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副市长王永生谈连云港论坛

连云港副市长王永生(右)接受人民日报社新闻协调部副主任汪晓东专访
请介绍一下连云港论坛的相关背景以及秘书处情况
连云港论坛,是新亚欧大陆桥安全走廊国际执法合作论坛(连云港)的简称,是一个中方首倡、各方参与,融国际会议、能力建设、情报信息融合、联合行动协调、平安经验分享等为一体的国际化安全治理平台。
习近平主席在2014年上海亚信峰会强调,要“形成区域经济合作和安全合作良性互动、齐头并进的大好局面,以可持续发展促进可持续安全”,深刻阐明了发展与安全的关系。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安全问题的联动性、跨国性、多样性突出,恐怖主义、网络安全、跨国有组织犯罪、新型犯罪等安全挑战明显上升,特别是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安全保障压力与日俱增,安全领域威胁层出不穷,严重影响沿线各国共同安全。“合作促安全,安全保发展”已成为时代的呼声、世界的呼声、人民的呼声;加强国际执法安全合作,共同应对风险和挑战,维护“一带一路”安全,已成为沿线各国共同的任务。
连云港地处中国东部沿海中枢,是新亚欧大陆桥东方起点。东起连云港、途经亚欧多国、西至荷兰鹿特丹的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居《“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中明确的六大经济走廊之首,也是最早实质运作、商贸往来最活跃的一条。基于此,为更好应对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领域的挑战和威胁,2015年,中国公安部倡议在连云港市设立连云港论坛,旨在集合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高官、执法和警察精英、智库专家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切实维护各国安全稳定,促进各国发展繁荣。
论坛由公安部主办,江苏省公安厅、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协办,连云港市公安局承办,目前已成功举办四届,累计有五大洲59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共千余名中外代表参加,逐步形成携手共建执法安全命运共同体、以普遍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连云港机制”,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广泛认可、有较高影响力的国际平台。2017年9月26日,习近平主席在国际刑警组织第86届全体大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明确将建立连云港论坛作为我国参与并倡导国际执法安全合作和全球治理的重要成果向全世界宣布。
连云港论坛秘书处是连云港论坛的执行机构,主要承担年会筹备、对外联络协调、论坛实体化建设等职能,在论坛框架下与各国、国际组织开展执法安全交流合作。秘书处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新城,下设综合发展部、能力建设部、国际智库部、安防展会事业部、基础设施建设部、国际执法交流合作中心等“五部一中心”,由公安部从全国公安机关选调人员,与连云港市公安局等部门一道,共同做好日常工作。
请简要介绍前几届连云港论坛的情况及成果
连云港论坛比“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小一岁”,同样也是因“一带一路”而产生,也随着“一带一路”发展而成长。自2015年设立以来,连云港论坛从无到有、从低到高,实现了从理念构想、顶层设计、立柱架梁到项目落实、协议落地、共同行动,走出一条快速成长之路。今年9月17日,人民日报17版头条刊发题为《开展执法合作 护卫国际安全》的长篇文章,对论坛连续4年探索国际安全发展新路径进行系统报道,指出“4年来,连云港论坛以打造执法安全命运共同体为使命追求,以普遍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连云港机制’,成为各国广泛认可的国际执法安全合作创新平台”。
首届论坛于2015年9月22日至24日在连云港举行。13个国家和2个国际组织的113名代表参会,会议围绕“建立国际执法安全合作新平台”主题,达成了“扩大合作共识、搭建交流平台、加强人员往来、深化务实合作、加强能力建设”等“五项共同愿景”,决定在连云港设立论坛永久会址。
第二届论坛升格为副部长级,于2016年9月27日至28日在连云港举行,时任中国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郭声琨发来贺信。来自3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高级执法官员,包括11名副部级官员、6名将军在内的260余名代表出席,达成了“深化互信交流、完善合作平台、携手提升能力、深化务实合作、推动安防产业发展”等“五项行动计划”,举行了论坛永久会址奠基仪式。
第三届连云港论坛暨首届跨国油气管道国际安保合作会议于2017年12月11日至13日在连举行,时任公安部副部长黄明出席主论坛开幕式并致辞。来自35个国家、3个国际组织的执法官员、智库专家、企业高管共384名代表参会。会议以“携手共建执法安全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展开讨论,同期举办首届跨国油气管道国际安保合作会议、警察院校长分论坛、智库分论坛。论坛发布《连云港论坛共同声明》《跨国油气管道国际安保合作共同声明》,举行了“2016-2017年度国际执法安全合作最有影响力案(事)例”金奖和提名奖颁奖仪式,提出打造“能力建设对接、情报信息共享、联合行动协调、项目安保合作、安全学术交流”等“五大合作平台”等倡议。论坛一结束,人民日报即以“解析‘平安中国’密码”为题对本届论坛作了全方位报道,引起强烈反响。
第四届论坛于今年9月12日至14日在连云港举行,有30个国家、4个国际组织的高级执法安全官员,以及我国外交部、发改委、国务院国资委、国际发展合作署等有关部委,39家央企、18家省属国企和大型民企,23所公安院校,24个省级、12个地市级公安机关代表,相关专家学者共375人参加,其中部级官员16名。在论坛框架下,举行了面向未来执法能力建设部长级圆桌会议、执法部门国际合作局局长论坛和“安全发展,共享繁荣”分论坛,亚吉铁路、中亚D线塔吉克斯坦油气2个项目磋商会和国际班列安全研讨会,以及论坛官方网站上线展示等活动。柬埔寨国家警察总署副总警监唐宁上将认为,“连云港论坛是全球最重要的高级别国际平台之一,本届论坛的举行具有里程碑意义。”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连云港论坛规模越来越大、层次越来越高、效果也越来越好,请简要介绍一下连云港论坛的价值意义?
应该说,媒体合作论坛为各国媒体对话交流、务实合作提供了一个平台,为推动国家关系发展、沟通民心民意、深化理解互信发挥了积极作用,有效汇聚了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发展的强大力量。同样,务实合作也是连云港论坛发展的基础和原动力,作为执法安全合作领域的创新平台,连云港论坛更多的是主动参与区域、次区域执法安全合作,构建务实高效的地区执法安全合作新机制,为地区提供更多安全公共产品。四年来,在中央和部省市的重视推动,各国执法安全部门的积极参与,包括人民日报在内的广大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连云港论坛快速发展,取得了发展路径更加清晰、执法合作更加务实、综合效应更加多元、国际影响更加深远等良好效果。关于论坛的价值和意义,可以从三个层面去认识:
一是搭建了国际执法安全合作的创新平台。安全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最普遍的愿望,促进和平与发展,必须维护安全稳定。执法安全部门肩负着打击犯罪、维护安全的神圣职责,是全球安全治理的关键参与者。多年来,尽管各国在联手打击犯罪、维护安全等方面合作不断加强,但一直缺少一个有效的平台和载体。连云港论坛的出现,填补了这个空白,它以“一带一路共平安”为主题,坚持“以合作促安全,以安全保发展”核心价值理念,以创新思维和务实举措推进执法安全合作,服务全球经济发展,体现了共同愿望,契合各国对安全的基本需求,得到各方普遍赞同。四年的发展,论坛参加国覆盖五大洲,安全朋友圈越来越大。依托这个平台,各国可以更加快速便捷、更加务实有效开展执法安全合作、联手打击跨国犯罪。首届论坛就有13个国家和2个国际组织执法安全官员参加,决定在连设立永久会址,时任上海合作组织地区反恐怖机构副主任吉格捷科夫认为论坛“开创了有关国家和安全主管部门互信互助互鉴执法合作新局面”。第四届论坛中方提出推动建立共商、共建、共享的论坛运行架构,建议成立理事会、执行委员会,得到各方一致赞同。
二是打造了汇聚共享安全资源的综合系统。论坛始终坚持全球安全治理理念,将维护地区安全稳定作为优先方向,在提升执法能力、安全治理水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各方依托论坛积极开展务实合作,持续推进能力建设、注重强化情报共享、深入开展联合行动、积极发展项目安保、巩固深化学术交流,先后发布《连云港论坛共同声明》《跨国油气管道国际安保合作共同声明》等文件,成立了国际专家智库,建立了警察院校长警务交流合作和年度国际执法安全合作最有影响力案事件评选发布机制,取得“五项共同愿景”“五项行动计划”“五大合作平台”等一批机制性成果。依托论坛,累计举办外警培训30余期,培训各国执法官员400余名;沿线国家强化执法安全合作,仅连云港公安机关就先后抓获36名境外逃犯,成功侦破一大批网络金融诈骗等涉外大要案件,涉案金额近40亿元。第三届论坛举行了中俄跨国油气管道国际安保合作议定书换文仪式,第四届论坛围绕国际班列、跨国油气管道、重大项目安保、港口城市安保等重点领域,搭建主论坛倡议、部长级会议商讨、国合局长论坛承接、磋商研讨落实等梯次架构,推动了“一带一路”安保领域“痛点”问题的研究解决。
三是探索了安全发展良性互动的实践路径。论坛始终围绕安全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既注重发挥双多边国际平台作用,拉紧各方安全利益纽带,又注重交流分享“平安建设”经验,推广警用装备技术和安防产品,促进各国共同提升安全治理能力,释放了强大的综合效应。四届论坛期间,举行了反恐应急演习、无人机展示比赛、“驿路祥云”智慧安防情境展演和特色警务观摩等活动,分享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经验,引起强烈反响。论坛秘书处先后应邀访问了意大利、法国、荷兰、以色列、白俄罗斯、波兰、巴西等国内政警察部门,开展国际执法安全合作交流。第四届论坛期间,国务院国资委将事关重大项目安保的“安全发展,共享繁荣”分论坛放到论坛框架下举办,39家央企负责人参会,实现安全部门与发展部门首度携手、企业与执法部门直接会商。四届论坛,连云港市同期举办警用装备和公共安全产品博览会,共吸引华为、百度、360等500余家知名企业参展,累计30余万人次观展,意向成交额近30亿元,有力促进了执法安全部门与安保企业的紧密合作、装备技术的交融合作、安保能力建设的对接合作、安保企业之间的联动合作。公安部明确提出“将连云港打造成为覆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警用装备技术研发基地”。目前,连云港市正积极规划打造智慧安防小镇,推动形成安防产业集群。
论坛取得了这么多的务实成果,可以说是汇聚了安全与发展资源的大舞台,也是促进“一带一路”发展的大平台,我们有理由相信论坛必将进一步发展提升,发挥更大作用。请谈一谈未来论坛还有什么设想?
“海与海最短的距离是桥,人与人最短的距离是心。”正如连云港论坛主题曲《云之约》歌词所表达的,我们正是带着这样的真诚合作之心,主动架设这座合作共赢之桥—连云港论坛。回顾论坛的发展,从第一届论坛的首倡举行,到四届以来的应者云集、资源汇集,我们感到,论坛在全球和地区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步伐慢慢成长,在各国同仁与社会各界关心关爱下不断发展壮大、取得积极成果。当前,论坛建设已进入发展关键期、快速成长期,各方对参与论坛建设充满期待,一致认为建好用好这一国际平台,符合地区安全形势、执法合作愿景。作为具体承办地,我们将一以贯之地秉持“合作促安全、安全保发展”理念和“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弘扬践行“连云港机制”,全力推动论坛“国际化运作、可持续发展”。
第一,致力打造国际合作之珠。积极推动成立论坛理事会,就论坛建设发展、重大项目合作规划、对有关国际问题的安全立场、部署重要联合行动等进行磋商、决策;成立论坛执行委员会,落实理事会决策与部署,建立高效的联络协调机制,促进更多的协议落实落地,以一项项务实行动编织“安全结”、串起“珍珠链”,推动论坛建设提质升级。当前,重点围绕国际班列、跨国油气管道、重大项目安保、港口城市安保等重点领域,通过联合调研、联合行动等形式,开展务实合作,建立完善机制。
第二,致力打造执法官员之家。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国际执法安全合作联合行动协调中心(即论坛永久会址)建设,设立能力建设、联合行动协调等工作中心,努力为各国执法官员来华研修、疗养等提供更好条件,并在秘书处设立联络办公室,设置热线电话,开发信息云中汇集、情报网络共享、协作线上响应的国际执法合作信息平台,加强论坛官网运维,全天候响应各方需求。
连云港风景优美、宜居宜业,年底前将先后有两条高铁线路开通运营,新的国际机场也在抓紧建设,海陆空立体交通枢纽的形成,将使大家今后来连更方便、更快捷。
第三,致力打造平安智慧之库。连云港论坛国际智库不仅是论坛的智囊团,更是国际执法安全合作的智囊团队,是平安智慧的富矿。我们将立足论坛、聚焦安全建智库,进一步壮大力量、规范运行,做好成果的传递对接、孵化转化,着力打造一流“安全智库”。将通过论坛国际智库,与各方围绕全球性安全变动趋势、重大热点、难点问题等方面,通过开展联合调研、学术交流、专题研讨等活动,探路执法合作、解析平安密码、共同提升能力,让平安智慧成果更多地惠及各方。
第四,致力打造安全科技之窗。推动做大做强安博会,吸引更多的企业参加,展出最先进的装备技术,搭建全方位的服务平台,全力打造“高层次的国际展会、高水准的特色展会、高品质的尖端展会、高效率的合作展会”。随着各方需求的不断扩大、参展人员的不断增多,预计下一届安博会的展区面积将在本届的基础上翻一倍达6万平方米。同时,将加快建设安博会互联网平台,通过“实体+网络”“展示+网购”,以更加灵活高效的形式推动供需有效对接。
连云港论坛源于中国、位于中国,但属于世界,致力于世界更安全,让家园更安宁。我们愿同各方携手努力,使连云港论坛牢牢植根于“共商、共建、共享”的土壤,继续成长壮大,更加枝繁叶茂!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