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新春走基层"首日见闻 "四力"写出年味奋斗故事暖心
1993年出生的女孩刘家琼,2016年开始从事塔吊司机工作,全国各地共6栋建筑都有过她奋斗的身影。 新华社发
1月21日,骑车返乡的外来务工人员在福建泉州街头骑行。
1月21日的《人民日报》《解放日报》在显著位置刊发“新春走基层”报道。
新华网“2019新春走基层”专题。
1月20日起,春节前媒体的“保留节目”——“新春走基层”,又一次和大家见面了。《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梳理《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众日报》等媒体平台的“新春走基层”专栏发现,全国广大新闻记者把此次大型主题采访作为实践“四力”要求的一次集中行动,在贴近中反映群众心声,从细微处讲好奋斗故事。
1月21日一早,拿到《人民日报》的读者发现,当天报纸一版醒目的“新春走基层”专栏,以《干得有劲头 日子有奔头》为题,展现了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三涧溪村赵顺利家的幸福生活。2018年6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三涧溪村考察时,叮嘱随行的地方领导,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半年多来,村支书高淑贞带着村两委成员和村民们,忙忙碌碌,马不停蹄,目的只有一个,让群众增收致富,过得更幸福。这一年赵顺利家添了两辆车,轿车老赵开,越野车给儿子开。赵顺利说:“多亏有个好支书,带着大家伙儿一起干。”
1月20日,新华社“新春走基层”栏目播发第一篇稿件《班彦村“冬天最幸福的事”:用上“电热炕” 告别煤烟味》,讲述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村村民异地搬迁后的幸福生活。“原来的炕一睡就是一身煤烟味,现在‘电热炕’不仅热得快,而且还没有味道,儿子一年没回家,让他回来也享受一下”“原来家里冬天都是煤烟味儿,熏得连花都不开,现在你看,花开得多好啊”……文中朴实的语言和细致的描写,让读者读来非常有现场感。
1月20日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联播》首期“新春走基层”讲述了江西井冈山“脱贫不松劲、致富再出发”的故事。跟着镜头,观众可以看到井冈山正在全面推进茶园、竹林、果园建设,以产业巩固脱贫。上海东方医院40多个学科的专家每个月轮流到吉安医院出诊,并帮助升级医院的医疗设备,培训当地医生。医疗条件的改善,医保政策的完善,让刚脱贫的村民没了返贫的风险。
在第一天的“新春走基层”报道中,记者们笔下脱贫致富奔小康故事还有很多。《大众日报》刊发的《外面挺冷,我这个炕挺热的》一文,讲述鱼台县受灾地区群众温暖过冬,恢复生产干劲十足的故事;《新华日报》刊发的《把脱贫当成工程干》一文,讲述“80后”第一书记沈寅飞的扶贫故事;《广西日报》刊发的《贫困户韦庆好的开心事》一文,讲述了韦庆好在2018年住上了新房,“让心爱的人有个体面温暖的家”的喜悦……
“新春走基层”开展8年以来,火车站始终是个特殊的“窗口”。在这个“窗口”中既可以看出百姓生活的变化,还可以看到铁路自身发展的变化。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中国之声主打“温暖回家路”品牌,强化服务性、贴近性,滚动播出《春运小助手》《春运服务站》等专栏,讲述回家团圆路上的动人故事;《北京日报》刊发的《春运,准备好了!》一文,通过讲述北京火车站的故事,生动呈现了人脸识别自助验票等铁路信息化的新发展新变化;《天津日报》刊发的《今年春节,我们帮您买票回家》讲述了宝坻一家亲青年志愿服务社的故事,通过“80后”志愿者袁鸿飞的感慨,反映出农民工返乡之路的变化。
除了传统媒体开设的专栏,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光明网、中国日报网等网络媒体和相关媒体的客户端、公众号,都浓墨重彩地推出了“新春走基层”专题和丰富多彩的融媒体产品,用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场景与画面,为人民群众呈现出一个情真意切、热气腾腾的中国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