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人民网奖学金>>武汉大学2018

人民网“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报道的国际传播策略研究

许孝媛 
2019年01月11日17:14 | 来源:人民网研究院
小字号

【内容摘要】当前,“一带一路”已然成为国家战略的高频词汇和学界业界研讨的热门话题。本文运用“框架理论”分析人民网关于“一带一路”高峰合作论坛的新闻报道,发现其主要具有以下特点:围绕高层,远离群众;一元声音,极力褒奖;涉外报道,紧随政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后续报道提供借鉴。

【关 键 词】人民网;“一带一路”;国际传播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作为2017年中国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高峰论坛既是官方与民间共商国是,交流对话的契机,也是由内向外“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的良机。基于框架理论的分析方法,本文以2017年5月11日至18日一周为时间区间,研究人民网有关“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的新闻文本框架,一方面探讨其国际传播的特点与存在问题,另一方面考察影响人民网对各国报道次数偏重不同的因素。

一、研究缘起

自2013年,“一带一路”已然成为国家战略的高频词汇和学界业界研讨的热门话题。在公开可见的文献资料中,从新闻传播角度研究“一带一路”的研究日益增长,大略表现为两个方向。一是考察国内媒体“由内向外”的传播过程中的报道框架、报道特点、存在问题以及以“一带一路”为话语中介的国家形象塑造。例如,黄膺旭等人的《新华网“一带一路”战略新闻报道研究》综合分析了新华网关于“一带一路”报道的内容、主题以及策略,认为相关报道多以经济类新闻为主,并且宏大叙事占据主导,缺乏细节报道;[ 黄膺旭、毛子骏、刘琼:《新华网“一带一路”战略新闻报道研究》,《新闻世界》,2016年第4期。]在《“一带一路”对外传播重在释疑解惑》一文中,程曼丽同样对国内媒体对外传播的问题与责任进行探讨:“惯性思维”即避免人们对“一带一路”从经济援助到经济控制的误读与曲解;“对接困惑”是指“一带一路”倡议应与沿线各国自身的发展战略相契合;“认知落差”则是中国形象的塑造与他国受众认知的错位;“现实忧虑”指沿线国家与中国复杂的国际关系与利益纠葛。[ 程曼丽:《“一带一路”对外传播重在释疑解惑》,《新闻战线》,2017年第5期。]二是“由外向内”,对国外媒体“一带一路”报道的解析。包括报道强度、报道态度以及关注议题等等。比如,《阿拉伯媒体的“一带一路”报道倾向研究》以半岛电视台、《金字塔报》等媒体为例,发现2011年至2015年阿拉伯媒体关于“一带一路”的报道经历类从少到多、由浅入深的变化,且以正面倾向为主。[ 黄慧:《阿拉伯媒体的“一带一路”报道倾向研究》,《》,2016年第2期。]《“一带一路”峰会的国际媒体报道分析》一文则选择CNN、ABC、BBC等西方媒体论述国际媒体对“一带一路”峰会的报道呈现。[ 周逵、陈嘉苇:《“一带一路”峰会的国际媒体报道分析》,《新闻与写作》,2017年第6期。]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研究问题:

研究问题1:人民网“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报道的媒体呈现如何?

在涉及其他国家的报道当中,本文进一步研究各国被提及的频次以及影响各国被报道偏重不同的因素。在过往的研究当中,有学者将对象国的人口、国土面积、经济水平、两地距离等项目视为影响媒体报道频次的重要变量。结合前人研究以及对人民网“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的新闻文本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对象国与中国关系越亲密,被提及的次数越多。

H2:对象国与中国的地理距离越近,被提及的次数越多。

H3:对象国的经济实力与被提及次数呈正相关。

H4:对象国的发展水平与被提及次数呈正相关。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样本

选取人民网作为研究对象大略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其一,以《人民日报》为基石的人民网长期处于我国党政喉舌的核心地位,是我国大政方针、理论宣传的主要阵地。它始终以其权威性承担着党宣工作,既是一个传播渠道,也是一个政治台;其二,其前身为《人民日报》网络版,已进驻网媒20年。与纸媒不同,网站的全天候性,让党报拥有更过亲近用户,与用户对话的机会。

研究在人民网主站以“‘一带一路’高峰合作论坛”为关键词进行检索,选取2017年5月11日至18日为期一周的报道,剔除重复样本后,共获有效样本182篇。通过统计、分析、解读对论坛报道进行研究,力求管窥一斑,从个案研究中发现涉外报道中的亮点与问题。

(二)描述性类目

本研究主要考察人民网对“‘一带一路’高峰合作论坛”报道的媒体呈现以及对不同国家提及的不同偏重。涉及论坛会议的基本描述分析具体包括以下单位。

(1)新闻标题:记为论坛报道的具体题目,例如,“‘一带一路’”造福各国人民,用我们的心光照亮世界”。

(2)报道数量:2017年5月11日至18日之间,人民网每日对“一带一路”高峰合作论坛的报道数量。以此判断报道量的起伏变化。

(3)新闻来源:新闻来源体现着媒体的原创性与权威性。从中可以判断人民网对新源的把控和对信息的把关。

(4)报道体裁:体裁多元是新闻网站不同于纸媒的特点之一,综合文本、图片、视频的优势赋予新闻网站更大的报道空间。研究中将报道的体裁划分为六类:人物专访、消息、通讯特稿、新闻评论、图片新闻以及视频新闻。

(5)主题框架:主题框架也就是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反映了媒体对高峰论坛的关注重点。主要包括四项:会议本身(如,开闭幕式)、合作项目(如,签署条约)、涉外关系(如,政要会晤)以及各方评论。

(6)报道语态:指新闻报道中的语言用词、语气语态,由此可见报道的态度倾向和媒体的观点立场。本文将其划分为正面(以赞赏褒奖为主)、中立(客观事实,无感情色彩)、负面(批判批驳)。

(三)相关性变量

文章进一步研究在涉及别国的报道中,影响各国被提及数量的因素。根据已有的研究以及主观判断,将各变量梳理如下:

1.因变量

(1)各国被提及数:即在论坛报道的文本当中各个国家被提及的数量。采用词云工具BlueMC进行统计,获得各国在报道中出现的总次数。

2.自变量

(1)外交关系:根据对文本的阅读和观察,笔者将外交关系划分为三个维度:亲疏等级、沿线国家以及与会代表。亲疏等级指的是外国与我国外交关系的亲密程度,由于我国外交关系的划分较为复杂和细致,本文按照从远到近,由低到高的次序归类为:1=非伙伴关系(如日本)、2=合作伙伴关系(如匈牙利)、3=战略伙伴关系(如英国)、4=全天候/全方位战略合作/协作伙伴关系(如俄罗斯)。[ 凤凰网《盘点中国“伙伴”:由低到高分作四个等级》,2013年4月6日。http://news.ifeng.com/shendu/nfzm/detail_2013_04/06/23911691_0.shtml]

沿线国家即是否属于“一带一路”战略项目沿线的国家或是否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协议,1=是、2=不是。与会代表则表示是否有国家元首或代表参加高峰论坛,1=是、2=不是。

(2)经济实力:参考学者H.Denis Wu对全球新闻同质化的研究,本文以各国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代表该国的经济实力。[ H.Denis Wu(2003). HOMOGENEITY AROUND THE WORLD? Comparing the Systemic Determinants of International News Flow between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COMMUNICATION STUDIES. 65(1): 9–24.]数据来源于中国“一带一路”官方网站。[ 中国一带一路网:https://www.yidaiyilu.gov.cn/index.htm]

(3)两国距离:记为各国首都与北京的直线距离。

(4)发展水平:各国的发展水平包括三类,即发达国家(如英国)、发展中国家(如缅甸)以及转型经济体(如乌克兰)。

二、研究发现

(一)报道数量:存在明显的萌芽期、高峰期与消退期

如图1所示,在2017年5月11日至18日的一周内,人民网关于“一带一路”高峰合作论坛的新闻报道共计182篇。期间存在明显的萌芽期(11-13日)、高峰期(14-16日)和消退期(17-18日)。在5月11日的第一篇报道《习近平同韩国总统文在寅通电话》中仅仅是在中韩两国元首的对话中提到韩方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赞赏。而到了5月14日,围绕高峰论坛的报道即达到峰值49篇,此日,正值论坛开幕第一天,报道量急速增长,报道势头十分迅猛。其后四天,报道数量逐渐递减,从而形成一个此消彼长的报道走势。

(二)新闻来源:均为央媒,高度原创

可以看出,人民网“一带一路”高峰合作论坛的报道以原创新闻(117篇)为主,转载新华社(59篇)为辅,央视、光明网以及中国政府网的转载量屈指可数,均为2篇,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媒体的报道。这说明一方面人民网高度重视原创性,并且具有强大的新闻生产能力;另一方面即便转载他文,信源也较为集中,均属央媒,体现出其一贯力求正统的特点和政治平台的属性,从新闻源头保证内容的权威性。

(三)新闻体裁:体裁多元但比例失衡

综合图3和图4,可以发现,人民网“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的报道体裁十分多元,六种形式都有涉及,但比例明显失衡。其中消息共92篇占据近一半比例,通讯特稿37篇,数量位居第二占20%,其次,新闻评论排名第三,共31篇,占17%。而图片新闻、视频新闻以及人物专访则相对较小,分别占比6%、4%、2%。事实上,新闻评论与通讯特稿的数量不容小觑,二者之和约占37%,这说明人民网对高峰论坛的报道并没有流于表面,而是不乏深度报道。如果说消息设置的是受众关注的议程内容,那么评论设置的就是受众如何认知议程。评论与特稿越多,对受众认知、解读“一带一路”的角度与方式的影响也就越大。“一带一路”本是国家蓝图,距寻常百姓有一定的距离。在新闻评论和通讯特稿的报道中,媒体更应该清晰解码国家政策,真正做好答疑解惑方能实现上下沟通的有效传播。需要说明的是,人民网对图片、视频等影像的使用尚不充分,未能较好地发挥网络媒体视听传播的优势,赋予报道更多直观性与趣味性。

(四)标题中的高频词:高层的、高级别的、全球的论坛

在182篇报道的新闻标题当中,“一带一路”(234次)、“习近平”(152次)以及“合作”(138次)名列标题高频词的前三位。从图5的统计结果可以发现,十大高频词大致区分为三类:一是人物类,包括“习近平”、“李克强”、“总统”、“总理”;二是地点类,例如,“中国”、“世界”;三是事件类,即“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可见,标题聚焦的“一带一路”是高层的、全球的、高级别的论坛,标题的宏大似乎与底层的普罗大众相距甚远,容易让人产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也就很难产生进一步阅读正文的兴趣。

(五)主题框架:较为宏观,缺乏具体

统计发现,人民网“一带一路”峰会报道主题以“会议本身”(共70篇,占38.46%)为首,包括开闭幕式、圆桌会、领导讲话等等。“涉外关系”位列第二,共54篇,占29.67%。“各界评论”与“合作项目”的内容相对较少,分别占比17.58%和14.29%。结果再次说明人民网对峰会的报道较少关注“一带一路”项目给中国普通百姓带来的实质性收益与实惠,有意无意的曲高和寡潜移默化地拉远了与读者的距离。

(六)报道语态

有趣的是人民网高峰论坛的报道语态呈现出“一边倒”的现象,正面报道103篇,客观中立的有79篇,没有一篇负面报道。182篇新闻报道中,频繁出现“盛会”、“创举”、“伟大”、“高度赞赏”、“造福人民”等词汇。对“一带一路”峰会的赞誉可谓铺天盖地,甚至有些过犹不及,出现“可以保护地球”、“造福世界”等略显极端的字眼。当然,人民网作为我国大政方针、理论宣传的主要阵地,始终承担着党宣工作,因此,对中国首创的“一带一路”工程的大肆褒奖也就理所应当。

(六)各国被提及次数

从国家角度考量,人民网“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报道主要涉及亚洲和欧洲国家。其中,俄罗斯在此段时间内被提及次数居于首位,共92次,其次是巴基斯坦(54次)和哈萨克斯坦(51次)。紧跟其后的是欧洲的英国、德国和波兰以及美洲的美国和阿根廷。从表2中大致可将其划分为三类:第一类兄弟国家,如巴基斯坦,与中国邦交友好,长期合作;第二类发达国家,如英国,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位居世界前列;第三类发展中国家,如菲律宾,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为了进一步考察与验证影响各国被提及数的因素,用以预测因变量的外交关系、两国距离、经济实力以及发展层次的多元阶层回归分析结果整理于表3。

注:* p<.05, ** p<.01, *** p<.001。

假设1认为外交关系的亲密程度与被提及数呈正相关。如表3所示,外交关系中“亲疏等级”(β=.25, p<.01)与“与会代表” (β=.56, p<.01)两个维度与被提及数体现出显著相关,但“是否沿线国家”与报道数量并无关系,因此假设1得到部分支持。变量“两国距离”与“经济实力”均与被提及频次不相关,假设2与假设3被否定。假设4中,国家的发展层次与被提及量呈正相关(β=.24, p<.05),也就是说发展水平越高,在人民网“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中被提到的次数就越多,假设4得到支持。通过对假设的检验可以看出,人民网对高峰论坛的报道受政治影响较为强烈,外交关系与意识形态是关键因素,关系越亲密,往来越频繁,提及数量越多。距离的远近、GDP的高低则不是人民网选择是否关注,是否报道的核心缘由。

四、结论与讨论

(一)研究结论

通过对人民网关于“一带一路”高峰合作论坛一周内182篇报道的分析,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围绕高层,远离群众。虽然从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人民日报》或是人民网在保持较强的政治属性的同时,也在不断增强其文化属性和特殊商品属性。[ 黄扬略:《党报应成为党委的参谋和助手》,《新闻战线》,2004 年第 4 期。] 但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的报道上,人民网更多的是以严肃权威的态度对官方与高层浓墨重彩,而对寻常百姓的关注屈指可数,给人以高高在上而非亲近百姓之感。例如,在报道议题上以开闭幕式、政要会晤以及合作项目为主,较少提及“一带一路”与普通百姓之间的关联,无形中减少了大众对国家顶层设计工程的了解。事实上,在“一带一路”倡议的五个“相通”中,“民心相通”是涉及各国民众个体的一个重要项目,也只有首先让普罗大众知晓“一带一路”的具体内涵以及与自我的关系,个人才能有更多的参与感和贡献力。

第二,一元声音,极力褒奖。182篇新闻中一半多的报道均是积极正面,包括国内外媒体、政要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赞赏。比如,在俄罗斯总统普京眼中,高峰论坛恰逢其时,意义非凡;而捷克总统泽曼将“一带一路”倡议视为“一项创举”,是“现代史上的一项重大倡议”,诸如此类的赞扬俯拾皆是。“一带一路”作为我国首先发起的重要战略理应极力褒奖,但同时也需要注意避免矫枉过正,过度夸张。

第三,涉外报道,紧随政治。通过前文的统计分析,在涉及他国的报道中,俄罗斯、巴基斯坦以及哈萨克斯坦三个亚洲国家被提及次数位列前三。主导各国被提及量多少的因素主要是外交关系与对象国的发展层次,而与该国的位置距离等因素并无关系。所谓“党媒姓党”,这凸显出人民网是党和政府宣传旗舰的特征与属性,其文风、内容、形式都跟随政治语境,在涉外报道的选择当中也与国家政治与意识形态保持高度粘合。在国家层面的传播行为中,“一带一路”也需遵守这种话语秩序,维护并体现预先制定的意识形态。

(二)反思与建议

1.避免宏大叙事,加大细节报道

“一带一路”倡议是一项需要多元共建的伟大工程,不仅需要国家政府、官方高层、主流媒体的努力,也需要企业、民间团体、公民个体各个方面的共同参与。因此,“一带一路”的宣传报道在重视政治功能的同时,也需要注意传播策略。尽量避免宏大叙事,冠冕堂皇,而应由一般性的政策阐释转变为针对性、嵌入式的传播,用更多涉及民众个体的微观事实来增加普通民众的认同感和参与感。例如,在涉及民心相通的医疗卫生、科教文化、体育健康等众多领域增加具体而微的细节报道,让公众真正了解理解国家政策,方能更好地汇聚个人力量,做到官方与民间结合。

2.发挥网络媒体优势,增强可读性

在人民网182篇“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的报道中,虽包含消息、评论、图片新闻等多种体裁,但图片新闻和视频新闻仅仅占比4%和2%。对于普罗大众来说,作为国家重大政策的“一带一路”本身具有一定的晦涩性,如若大多是文字叙述便更加生硬难懂。而网络媒体恰恰能够整合文字、图片、视频等不同载体,图文并茂地解释解读政策,所以,人民网应当充分利用网络媒体优势,在形式上增加图文影像结合的专题报道,在话语上合理使用生活化,简易化的语言,将复杂的事物简单化,以此增加阅读的趣味性,适应网络读者的习惯与喜好。

3.涉外报道做好释疑解惑

人民网作为世界认知中国的窗口之一,在做好对内宣传的同时,也需重视对外传播的技巧。正如程曼丽教授所言,“一带一路”对外传播重在释疑解惑,对于不同国家和媒体的质疑与困惑,应当实事求是地解释、说清。事实上,国外对“一带一路”战略的误解并非少见。例如,美国彭博资讯社将其视为具有美国战后重建项目“马歇尔计划”色彩的经济控制战略。同样卫报在《价值9000亿的问题:什么是“一带一路”倡议》(“The $900bn question:What is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一文中提出该计划大有超越马歇尔计划的潜质。[ Tom Phillips. The $900bn question: What is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J/OL]. https://www.theguardian.

com/world/2017/may/12/the- 900bnquestion-what-is-the-belt-and-road-initiative]对于诸如此类的疑惑与曲解,包括人民网在内的中国传媒业都应真实准确地解释解读,消除国外媒体与民众的疑虑。

五、研究不足

本文选取了2017年5月11日至18日之间人民网关于“一带一路”高峰合作论坛的182篇报道为样本,在样本数量上可能存在样本量过少的问题,在今后的研究中对比分析其他媒体与人民网的报道,增加样本数量的同时综合考察我国媒体的“一带一路”呈现。其次,本文仅限于描述分析以及简单的相关分析,缺乏更为深入的文本解读,因此还需补充具体、细致的文本内容分析,为研究提供更详尽的思考与建议。 

(责编:尹峥、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