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新闻评论员的职业理念与职业流动状态
——基于121位评论员经历的计量统计分析
来源:《西部学刊》
摘要:新闻从业人员行业流动分布状态一直是个探讨较多的话题,但其中关于新闻评论员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以121位新闻媒体评论员为例,通过对其个人信息尤其是行业经历进行量化,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其行业背景多为采写新闻的记者出身,其次多来自国企和公务员单位。一直有新闻评论领域背景且专职从事评论工作,还没有自媒体转向的纯粹的传统媒体评论员只占所有评论员的三分之一,他们始终坚守着新闻评论领域。此外,评论领域与评论员的评论取向的确存在显著相关性,评论领域与评论员是否(曾)任评论部(副)主任具有相关性。
关键词:新闻评论员;职业理念;职业业流动
引言
当下我国新闻媒体正处于转型时期,新媒体环境取代了新闻专业主义盛行的传统媒体环境。新闻表达载体不再仅限于专业媒体,无论是新闻从业人员还是新闻爱好者都可以通过新媒体和社交平台发声。新闻评论员作为一种相对泛化的新闻从业者,其职业背景较为多元。相当比例的传统媒体人具有其他行业的职业经历,也不断有传统媒体人从新闻行业转到其他领域就业。新闻评论员作为新闻表达主体之一,也具有相当的流动性。本文通过对新闻评论员的个人经历进行计量统计分析,以期了解其职业流动状态,发现其中的问题,寻求加强新闻评论员队伍建设的措施。
一、研究背景和假设
关于行业流动和职业的研究多集中在经济学、管理学、人口学和社会学领域,职业流动研究被认为是“社会流动研究的根基”[1]。从我们掌握的情况来看,新闻传播学领域关于职业流动和行业流动的研究成果数量相对较少。有关新闻表达主体的总体研究,如苏林森通过对全国性行业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我国新闻从业者的“平均从业年资约8.66年,近半从业者有过跳槽经历。另外,记者的职业忠诚度不高,只有近四成记者愿意重新选择新闻职业。”[2]学者丁方舟以默顿的失范反应类型理论的创新、仪式主义、退却主义与反抗为依据,对中国新闻从业者的职业流动类型进行了分析,发现“新闻人职业转型选择分别为新媒体转型/创业、转投其他行业、回到学校与成为自媒体人。”[3]学者吴自力[4]以南方报业“年度记者”文本为例进行词频分析,认为记者职业化状态呈现为进退之间。此外,学者赵云泽等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发现,记者职业的地位开始殒落,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自我认同’的贬斥与‘社会认同’的错位。”[5]学者胡沈明通过对媒体人离职信息的分析发现,“在媒体格局出现巨变之时,媒体人的生存状态也发生急剧改变。”[6]
具体到新闻行业中的某一类型,学者张志安[7]对调查记者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专业背景、受聘方式等进行了问卷调查,对新媒体环境下调查记者的行业生态做了分析。学者刘昶[8]等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广播电视记者进行了定量分析和实证调查,认为其面临着职业、技术和市场的三重挑战。总体而言,研究者或从宏观关注记者的职业转型,或从微观对记者的职业状态加以关注,但是普遍较少关注新闻评论员这个群体在媒体转型期的变化。实际上,自媒体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基于“观点”和“情感”的后真相发表平台,以真相为基础的新闻信息反而弱化,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探讨新闻评论员的职业理念和职业流动状态更具现实意义。
新闻评论表达者除就职于传统媒体的从业者外,还有大量非传统媒体的从业者,其来源多元,其内部的行业流动复杂。新闻评论表达主体大体可分为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两大群体,前者无论是否就职于传统媒体,但其发表观点的阵地是传统媒体,而后者则主要以网络特别是自媒体平台为阵地,其评论写作呈现出截然的不同风格。因此,本研究所指的新闻评论员是依附于传统媒体这一表达空间的新闻评论员,这类评论员的基本情况、分布状况以及其将来的职业规划,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问题。考察新闻评论员各个要素之间的影响和关系,有利于深入了解其行业流动状态。因此,本研究不限于对新闻评论员职业状态的描述,也注重对各个变量的相关性展开分析。基于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两大假设,一是评论员的工作领域影响评论员的价值取向和未来职业发展倾向;二是评论的职务影响其价值取向和可能的职业流动,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七个假设:
1.行业领域经历与评论工作经历有相关性。
2.行业领域经历或评论工作经历与评论员的评论取向有相关性。
3.行业领域经历或评论工作经历与评论员的自媒体转向有相关性。
4.评论领域与评论员的评论取向有相关性。
5.评论领域与评论员是否(曾)任评论部(副)领导有相关性。
6.评论员的评论取向与是否(曾)任评论部(副)领导有相关性。
7.评论员的的自媒体转向与其是否(曾)任评论部(副)领导有相关性。
二、研究方法
目前,传统媒体在新闻评论方面影响力较大的主要有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青年报、新京报、南方都市报、光明日报、北京青年报、检察日报、中央电视台、都市快报、深圳特区报、钱江晚报、澎湃客户端等。
为了解传统媒体评论员的基本情况、分布状况、以及其将来的转向如何,我们从全国选取知名纸媒的评论版,以及电视媒体中的评论节目,全国范围内各大新闻评论赛事中挑选符合本研究要求的评论员,并收集包括评论员的个人经历、所在单位、评论领域、评论取向等资料。在剔除以集体名称命名的评论员后,筛选出121位影响力较大的评论员作为本研究的样本(数据截止日为2018年5月14日)。通过内容分析法了解他们的行业领域经历、评论工作经历、评论领域、评论取向、是否有自媒体倾向、是否(曾)任评论部主任/(副主任)共六个类目。
在完成了121个样本的编码后,得到121条数据,共计726个数据项,通过使用SPSSforWindows22.0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总结,获得以下资料。
三、研究发现
(一)行业经历复杂多元
统计结果显示,在样本数据中,始终在新闻评论领域中的评论员占73.6%,从其他行业转到评论领域的评论员占26.4%。前者在评论员中占绝大多数,这反映出新闻评论员在成为评论员之前,近三成具有其他行业的经历,是从其他行业转到新闻评论领域。在这32位评论员中,有9位(28%)是从新闻采写记者转到新闻评论领域。其次是来自党政部门和国企,占比达22%;有文学出版创作背景的评论员比例达13%,来自高校、科研机构行业的评论员比例占10%。来自中小学、其他公司的评论员均占9%。
此外,还有来自军队和编导行业的传统媒体评论员。
(二)评论员多有不同工作经历
在评论工作经历方面,仅仅从事新闻评论(包括后期各种媒体形态中的评论)评论员的占比达到66.1%,他们以新闻评论作为主业。同时从事其他工作,将新闻评论工作当做副业,或拥有其他副业的评论员占33.9%。其中,同时担任新闻采写、媒体策划的评论员居多,占比29%,其次是转向互联网公司的评论员比例达到22%。但从评论员的个人经历来看,从新闻评论领域转到互联网公司后不再进行评论工作的居多。此外,转到文学出版行业的评论员达到17%,到媒体公司当总编或总裁的评论员也有15%,他们从事着媒介经营管理工作。还有10%的传统媒体评论员创业成功,7%的评论员走进了教师行业。
(三)时评作者占据评论员大半江山
主要评论领域为政论、财经新闻评论、科技教育文化类评论的评论员数量相差不多,分别为14.9%、13.2%和10.7%。科教文类评论多为提供知识类的新闻评论员撰写,政论鲜由提供知识类的新闻评论员。思想宣传取向的新闻评论员很少涉及财经新闻和科教文类新闻评论领域。评论取向为批判的新闻评论员同样较少涉及财经新闻和科教文类评论领域。
根据卡方检验结果得出,评论领域与评论员是否(曾)任评论部(副)主任具有相关性。在数据样本中,财经新闻领域没有评论员从事新闻评论主任。时评和政论领域的评论员当评论部主任或副主任的较多,科教文领域任评论部主任或副主任的较少。此外,从总量上看,尽管当评论部主任或副主任的主要为时评领域的评论员,但绝大部分时评领域的评论员都没有任此职位。值得一提的是,政论类领域的评论员虽然数量相对不多,但任职评论部主任或副主任的比例最大。
在评论领域方面,主要评论领域为时评的评论员数量最多,占比达到61.2%,高于其余三个领域的总和;
(四)评论领域影响评论员价值取向
相关数据表明,评论领域与评论员的评论取向的确存在显著相关性;评论领域与评论员是否(曾)任评论部(副)主任具有相关性。
在评论取向方面,主要评论取向为批判性的评论员占比最高,为52.1%,是思想宣传类评论(25.6%)的2倍。主要提供知识类的评论包括法律知识、金融财经知识、科技知识等评论的评论员比例为22.3%。
在是否有自媒体倾向上,即评论员将主要精力转向自媒体,即有在属于自己且被公众知晓的自媒体平台发表评论作品的状况。在样本数据中,66.9%的传统媒体评论员没有自媒体转向,33.1%的评论员有自媒体转向。
通过卡方检测结果得出,评论领域与评论员的评论取向的确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中,评论取向为批判的评论员,多关注时评,评论取向为思想宣传的评论员所在领域也多为时评。以提供知识为评论取向的评论员,多分布在财经新闻评论领域。而工作经历与评论取向没有相关性。通过检验结果得出,交叉表卡方检验中,行业领域经历与评论员的评论取向的皮尔森(Pearson)sig值为0.376,两者无相关性。评论工作经历与评论员的评论取向的皮尔森(Pearson)sig值为0.182,两者无相关性。
(五)评论员流动性强、自媒体倾向性较强
通过对比传统媒体评论员的行业背景和专业程度,我们发现,在这个群体中,从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新闻评论领域,只从事新闻评论工作,且没有自媒体转向的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员只有33%,我们称为“纯粹新闻评论员”。由此可见,纯粹新闻评论员的数量不多。新闻表达的总体主体流动性大,67%的传统媒体评论员在其他行业和评论员行业之间流动,且不稳定。
评论工作经历与评论员的自媒体转向无相关性。通过检验结果得出,交叉表卡方检验中,行业领域经历与评论员的自媒体转向的皮尔森(Pearson)sig值为0.853,两者无相关性。评论工作经历与评论员的自媒体转向的皮尔森(Pearson)sig值为0.855,两者无相关性。
四、讨论与结论
以上分析表明,始终在新闻评论领域、仅从事评论工作、评论取向为批判、评论领域为时评、没有自媒体转向、没有评论部主任或副主任的任职经历的传统媒体评论员占绝大多数。从传统媒体评论员的分布状态来看,行业背景中多为采写新闻的记者出身,其次为有国企和公务员单位工作经历的评论员。但也有部分评论员从事若干年新闻评论的同时还担任采写任务,且不少媒体人转向了互联网公司和媒体公司,其中有部分担任总裁和总编一职,也有少数传统媒体评论人员创业成功。一直有新闻评论领域背景且专职从事评论工作,还没有自媒体转向的纯粹的传统媒体评论员只占所有评论员的三分之一,他们始终坚守着新闻评论领域。
从舆论宣传的角度来看,担负着舆论宣传重要任务的时评作者反而批判意识最强,如未能对这一批群体进行有效引导,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其对社会舆论的负面影响更多。深度访谈表明时评作者相对于财经评论员、党报政论评论员以及其它专业评论员而言,其获取经济收益的渠道极为有限,被称为评论圈里“最穷的那批人”。对于时评作者而言,其经济资本、组织资本和文化资本所占均少,如直接进入到自媒体圈中,一个可能的结果便是“蹭热点”[9],从而获得一定的流量,这样的结果便是负面影响被自媒体放大了。因此,建构新闻评论员合理的职业流动状态是维护良好职业理念的前提,制定自媒体的观点表达规则,同时建立正确的表达理念是避免其“游民”状态的重要手段。具体而言,就是表达明确底线,建构正确的职业尊严观,确立知识、信息传达以及日常生活批判的观点表达路径。
五、研究的不足之处
本研究所选取的样本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资料的收集,由于传统媒体评论员的流动性大,个别信息有改动或缺失,难以穷尽。此外,本研究虽对传统媒体新闻评论员中的个人经历、评论领域、评论取向、任职经历等资料进行了量化分析,描述了其中存在的状况,检测了其中的相关性,但并未解释原因,这有待于接下来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张文宏,刘琳.职业流动的性别差异研究——一种社会网络的分析视角[J].社会学研究,2013(5).
[2]苏林森.新闻从业者职业流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新闻界,2012(2).
[3]丁方舟.创新、仪式、退却与反抗——中国新闻从业者的职业流动类型研究[J].新闻记者,2016(4).
[4]吴自力.进退之间:2008-2013年记者职业化状态分析——基于南方报业“年度记者”文本的词频考察[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3).
[5]赵云泽,滕沐颖,杨启鹏,解雯迦.记者职业地位的殒落:“自我认同”的贬斥与“社会认同”的错位[J].国际新闻界,2014(12).
[6]胡沈明,胡琪萍.个体身份转换与行业规则的塌陷——以2003—2016年媒体人离职告白为例[J].编辑之友,2016(12).[7]张志安,曹艳辉.新媒体环境下中国调查记者行业生态变化报告[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11).
[8]刘昶,张富鼎.中国广播电视记者现状研究——基于社会学的某种观照[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3).
[9]胡沈明.自媒体“蹭热点”的逻辑、方法与问题[J].新闻论坛,2018(4).
作者简介:胡沈明,新闻学博士,江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副院长。罗祎文,单位为江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