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广播人见证团泊洼"变美"
全国多家农广记者在团泊湖联合采访。资料图片
“秋风像一把柔韧的梳子,梳理着静静的团泊洼;秋光如同发亮的汗珠,飘飘扬扬地在平滩上挥洒……”40多年前,诗人郭小川创作了影响了几代人的诗作《团泊洼的秋天》,天津市静海区的这一片洼地也随之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成为很多人一到秋天就向往的地方。
“郭小川是诗人,他用浪漫的笔触把这里描绘得灿烂多彩,但实际上那时候这里是一片盐碱地,收成也少得可怜,农民生活很困难。”今年64岁的前静海区新闻中心总编室主任闫居中回忆起当年的情景,语气依旧怅然感慨。
还是秋天。2018年10月16日到18日,这一片昔日的盐碱地迎来了来自全国15个省市的24家媒体,共同参与“纪念改革开放40年——全国农广看静海”大型联合采访活动,对当地过去40年间的发展变化进行深入采访,众多记者实地感受到天津市静海区改革开放40年来的飞速发展与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借此机会采访了3位不同年龄段的广播记者,他们中有人曾经在静海采访报道30余年,有人至今仍扎根当地基层一线,有人已经开始将新媒体的传播手段融合进广播报道,让静海的变化更全面、快速地传递给全国各地的听众。
80年代:荒芜偏僻盐碱地
说起采访,一定要说说采访工具。闫居中跟记者比划起他们那会儿使用的采访机,比上世纪80年代家庭中流行的双卡录音机还要大、还要沉。“那可是我们全台的宝贝,每次下乡采访都要仔细地保护好,不敢有一点闪失。”如今,他已经记不清自己用这台采访机记录了多少条采访信息,可他相信每一条中都饱含着乡亲们对脱贫致富的期盼。
“上世纪80年代初,从静海镇到团泊洼的路还很不好走,不宽不说,路面只铺了一层薄薄的沥青。”在闫居中的记忆里,那时整个静海除了镇中心一带是柏油马路,周围十里八乡基本都是土路,更不要说离着最远的团泊洼了。“每次要去那边采访,台里唯一的一辆‘幸福牌’摩托车都给我用,还得配一个人给我当司机。”说起这份“殊荣”,闫居中颇感无奈,那时的团泊洼即使对于静海电台来说,采访一次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大早就要出门,路上颠簸两三个小时,有时候到了团泊洼那儿没了路,我们就背上机器,推着摩托车接着往村里走。”
直到今天,闫居中依然清楚地记得当年在团泊洼采访一位乡村教师的情景。“一个50多岁的老师守着几间土房,教着10来个学生,很难有机会回一趟镇上的家。采访结束的时候,天都黑了,我们回到大路上再回头望过去,那几间土房就孤零零地立在月光下,坡上的灯光点点,还不如天上的星星亮。”那个晚上深深印在了闫居中的脑海里。
在闫居中的回忆里,很难找到郭小川笔下团泊洼的美,更多的是这一片偏僻盐碱地的荒芜和当地居民生活的艰辛,同时也有着老广播人的热忱和对乡土的感情,不管条件如何艰苦,总有一种力量在促使他们前行,这份力量叫做希望。
90年代:改变慢慢发生
提起闫居中,静海区新闻中心电台新闻部主任刘秀娟打心眼里敬佩。在她看来,正是这些老广播人的付出和指导为他们铺平了道路,“是他们的言传身教,让我们这一批记者明白了基层采访的意义,也让我们在那个时代选择了坚持下去。”刘秀娟说。
1996年,她在静海开始正式从事一线采访工作。2008年以来,编辑主持过《绿色田野》《政风行风直通车》等多个重要的广播节目。24年的工作历程中,大约有22年都行走在采访一线的她,说起团泊洼的发展变化深有感触。“我从小生长在农村,入职之后接触的第一项一线工作也是做农业节目,注定了我对‘三农’工作情有独钟。”
“上世纪90年代,有关团泊洼的报道大多都与每年的春季植树有关。但这里地势低洼,不仅农作物产量低,就连树木也不易成活,所以就是‘年年植树不见树’,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可想而知。”回忆起当年的团泊洼,刘秀娟的印象里是一片光秃秃的、遍布杂草的水域,人们随意撒网打鱼,甚至还有汽艇来回飞驶,湖上很少能看见飞鸟,周边都是荒地。
2006年以后,随着静海区团泊新城的开发建设,这里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尤其是对团泊地区生态环境的开发和保护。“慢慢地我发现,湖边的柏油路修好了,很多树成活了,湖水清澈了,湖中栖息的鸟儿多了,来观景、骑行的游人也多了。”刘秀娟说,每次到团泊地区采访都有新变化。
今天:一颗“绿宝石”
“秋日中午,明媚的阳光把团泊湖面照的波光粼粼,岸边,茂密的芦苇荡在风中静静摇摆,形成一幅安静和谐的画面。”10月21日,作为此次“全国农广看静海”大型联合采访活动的参与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乡村之声记者韩晓在“三农中国”微信公众号上这样描绘着她眼中的团泊洼秋景,让人再次想到了郭小川的那首诗。
在郭小川笔下,静海的美是荒凉的美,在年轻广播记者笔下,这里的美已是生态宜居之美。如今的团泊湖两侧进驻了一批企业、院校、养老综合体等,都为团泊湖这颗“绿宝石”所吸引。
韩晓采访了团泊湖水管理处主任韩滨,这位在这片水域已经工作30多年的老团泊人告诉她,从曾经的盐碱地到如今的湿地保护区,团泊湿地湖区的生态修复工程一直在推进当中。目前湖区面积相当于11个西湖大小,有白鹳、天鹅、白鹭等164种珍稀鸟类栖息繁衍。
绿色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底色。抓环保就是抓发展,参加此次采访活动的各地记者深切地感受到,天津市静海区已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贯穿于发展的各领域和全过程。他们用自己手中的采访机、照相机甚至手机将自己的所见所感带给听众,一起分享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显著成果。
回想这些年来广播领域发生的变化,刘秀娟说:“从录音带、硬盘采访机,到现在一部手机就可以完成一次直播的连线报道,我们的采访设备越来越先进;从线性手动编辑发展到更加精准、便捷的多媒体制作,我们的制作平台越来越多元;从传统的电波传递,到为广播插上新翅膀的媒体融合,我们的传播途径越来越多样化。”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