人,在“芒果云”新闻客户端推出“环卫工人的一天”系列直播,观看人数已经超过400万人次。

“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报告中这句话对我们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对新闻视角的选取提出了指引,对新闻作品水准也提出了非常明确的指标。”

尹中说,被选为十九大代表,是属于媒体湘军、湖南广电这个优秀集体的荣誉。在台里这些年,他与很多老师有过合作,向大家学习的过程中,亲身感受到大家对业务的追求和态度。今后,他将认真、深入、持续地学习好十九大精神,逐字逐句地体会报告的思想内涵和深远意义,带回到基层一线的记者工作中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新闻志向和工作取向,和广电所有奋斗在新闻一线的记者一起努力,力争做出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好作品,无愧于人民,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新时代。

“我理解新时代的‘新’字,是时代的崭新起点,是国家的历史方位,是发展的迫切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更是我们每一位党员应当呈现的新状态、实现的新作为、开创的新业绩。我们媒体工作者,要让这种‘新’的力量体现在我们的每件作品中。”

又到年终岁尾,尹中说,浏览全年精华视频,每位记者都会感动。打开每一个视频,都能感到身处其中、历历在目,我们与祖国正在发生的历史性伟大变革同在。一年奔忙的轨迹,一帧帧定格在屏幕上,聚合成往前走的力量。新闻,因这种力量而生生不息。

“我想,记者们奔跑在路上,以特有的方式坚守,就是践诺对新闻事业忠诚的最好方式。”

(作者为湖南卫视推广部主任)

尹中:男,苗族,1984年1月生,湖南沅陵人。2004年7月参加工作,200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4年浙江传媒学院毕业,2012年湘潭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为湖南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新媒体事业部负责人。多次牵头、策划、统筹《湖南新闻联播》大型报道,负责省委、省政府重大时政新闻采编。参与《县委大院》《绝对忠诚》等现象级报道创作。曾获得过中国新闻奖、湖南新闻奖、湖南广播电视奖等多个奖项,曾被评为全省山洪和地质灾害防御先进个人,记湖南省政府一等功。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