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作业APP"藏污纳垢" 你家的孩子在用吗?

2018年10月18日07:45 | 来源:重庆晨报
小字号
原标题:调查 你家孩子在用作业APP吗?

“一起小学学生”APP的“成长世界”板块现在已无法点开。

互联网时代,让孩子们完全“断网”,未必是明智的选择,应运而生的作业APP,你会让孩子用吗?

近日,一款叫“一起小学学生”的APP被家长举报暗藏游戏,引起了不少重庆家长的共鸣——作业APP作为孩子完成作业的辅导手段无可厚非,但如果里面有游戏、暴力、黄色等不良内容,家长绝对“零容忍”,“一旦发现,一刻不留马上删除。”

“成长世界”暗藏游戏

这学期,为了配合老师布置的作业,上海的张先生在手机上下了一款名叫“一起小学学生”的APP。近日,他无意中发现,这款软件里的“成长世界”板块,其实是一个游戏社区,类似于曾经风靡一时的“开心农场”。游戏以城镇的模拟经营和宠物养成为主,要完成部分项目,需要开通指定产品,如语文、数学、配音、单词等,开通基础语文365天需300元,价格最高的恐龙时代开通365天需400元。

张先生感到很意外,也让他觉得有些气愤,“这是一款给孩子做作业的APP,竟然内置了一个类似游戏的功能。”

张先生说,下载这款学习APP,一是老师要求做上面的作业,二是自己也觉得在互联网时代,网上作业是大势所趋。但如果孩子偷偷拿来玩游戏,这不是害人吗?

林女士的儿子今年上二年级,她说,孩子在用“一起小学学生”做完作业后,她发现手机有些发烫,仔细检查发现“成长世界”板块内有很多小游戏,其中,自己账户下的城市等级已达6级。点开“地心大冒险”,发现儿子和另外4名同学正组成小队参与其中,儿子更是以329行动值排名“贡献”第一,在全校竞速赛中排第17,“显然孩子们在完成作业之时,也在过游戏瘾。”

有家长说,“成长世界”板块不但包含多款游戏,而且有大量购买道具、升级的诱导,且软件可开通支付宝或微信支付等功能,“这样的作业APP真的对学习有帮助吗?真让人怀疑。”

“作业小互”藏污纳垢

近日,一款名为“互动作业”App和旗下微信公众号“作业小互”也在网上引起了家长的集体声讨。

有网友爆料,“作业小互”公众号,存在大量不雅的带有色情、性暗示的内容,比如以《你和异性在教室做过最刺激的事是什么?》《教室女生走光图,冒死也要发出来》《课堂上老师撩衣秀腹肌,女生们都不淡定了》等为题的文章。

根据网友晒出的部分“互动作业”App 及其微信公众号截图,有些内容庸俗不堪,其中有“学校停电了,在教室里,同桌往我衣服上乱摸”这种低俗的话语。南京家长肖女士表示,有些内容推送含有“网恋”、“早恋”、“开房”等标题,评论区一些不堪入目的言论竟然还被选用甚至放到精选。“这类App我一般不会给孩子自己用,看到几次这类文章后,我就取关了。如果让孩子看见,后果不堪设想!”

有家长反映,在“互动作业”APP中,首页底部的“课间”栏目,包含五子棋、斗兽棋、打砖块、六角拼拼四款游戏。另外,“课间”栏目也含有多个对战游戏。

目前,“互动作业”App已经将“爱微游”游戏端口下架,“作业小互”微信号已无法使用,首页写着“由于用户投诉并经平台审核,违反《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已被责令屏蔽所有内容,账号已被停止使用。”

数据:9000万人

记者在苹果手机App Store搜“作业”,立刻会跳出“作业帮——中小学搜题答疑辅导利器”、“小猿搜题-拍一下就学会”、“快对作业”、“互动作业”、“爱作业”、“作业盒子小学学生”、“作业精灵”等多款作业APP。

有调查数据显示,2016年在线教育用户的规模超过了9000万人,未来几年还将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到2019年预计将会达到1.6亿人。其中,中小学生占据了半壁江山。

17日,重庆晨报记者对重庆小学生使用作业APP的情况作了一番调查。

渝中区一位三年级小学家长手机里就下载了6款教育APP,“一起小学学生”、“家长通”、“家长帮”、“学而思网校”、“学而思云学习”、“BOXFiSH”,她表示,英语老师会在“一起小学学生”上布置作业,学生完成了作业后,家长端口会有提示。

“一起小学学生”首页上的“成长世界”板块这几天不能正常点入。这位家长说,之前孩子使用过上面的作业,除了学校老师布置的免费作业外,语、数、外、科学等多种学科还有付费作业。“我们买过语文、数学的作业,一科一个季度90元左右,大约一天单科作业费用9角。一、二年级的时候孩子用得多,一般每天用半个小时、五十分钟不等。”

南坪一位四年级学生家长手机上也下载了不少作业APP,她说,孩子从一年级开始每天都要完成一部分在线作业,主要是英语的单词拼读,数学计算题和选择题,“一般每天用15分钟左右,提交作业后,家长立即就看得到正确率,还可以看到分享报告,比如谁当选了专注之星、积极之星、作业获得90分以上的同学有哪些……”

记者调查发现,主城区近9成的小学生都在做网上作业,有的是学校老师要求,有的是家长自愿下载,还有的是上了课外辅导班需要线上线下配合学习。

接受调查的家长均表示,如果发现其中暗藏游戏、暴力、黄色等有害孩子身心健康的内容,他们将“零容忍”,只要发现,一刻不留马山删除。

专家 作业APP“色诱”突破教育底线

一位分管教学的小学副校长表示,在线作业以“作业”为切入点,通过收集学生学习数据,利用大数据等技术,实现了智能化教学,成为传统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但不可否认的是,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具有两面性,伴随着作业APP的顺应而生,也出现了一些阳光照不进的“死角”。当务之急需要互联网市场加强监管,教育主管部门尽快出台更有效的规范措施,家长跟学校更好地配合来推进。

教育学者熊丙奇认为,作业APP“色诱”学生的行为突破了教育的底线。作业类APP流行背后,多款学习类APP存在乱象。作业类APP被曝光存在色情、低俗等与育人目标完全背离的内容,已经不止一次了,但作业APP的运营商,非但不整改,反而变本加厉,这和监管不力,以及同质化背景下,不择手段以低俗内容迎合未成年学生拉客户有关。针对这一乱象,有关部门必须加强监管的力度,与此同时,家长要加强对学生使用作业APP的监护和引导。

不可否认,有的作业APP中的游戏是为了让学生在写作业的间隙适当放松,而且游戏内容也比较健康,但是,也有的作业APP的游戏打擦边球,充斥着色情、暴力的内容,而且给人的感觉是,学习、作业并非其主营业务,游戏才是其“醉翁之意”。然而,对于这类作业APP,监管部门的监管并不严格。对于作业APP运营商,从其属性看,应该严格按教育培训机构进行监管,必须具有合法的资质,且依法依规经营。

打着为未成年学生成长服务的作业类APP,却干着伤害未成年学生身心健康的事,这也表明,有的作业APP运营方,并非“爱教育”、“爱学生”,而是把学生作为牟利的对象。近年来包括作业APP在内的教育培训机构竞争很激烈,并由于整体教育评价体系的问题,教育培训机构很难做出与他人不一样的教育培训内容来,因此,有的教育培训机构就把工夫花在营销上。但这种经营选择,只会败坏行业的形象,把方兴未艾的作业APP引上歧途。

前不久,我国教育部等八部门出台了防治儿童青少年近视的综合治理方案,其中提到,学校教学要减少对电子产品的依赖,布置作业原则上要用纸质作业。执行这一规定,作业APP的发展空间会被进一步压缩,但并不是说,学生和家长在完成学校作业之外,就不选择作业APP,那些品质高的能提供个性化作业服务的APP,还是会有市场发展空间,而这要求作业APP经营方专注于提高作业质量,而不是搞歪门邪道。用色情、低俗内容来吸引学生用户,这突破教育的底线,不但要受到监管部门的严查,更会被家长抛弃。

这也对家长提出要求,目前,有的家长抱着宁滥勿缺的心态,给孩子下载作业APP,希望孩子多做题,但却不具体了解APP的内容,而孩子也“迷上做作业”令家长颇为满意,但当家长发现孩子喜欢上作业APP并不是做作业,而是在作业APP上打游戏时,有的家长就拒绝作业APP。这都是不理性的态度。作为监护人,家长在选择作业APP时,应该详细了解APP的内容,同时,应培养孩子正确使用智能手机、上网的习惯。一方面,要控制孩子使用智能手机做作业的时间;另一方面,要告诉孩子使用智能手机时,要识别垃圾信息,不要浏览非法的带有色情和暴力的内容,一旦发现这些内容,应该告诉家长。通过这样的引导,培养孩子养成健康的使用智能手机的习惯。(记者 黄晔)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