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扬州报业传媒集团:念好“三字经” 弘扬好家风

袁舒婕
2018年10月23日13:59 |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小字号
原标题:扬州报业传媒集团 念好“三字经” 弘扬好家风

历来贤人重家教,自古扬城家风好。“在城市家风建设过程中,我们自觉成为弘扬优秀家风家训的主角。”扬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扬州报业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继业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近年来,扬州报业传媒集团集中力量扬家风,“立”字为先,“深”字为本,“走”字为要,通过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联动,线上宣传和线下活动同步,进行立体式系统化宣传,使得家风宣传成为系统工程、阳光工程、可持续工程,取得了积极而广泛的社会效益。

“立”字为先 梳理推出《家风》

扬州个园里有这样两副对联,一副是“传家无别法非耕即读,裕后有良图惟勤与俭”,另一副是“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通过这两副对联能感受到,扬州是一座有着优良家风传统的城市,是一座在优良家风指引下拔节生长的城市。在这样的城市里,扬州报业传媒集团“立”字为先,主动给自己立责任、立目标。李继业说:“我们的目标既要挖掘优良传统家风,给当代人以启发,以教益,更要推动扬州新时期新家风建设,形成满城清风、全民向上的良好氛围。”

有了目标、有了想法,更要有办法。2016年下半年,扬州报业传媒集团推出了集子《家风》,刊载名门家风、名人风范、家训格言、家书经典等,以沉郁厚重的家风案例、生动可感的家风故事、发人深省的家风训示,给全社会提供了一份家风建设的好教材、活教材。

该集团很多工作人员为《家风》的制作付出了大量心血,比如美术编辑沈江江为《家风》创作了大量寓意深刻、情景交融的插图。为了还原场景、契合文章情节,一幅画往往要画上几天时间。《黄氏三杰家风传承记》中提到“上世纪50年代初,环城马路建成不久……”就是这样一句话,她跑到图书馆找到当时的图片,才有了创作灵感。

“深”字为本 精耕扬州内容

在弘扬家风的过程中,扬州报业传媒集团立足扬州、扎根扬州,深入挖掘扬州城的好家风、家风中的好故事、故事中的好情节。

《扬州日报》《扬州晚报》常年开设《点赞扬州人》《我的家风故事》专栏,推出了一批谈家风、写家风的文章。今年上半年,扬州家风展示馆建成开放以来,迅速掀起参观学习热潮,《扬州日报》《扬州晚报》也及时跟进报道,多篇通讯报道在报道该馆的同时,也巧妙地将好家风融入字里行间进行推广。从历代名人望族的家规家训,到当代百姓的嘉言懿行,虽然各自的家规家教形式不同,却都在传递着一个个家族、家庭甚至是一个时代的道德准则和价值取向。

扬州网开辟“扬家风 弘家训”专题,扬州晚报微信公众号推出系列家谱故事,“扬州发布”客户端筹拍《朱自清家风》《阮元家风》等多部家风纪录片。这些新媒体产品收获大量观看、转发和点赞,为家风报道增添了更多新技术元素和鲜活的色彩。

扬州报业传媒集团深耕历史,先后推出了何园何氏、高邮王氏父子、阮元、史可法、仪征盛氏三兄弟的家规、家训、家风等典型。李继业举例,在《“晚清第一园”何园为何人才辈出》一文中,他们解密了扬州何园“祖孙翰林、兄弟博士、父女画家、姐弟院士”的人才辈出现象,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事例,把何园培养人才的机制——“何氏家训”呈现出来。

“走”字为要 拓展宣传思路

在弘扬家风上,扬州报业传媒集团坚持“走出去、走下去、走进去”策略,努力让宏大的主题更接地气,让精彩的家风故事更丰满,让平面的新闻报道更立体,形成了多维度、广视角、全覆盖的大宣传格局。李继业说:“扬家风关键是要活家风,我们特别注重用小切口讲好大故事。”

“讲好扬州故事,也要讲好扬州家风好故事,让扬州好家风感染人,也要让外地好家风影响扬州人。”李继业说,该集团与周边城市纪检部门联手组织家风的稿件,扩大传播力和影响力;面向全国约稿,努力推出在全省和全国叫得响的家风故事,推出有较高理论深度的家风理论文章,推出更多普通人家的家风故事……

家风来自基层,更要走进基层。该集团面向广大群众开展家风讲座、家风征文、家风诵读等活动,扩大家风宣传的影响力。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培训班,让家风宣传走进家庭,走进学校,推动形成爱国、爱家庭的文明新风尚,让优秀家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教化于众。

“报道走心,才能入心。在家风报道中,我们努力讲好故事,让人们从故事中了解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触摸到跨越时空的精神脉络,把握家风里最深厚的文化基因。”李继业说,扬州报业传媒集团不断适应、对接、贴近互联网时代的阅读需求,努力让读者读得愉悦,读得进去,读得有效。依托新媒体技术力量,他们还拍摄家风短视频、制作H5、开发小程序,产生较好的社会反响。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