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卢新宁:共同迎接新时代的科学春天

2019年01月17日07:01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共同迎接新时代的科学春天

  在2019年刚过去的这半个月中,我们已多次见证科学的巨大力量,也一再感受到公众的科学激情。中国的嫦娥四号降落月球背面,一张看似平淡无奇的月面照刷爆了朋友圈;加拿大天文学家再次收到来自15亿光年外的重复快速射电暴,引来网友纷纷留言。从视野可及之处到人类想象力的边界,科学随着宇宙一起热闹起来,更为重要的是,公众愿意为科学的每一点动静挥洒热情。我们有理由相信,即将到来的,是一个科技进步催生的“科普的春天”。

  公民科技素质为什么如此重要?我们曾在一篇评论写道,从掌握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到尊崇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科学素质的提升既关系每个人成长,也关乎国家乃至人类的共同命运。意识到人类在“宇宙年”最后一天的晚上才出现在地球上,或许就会多一份对生命的理解、对自然的敬畏;认识到从发明天文望远镜到在月球踩下脚印只用了几百年时间,可能就会多一份对科学的期待、对创新的信心。如果说科学的前沿是技术发明翻腾的浪花,那么公众的科学素质、社会的科学水平则是浪花之下深沉的大海。只有公众的科学素质得到不断提升和普遍提高,国家创新能力才能始终活力奔涌、波澜壮阔。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对中国而言,实现创新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既需要一批有建树有成就的科学家,也需要越来越多的人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爱因斯坦说过,宇宙最不可理解之处在于它是可理解的。换个角度看,科学的“可理解”,正是其“可传播”的基础。作为主流媒体的排头兵、领航者,人民日报的全媒体方阵目前已覆盖7.8亿人次,我们有责任秉持科学精神,为广大读者析事明理、解疑释惑,为科普工作建言献策、聚气凝神,使科学思想在全社会广泛传播。

  我们可以用更生动的内容去传播。比如,在国产C919大型客机首飞的报道中,我们采用了图文、视频、H5等多种手段,在科普的同时也增强了公众的民族自豪感。今后,我们将努力创新科普内容生产,不断壮大科技创新、科学普及的主流思想舆论。我们可以用更有效的方式去传播,比如,2018年“科普中国”项目组37条内容被推送至微博平台,累计阅读量近4000万。今后,我们将努力提升科普传播效率,让科普内容传得更快、更广。我们可以用更权威的信息去传播。比如,人民日报的“求证”栏目和人民网“求真”栏目,通过融合之力为芜杂的网络信息去伪存真。今后,我们将加强与科协等部门的沟通与合作,让权威准确的科学声音更加响亮。

  人民日报社愿与中国科协以及广大科普工作者一起,共同为科普事业的繁荣发展助力,共同迎接新时代的科学春天!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