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校园青春片中“校园”元素分析
校园青春片,是指青春电影中表现学生生活,男女主角都是中学或大学学生,主要集中讲述发生在校园中的年轻人的故事的影片。校园青春片可看作青春片的一种亚类型。尤其在2013年由赵薇导演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上映后,大陆刮起了一阵以校园为主要故事载体,大打怀旧牌和爱情牌的校园青春片,“校园”所成为众多怀旧向、纯爱向青春片钟爱的场所载体。
一、校园作为场所——呈现形式与意义
“校园青春片”将“校园”一词单独拿出来,放在青春片前作为一种限定,其实是将该元素进行了突出强调,限定了故事的发生场所,故事内容全部围绕“校园”这个限定性的空间来进行编排。
首先,校园是一个具有一定限定性的场所。校园中的人,是大家具有共同目标(求学、升学)而在一定时间内聚集在一起的。这个聚集具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定性。在时间上,它是一个有开始有结束的时间段;空间上,它是一个有实际载体的场所。
其次,从人物构成看,高中和大学校园里都是处于青春期的青年们。此时的他们处于人生的过渡期,逐渐拥有了自我意识,既想努力摆脱幼时状态,但又还未真正长成大人。在青春荷尔蒙的推动下,他们的温顺、迷茫、莽撞或焦虑等,都会在校园这一场景中淋漓尽致地释放。
“作为青春片重要元素的校园,既为角色和行动提供了具有文化地理学属性的空间,同时也作为具象化的社会机制,对青春期的危机和威胁进行管理和规训。”[1]综观2013年至今上映的大陆校园青春片,不难发现,对于“校园”元素的应用主要分为高中和大学两类,具体的展现方式有三种。
1.高中校园。高中校园通过校规与执行者,常被塑造成一个代表权力和主流的正统形象。展现场所为高中的校园青春片,大多通过优生/差生、老师/学生、规训/反叛等矛盾形式,将校园的权力主导、主流地位与青少年的反抗和自我追求,通过一次次的矛盾对抗呈现出来。优生、老师和规训代表着符合主流价值的存在,而差生、学生、反叛则代表与主流相对的一种个人意识的觉醒和探索。
高中校园里学生内部的分化和对抗性更加突出和强烈,如班干部/普通学生、优生/差生等,后者多为被主流排斥的存在,是要在校园场景中不断被主流所规训、教导的形象。如《致青春2:原来你还在这里》中,程铮和苏韵锦就是学霸和学渣的设定,这种设定为后面故事情节的展开做铺垫,也成为后面许多剧情发展的起点。
高中校园中的师生关系展现,一般分为对抗型和陪伴型。对抗型的师生关系中,老师可以看作是主流和权力形象的化身,如经常耳提面命学生们的校长、主任、班主任等都属于这类形象,每一个青春片里都有一个“教导主任”的存在。陪伴型的师生关系中,老师一般是学生们亦师亦友的存在,他们会与学生站在一起来反抗一些不公平,努力在权力规则和学生自我中为两者找到一个平衡点。《少年班》中的周老师虽然带有一些个人的目的,但也想尽办法为学生争取学习的机会。
由于“高考”这个共同的主题存在,因而代表权力主流的一方和代表个性与反叛的一方总归能够找到一种“平衡感”,为了这个共同目标可以达成一定的“妥协”。而随着高考的结束,青年人也完成了人生中的一段具有标志性的事件。《青春派》中,居然等同学和撒老师一直走的是对立的关系,互相对抗。但是在最后在面对高考和人生选择的问题上,还是达成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后,进而互相做出了妥协,也就出现了影片结尾居然对撒老师的独白。
2.大学校园。大学校园中,学校的主流概念被弱化,它更多地成为了一种背景。相对于紧张的高中生活,大学才是青春自由生活的真正开始。大学里校园的概念性被弱化,意味着少了高高在上的权威压迫,不再只按成绩的好坏区分学生,大学生们拥有了更多的自主选择的权力,恋爱也不再是不可轻易触碰的话题。
同时,在大学校园中,学生们尽情地释放在高中时代一直处于被压制中的青春悸动,另一方面,由高考所带来的不确定性被毕业选择的不确定性所替代,而人生理想与现实选择将在“毕业”的强制性下做出对现实生活的妥协。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表现的就是大学校园生活。在大学校园中,学校和老师的作用被削弱,更突出表现的是影片人物在爱情、友情之间的纠葛和选择。而面对大学毕业这个命题,不同选择也导致了不同的结局。郑微和陈孝正的分开即为毕业选择所带来的结果。
3.高中—大学校园。因为“高考”的存在,硬性地将青年人的校园场所划分为两个连续但却完全不同的校园环境。高中校园是被主流所限定、受权力规训的状态到达峰值的场所,而大学校园则是压制已久的自由的放飞与逐步踏上社会,真正长大成人的场所。高中—大学的连续性是由两种不确定性组成的。前者的不确定性在于即使面对考大学这一共同的目标,却无法左右具体的结果。后者的不确定性在于面对真正的成人社会和成人世界,自己掌握了在高中被压制的选择权后,却又陷入了因为面对更多选择而带来的更大的不可预测性。
在大多数有场所跨度的大陆校园青春片中,即使主角们安安静静地迈过高考的考验,他们在高中里对大学的设想也不一定能够成为现实;即使实现了,也因大学所面临的诱惑和选择而步步维艰。《同桌的你》《匆匆那年》等影片均横跨了高中—大学两个场所,在高中时期所期望的无拘生活、自由恋爱、一辈子在一起等愿望,在大学中有过短暂的实现,最终却都因为周边的诱惑或毕业的选择而产生了分道扬镳的缺口,最终以遗憾收场。
除“校园”这个主场所之外,校园青春片中涉及到的场所还有:家、小卖部、操场/天台、游泳池/海边/游乐场、练习房/自修室等。这些场所元素通常在电影中成为与“校园”相辅相成的辅助场所。“家”是兼具两重身份的:延续学校的主流权力的同时又是属于年轻人的个人空间。其他的场所则是学生抒发真正自我的场所。在这些场所里,没有了学校及老师的说教,学生们拥有了真正的自主权,可以尽情抒发自己的不满、怨念、迷茫、焦虑,也可以表达爱情、友情。《匆匆那年》里确定彼此心意的溜冰场、《致青春2:原来你还在这里》中男女主角辅导功课的顶楼天台等等。在这些场所里,我们都可以看到主要角色的真正情感诉求和表达。而主要角色在校园以及辅助场所中的不同表现,可以形成强有力的反差,而核心故事情节也可以在其中展开。
二、校园限定性——指向怀旧
一提起大陆的校园青春片,怀旧、纯爱、理想、选择等元素似乎是逃不开的永恒话题。这也不难理解,校园的场所特殊性决定了在校园中发生的青春故事天然具有一种怀旧性。
校园场所指向怀旧性首先表现在时间性上。校园是人生经历中的一个过程,它提供的是某一个时间段内,大家因为一个共同的目的诉求而聚集在一起的场所,这个聚集因为毕业的到来而面临不得不散场的结局,青春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这是怀旧的出发点。综观众多青春片的创作者们,大多都是已经从校园里走过来多年的,当他们再回味那段时光的时候,怀旧诉求的出现也成为一种顺理成章。诸如《同桌的你》等影片,在开篇先展现的是成年以后主角们的样子,然后再由婚礼邀请而引发对于过去校园生活的怀念,这种怀旧式的叙事方式在影片一开始就奠定了。
其次,校园指向怀旧性还体现为校园场所具有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是由毕业(高考)而导致的,它有一个永恒的主题——毕业。校园是一个带有一定限定性的空间,大家在这里的聚集永远逃不开分离的命运,而毕业就成为了这种解散的“仪式”。处于校园时期的青少年正处于一个寻找自我的时期,心理上的成长伴随着分离的刺激以及对未来不确定的担忧而交织在一起。高考结果、城市、工作、读研、出国等等都因为可供选择而给未来以很大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成为校园题材青春片中推动故事发展和人物关系变化的重要因素。而这种不确定性,也使得校园青春片的结局多为半开放式、遗憾式,这也为怀旧主题的出现找到了原因。
三、校园青春片——弊端与展望
在类型电影的发展中,类型元素和元素方式的组合范式的不断重复,久而久之会带来类型发展的瓶颈和僵化。大陆校园青春片在发展中逐渐展现出主题立意趋于同质化的问题,影片中的元素的组合方式也渐渐走向固化。大陆校园青春片喜欢在怀旧的指向中加入伤痛的元素,或者是遗憾化的表达,但大多数表现出来的效果却是既无法打动正青春的人,又无法触动曾经青春的人。
青春应该是一个不会过时的话题,校园作为青春期的最典型的载体,也不应该只能走向被抛弃的命运。对于校园青春片的未来发展,电影《闪光少女》虽然票房上并不尽如人意,但影片在类型元素的涵盖范围上,在类型元素的组合方式上的探索和尝试,却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闪光少女》故事的发生背景是高中校园,电影在校园的场景表达中融合了诸如音乐、二次元、乐队、热血、梦想等多重元素,放弃怀旧之风,而体现出一种现在进行时的青春。电影不再是追忆过去的经历和情感表达,影片的重点也不再是对于青春伤痛的展示,反而努力地表现出青春里积极热血、阳光向上的一面。从元素组合角度来看,在《闪光少女》中,爱情元素在表达上的创新性在于,爱情不再是电影的表达目的,而成为了故事发生的动因。《闪光少女》所带来的对于校园青春片中类型元素涵盖的扩大和类型元素组合的多元化表达的探索意义是值得肯定的,也是值得学习的。
参考文献:
[1]梁君健,尹鸿.怀旧的青春:中国特色青春片类型分析[J].电影艺术,2017(3):6167.
[2]程波.《闪光少女》:类型范式的复合跃进与代际冲突的价值平衡[J].电影新作,2017(3):104107.
[3]孙晖.从《匆匆那年》看校园怀旧青春片的类型策略[J].当代电影,2015(2):3536.
[4]蔡尔妮.校园青春电影中的青年形象建构及认同困境——以20132015年中国校园青春电影为例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6.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