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是时代给了奋斗者创新机会

裘一佼
2018年12月18日13:36 |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小字号
原标题:是时代给了奋斗者创新机会

做了快10年的记者,温州市苍南县龙港镇是我到过的最特别的一个地方。

很多人都听过龙港的名字,上世纪80年代它轰动一时,是中国第一座由农民自费建起来的城市,它的“出生”就是改革开放的产物。龙港最打动我的,就是龙港人,他们似乎生来就很勤奋,带着勇于追求、永不放弃的精神,永远都充满着蓬勃向上的朝气,不屈不挠。有了他们,才有了龙港的传奇。

他们中最具英雄色彩的,无疑是龙港镇第一任党委书记陈定模。1984年龙港建镇时,他主动请缨到龙港工作,此后5年间,他带领一班人开全国之先河实行农村土地、户籍改革,允许土地有偿使用,允许农民离土离乡。那段时间,是龙港的“黄金时代”。

“改革需要智慧,改革需要勇气,改革需要付出。其影响之深、进程之难、风险之大,是许多人不知道的,只有当事人经受过这种咸酸苦辣,懂得每前进一步的珍贵。”一路从改革中走来的陈定模,这样看改革。我不止一次地采访过他,一次次采访的集成,有了《陈定模:我的农民我的城》。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这篇人物报道刊发在《浙江日报》的年度特刊《我的家国记事本》中。

当一个充满改革精神的实干家遇上了改革的大时代,我看到了改革开放特有的魅力,历史的细节是如此生动又震撼人心。

它唤醒了梦想,提供了机遇。改革开放初期,温州的一些农民非常活跃,他们以家庭工业为基础,成为先富裕起来的人,世世代代的梦想变得非常清晰:做个城里人。但在长期实行城乡二元结构和严格户籍管理制度的年代,人口流动是个禁区。龙港镇的出现,让梦想有了落地的机会。陈定模看到了这股热切的期盼,坚定了去龙港“造城”的决心。事实也证明,当他在龙港成立“欢迎农民进城办公室”,开始推行一系列改革后,荒凉了几千年的滩涂沸腾了,周边地区的农民如潮水般涌入,他们肯吃苦、敢突破,愿意白手起家建起属于自己的城市。

不仅如此,改革开放更激发了创造,把不可能变成可能。龙港建镇初期,最缺的是人和钱,陈定模找遍当时所有文件、报刊,照着中央颁布的一号文件中,按着《资本论》中的级差地租理论,一举拿下两个全国首创——户籍制度改革和土地有偿转让、有偿使用。这两个大胆创举,也给陈定模带来了不少“麻烦”,那段时间写了不少检查,每当有小道消息传出“陈定模被抓进去了”,他就骑着破自行车,在龙港镇绕3圈,在大街口跟人家聊天,好让百姓对改革放心。当年的创举,至今为人津津乐道。

最重要的是,它寄托了情怀,成为一种时代气质。陈定模已经退休20年了,但他一直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龙港的明天奔波、呼吁。在陈定模的办公室,我看到了他自己写的一首《满江红》:滚滚龙江,逐浪高,勇立潮头。破樊篱,力排众议,敢写春秋。三十年鞠躬尽瘁,半生情夫复何求。曾记否,昔日小村落,尽高楼。怀初心,兴国运,谋未来,壮志酬,“巨人”育栋梁,桃李竞秀。沧海横流见本色,浮生起落亦风流。虽耄耋,其实正青,“八零”后。

这位80岁的老人,让人心生敬意。前两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一名教授曾专程邀请陈定模去给学生们讲中国改革开放的故事。陈定模讲了龙港的发展历程,学生们激动地说,“太精彩了”。陈定模深有感触,继而补充道:“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是这样在一点一滴中创造了奇迹。龙港的确精彩,一生能有这样惊心动魄的经历实属难得,是时代给了我、给了龙港这样的机会。”全场起身热烈鼓掌。

的确,陈定模生逢其时,在他最好的年华里,基层的首创被不断激励,基层的活力被精心呵护,基层的呼声被由衷珍视,改革开放提供了最好的舞台;他不负时代,把家国情怀转化为奋斗激情,绽放生命光华。

其实,在改革开放的历程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陈定模”。回望40年的光荣与辉煌,这一张张写满梦想希望的人物面孔、一段段饱含时代温度的人生经历让人难忘。在他们的故事里,我们看到了一路的困难和挑战,更感受到了只要我们每个人各尽其责、苦干实干,就能激荡出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推动时代潮流奔腾向前。我想,这或许是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