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坚守信念永不停步 培养"顶天立地"的传媒人才

——记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凤阳·小岗村展演调研系列活动”

2018年12月27日07:19 | 来源:光明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培养“顶天立地”的传媒人才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又适逢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成功举办两周年,前不久,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姜绪范带领该校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师生30余人来到安徽凤阳,开启了为期4天的“新时代,再出发———第20届齐越朗诵艺术节暨全国大学生朗诵大会凤阳·小岗村展演调研系列活动”。这是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对立德树人、课程思政新路径的再一次有益的探索。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在今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在这方面有着优良的传统和宝贵的经验。该学院作为我国培养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的最高学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立足全媒体时代发展新形势,以为党和国家培养社会主义优秀传媒人才为目标,以培养富有社会责任感、接地气、有担当、有情怀的“顶天立地”的新闻传播人才为己任,积极探索符合学院专业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学相融合的新模式。

  已有21年历史的齐越朗诵艺术节暨全国大学生朗诵大会是国内朗诵艺术界的知名品牌,以经典诵读为抓手,以春风化雨的方式提升青年人的文化素养,引领青年人的价值取向;历时三年培育的“书生意气、知行合一——关于全国政协重点提案的辩与论公开课”,实现了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无缝对接。这是该学院新时代人才培养的两大引擎。

  此次让两大引擎“会师”农村改革发源地小岗村所在的凤阳县,一方面让当代大学生通过参观、调研、探访,深入了解那段不同寻常的历史,体验农村生活的种种变化,寻找改革的动力之源;另一方面送优秀朗诵节目到基层,与村民联欢在村舍农家,向改革开放的建设者、亲历者、推动者致敬。在知行合一中,培养胸怀祖国、心系人民、脚踏实地的传媒人才。

  探访小岗,追寻改革原力

  为了不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学院师生选择了下午课后出发。到达蚌埠南站时已是弯月斜挂、华灯初上,南方城市冬日特有的湿冷侵入肌骨。对青年大学生而言,能有机会走进那个“听说”了若干年、“阅读”了无数遍的小岗村,去调研采访、去倾情朗诵、去与历史对话,这一切又足以让人热血沸腾。

  12月7日是传统节气“大雪”,又逢寒潮来袭,身处“岗地”的小岗村格外寒冷,师生们马不停蹄开始参观、调研、走访。从参观大包干纪念馆、致敬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到探访当年大包干的参与者严金昌和关友江;从深入调研“互联网+大包干”体验中心、采访村头村尾的居民商贩到为“小岗学校”的同学们送去朗诵演出、与当地的朗诵爱好者在“弘浩书院”切磋交流,师生们对小岗村进行了多侧面的了解和探寻,四处可以见到师生们采访和现场报道的身影。

  在18颗红手印的诞生地“当年农家”茅草屋,谭文柯和王天一同学情不自禁地朗诵起根据这段史实改编的作品《走出地平线》,情到浓处,眼泛泪光。两人说走进茅草屋的那一瞬间,条件之简陋、环境之恶劣、空间之逼仄,感觉一下子找到了这个作品的情感依据,“当年这里的人是逼到了怎样的份上,才迈出了这一步!劳动人民的智慧真是了不起,正是这勇敢而智慧的一步才让我们有机会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

  兵分三路,全面深入探索

  8日一早,师生们兵分三路,第一路师生来到原凤阳党校报告厅进行紧张的彩排合练等演出前准备;第二路师生来到凤阳县传媒中心与工作人员座谈交流,了解县级媒体的生存现状和发展思路,并为他们带去了整个行业的现状、展望和一些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案;第三路师生来到了凤阳县的东陵村和大王府村继续考察调研。

  为使学生深入地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与国情,锻炼学生思辨能力,全国政协委员、提案委委员、播音主持艺术学院院长鲁景超提出以全国政协的重点提案或议题为切入口,将提案与最具活力的未来媒体人联结起来,打通青年学子参政议政的渠道。

  2015年始,学院通过“辩与论公开课”的形式,年年组织师生聚焦全国政协重点提案或议题,扎实开展了“农村土地确权”“精准扶贫”“古村落保护”等主题调研活动,让大学生关注党和国家重大战略,走近中央政策,深入农村田间地头,学会观察、思考、探索。这种“扎根泥土、触及灵魂”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的同频共振,打开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扇大门。

  当晚7点30分,本次展演调研活动重头戏之一的朗诵展演拉开大幕,师生们携手当地的专业团体和小学生为凤阳人民奉献了一台精彩的主题朗诵晚会。因为有了实地调研的直观感受,同学们朗诵改革开放主题的作品时格外动情。演出结束时,观众们起立鼓掌,久久不停。演出在当地引起了轰动,县电视台的网络直播累计点播和回看超过了12万人次。

  “艺术不是‘无本之木’,它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热爱生活,来源于对生活敏锐的观察和思考。”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副教授,本次活动的总导演高原如是说。同学们纷纷坦言这次朗诵的心理依据更加清晰、准确。“孩子们收获很大,作为老师,我们内心最大的幸福是看到学生们的成长。”全程参与展演调研的学院党委书记郑维林由衷地为同学们点赞。

  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廖祥忠说:“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师生将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了实处。”

  近几年,随着齐越朗诵艺术节暨全国大学生朗诵大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越来越大,该活动的优秀作品展演也开始走出校园,不仅面对首都民众进行公益演出,还走进西部地区演出,曾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中心颁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少年国际展演奖”。2016年始,该展演两度作为港澳地区推普周的重要活动赴港澳演出,增强了港澳青年学子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

  就地总结,探求成才之德

  紧张有序的调研活动一直持续到9日下午,返程前,师生们不舍得休息,要利用行前的时间“趁热”总结交流一下此行所得。听着大家热烈的讨论,闻讯赶来的凤阳县委书记徐广友动情地说:“改革开放40年来,农村人民群众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凤阳就是一个缩影……中国的发展,农业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青年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只有心里装着土地和农民,未来才会走得更远、更坚实。”

  将主题调研活动与课堂教学、课外研讨、社会实践紧密融合,使专业教师完全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思想政治教育也深刻融入专业教学活动中,既推动了高校青年关注政府重大决策,又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水平,是对“课程思政”新模式的有效探索。

  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陈文申说:“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是我们学校为培养发好中华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人才摇篮。这些年来,该学院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立德树人的系列重要指示,以经典诵读的艺术呈现和辩与论的学术争鸣,把党和国家关切的重要问题与实施的方针政策,通过深入的社会实践,来提升同学们对党和国家改革开放事业的认识,坚定同学们的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的使命感、责任感,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把‘辩与论’注入播音主持艺术人才的培养中,不仅是人才培养方式和内涵的提升,而且是对该学院二十年来播音艺术人才荟萃展陈的‘齐越艺术节’的极大丰富。二十年的坚持与付出,融入着广大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和巨大心血,体现着老师们对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情怀、责任和担当,非常不易。我相信从这个舞台走向传媒大舞台的各位学子一定会留下人生成长的重要记忆。” (本报记者 牛梦笛 本报通讯员 高原 李欣)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