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广播剧《老吕叨叨》:打破常规塑造平民英雄

任小敏
2018年10月18日08:38 |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小字号
原标题:广播剧《老吕叨叨》:打破常规塑造平民英雄

  吕建江,人称“老吕叨叨”,石家庄市公安局桥西分局安建桥综合警务服务站主任,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公安部授予其二级英模、中宣传部授予其“时代楷模”称号。

  生活中,这是一位爱唠叨、爱笑,一笑双眼眯成一条缝的大男人。在百姓中,他如鱼得水;在工作中,他乐此不疲;在时代的洪流里,他既忙碌又乐观,时而也不乏困窘地追赶着一路小跑……他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都与当下这个鲜活的时代相匹配,丝毫没有违和感,那些缭绕于鼻前的人间烟火味,丝毫抵消不了他的“救黎民于水火,解百姓于倒悬”的英雄心。

  问题来了,如何才能生动地塑造这样一位新时代的平民英雄?

  答案是:唯有创新!

  为此,3集广播连续剧《老吕叨叨》进行了大胆尝试。

  用心:喜剧路线+网络语体

  英雄不是脱离人民生活的特殊群体,也不是僵化教条的标签符号,他们是与人民血肉相连并从人民中间成长起来的优秀典型。

  吕建江是一位可亲可爱的民警,除了喜欢“叨叨”,鲜有惊天动地之壮举,可广播剧能照搬生活絮絮叨叨地来吗?听不了几分钟,听众肯定就让我们“OUT”。于是,潜心揣摩之后,编剧大胆决定:喜剧路线+网络语体。

  于是,老吕叨叨乍一亮相就很有趣:

  吕建江(兴冲冲喊):小陈。

  小陈:到。

  吕建江(亲切):来来来,看看我发的这条微博咋样?

  小陈(念):“警察过节不打烊,即日起至六日,凡参与打架者,赠送精美白金手镯一副;凡打群架者尊享拘留所15日游豪华套餐,出手越重优惠越多,更有看守所新春大礼包——含健康体检一次、时尚囚衣一套、高清大头贴3张、量身定制指纹卡一张、专车接送、食宿全包,并附赠一项实用手工技能!石家庄市桥西区安建桥综合警务站。”(由衷)高!吕哥,实在是高!

  吕建江:小陈哪,咱们警务站,辖区0.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7万人,平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平安小区、建胜小区和133号院,还有万达、凯旋两处娱乐场所……泰华小区呢出入口多,龙达洗浴中心是人员密集场所……

  (小陈“扑哧”一声乐了。)

  吕建江:笑什么笑?当心把裤衩笑飞了。

  小陈:吕哥,难怪人家说你爱叨叨。对了,这是刚才一小时内的报警记录,您瞧(念),饭店的小龙虾没屁股,是黑店,请求出警;手机充值充错电话了,请出警追回……还有更奇葩的,一大早,一老大爷走进警务站质问我:为什么卖菜的还不出摊儿?

  吕建江:小陈哪,咱的工作是琐碎,但不能烦,要时刻牢记警察前面还有“人民”俩字儿!对不?

  是不是很有喜感?这样的欢乐情节在剧中俯拾即是,精彩纷呈,那么,英雄不是“高大上”而是“婆婆嘴”,行吗?

  我们的底气来自人物原型为文艺创作提供了鲜活素材,看似夸张的喜剧风格也正是建立在对人物、对生活深刻洞察和深入思考之后的精准把握之上,生活中的吕建江不光长得喜兴,一张口更是带着天生的幽默劲儿,他的微博更是处处是“段子”。

  这位其貌不扬的基层民警,还是一位声名远扬的网络大V:创建了河北第一个网上警务站、第一个警方公益网站、第一个民警新浪实名微博、第一个民警微信公众号等;17357条微博、28458名铁杆粉丝、平均每天7条微博……看似平凡琐碎,细究却能发现处处都是不平凡的“高光点”,况且有着15年从军经历的吕建江,从铁血军人变成了“婆婆妈妈”,还让那么多人喜欢听、追着听他唠叨,其中一定有故事。

  从那些令人忍俊不禁的鸡毛蒜皮中我们是不是看到了老吕的一颗殷切之心?警服没有一件像样的,却偷偷拿出5000块钱维护网上警务站;给那么多人解决了工作,却让自己的媳妇待业3年。所以,老吕绝不只是一个天性幽默爱讲段子的人,他的人生也绝不会只有欢声笑语。跟着反转来了:

  吕妻(有点伤感):老吕,人家都说“爱情是一门互相讨好的艺术,婚姻却是一门互相逃跑的艺术”,咱俩结婚20年了,你这成天家里待不下,是不是……

  吕建江:嗐,咋还小资上了?我看看(摸媳妇头),脑门冰凉,不烧啊,媳妇,说好一起白头,谁也不许焗油——咱俩呀,20年太少,一辈子才好!走了。

  孰料——这一走就是永诀!

  笑中带泪,泪中含笑实属不易。本剧还揭示了一系列社会痛点——留营小区的胡爷爷天天报警,说他家对面的那对小夫妻造毒品,看似荒诞行为的背后,是空巢老人寂寞到极致的发泄,已步入老年社会的中国,有多少空巢老人的心酸和多少养老的问题呢?

  笑点、泪点、痛点相互交织,是编剧的用心。用心才能不无病呻吟、勉强拔高,用心才能让这位接着地气、冒着热气的英雄不被架空,而是把脚牢牢踩在大地上,把根牢牢扎在人民群众间。

  用情:语言幽默新潮

  广播剧的第一要素是语言,为此《老吕叨叨》在语言的幽默与新潮上下了很大功夫:

  吕建江(厉声):靠边靠边!

  阿凡达(不情愿):干吗呀警察叔叔?吓我一跳!

  吕建江:肆无忌惮、横冲直撞,这儿是F1赛道吗?

  阿凡达(不服):欧巴!我开得快吗?再慢那叫阿凡提!

  吕建江:再快,也没人拿你当阿凡达!

  是不是很有互联网时代“大信息量”的语言特征呢?

  实际上,吕建江本人在工作中,就不断探索网络便民服务的新手段新形式,而网络化语言的灵活应用也拉近了他与群众的距离,以至于“信谁不如信吕叔”成为很多微友的口头禅。

  同样,更新话语表达方式,使用人民群众想用、正在用、喜欢用的语言符号,说出人民群众想听、愿意听、听得懂的心声,让台词充满当下时代的气息,是文艺创新的手段之一,同时也使吕建江这位平民英雄增添情感的黏合力,既有筋骨,更有血肉和温度。让英雄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既尊敬又亲近,就是对英雄的“情”。

  用功:让形象“立、活、炫”起来

  剥丝抽茧、披沙拣金、集腋成裘、由浅至深……对吕建江这位英雄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绝非一蹴而就。

  吕建江仅在留村社区就工作7年,先后帮助300余名社区群众办理户籍迁移和咨询服务,发布预警信息和收集各类有价值信息5000余条,调解各类纠纷500余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30余名。担任警务站主任的6年间,带领同事们调解各类纠纷1600余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200余名……

  数字是冰冷的,线索更是千头万绪,且并无太多戏剧化的矛盾冲突,形象怎样才能“立”起来、“活”起来、“炫”起来?

  秘诀有二:一是沉住气。“对当日当时的国际国内大事了如指掌”“对近在咫尺的人民群众的关切愿望烂熟于心”成为创作者的重要功课。

  二是沉下心。创作需要俯下身子、扎下根子,静静聆听、细细观察、深深体会,对于《老吕叨叨》来说,就是保持既不浮躁也不落伍的定力。比如喜剧风格只是一种叙事策略,全剧绝不是为段子而段子,所有笑点、泪点、社会痛点的设置都是为了打好主旋律的主动仗。

  为此编剧多次查找大数据、查找吕建江微博、吕建江妻子微博、全国好民警微博与事迹,甚至把多年前吕建江因为许久没有和父母一起过节而写的一篇“抒怀”都找了出来,从中分析平民英雄的心路历程。同时还多次假扮“为老人领黄手环的家属”或“因私出境前来咨询的市民”走访安建桥警务站及石家庄其他警务站,更深切地感受到吕建江“忍常人所不能忍,容常人所不能容,处常人所不能处,为常人所不能为”。

  英雄就是这样炼成的。

  吕建江(喝水):告诉你个好消息,分局领导给我们网上警务站拨了专项资金,高兴不?

  吕妻:不高兴!那你不更得不吃不睡了。自打把这警务站办到了网上,你就恨不能24小时不下班,我看你就是有瘾。

  吕建江:必须的呀,咱当警察的,有时候多说一句就能温暖别人的心;少说一句,人家的心没准就凉了,我这叨叨的背后,是为人民服务的大命题。老吕叨叨四个口,都是为人民服务的窗口,对不?

  这是不是“救黎民于水火,解百姓于倒悬”的情怀?是不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境界?德不厌小,点滴滋润;善不拒微,聚沙成塔……从为走失老人设计的黄手环到方便大众泊车的“代码移车卡”,从失物招领网到开警车巡逻居民小区,在居民楼下停车让警灯闪烁5分钟以震慑犯罪分子……老吕日常无私的奉献,才造就了他最后的奋不顾身!

  有无超能力不重要,在被需要的那一刻站了出来,就是英雄!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