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皇岗口岸的除夕夜
【新春走基层·我与祖国同奋斗】
南国春来早,群芳花枝俏。广东省深圳市深南大道两边的旗杆上都飘舞着鲜艳的五星红旗、每棵树上都挂满了喜庆的大红灯笼。除夕傍晚,皇岗口岸依旧人头攒动、车流不息。海关和边检的工作人员像平常一样,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祖国内地与香港之间的大门,今天照旧24小时开放。
偌大的查验场,两辆粤港两地牌照的大货车前后驶入。“车头向前,尾板降到地面,工具箱打开,人留在驾驶室……”36岁的湖北小伙明朝阳和同伴熟练地告诉两位香港司机该如何操作。到皇岗海关物流监控一处查验三科工作5年来,这已是明朝阳第4次赶上除夕值班。能在全国规模最大的客货综合性24小时通关的陆路口岸工作,他感觉非常光荣,也甘心付出更多。
从卡车上下来的香港司机文亦豪告诉记者,他在港深两地间跑运输已有30年,现在通关是越来越便利了。20多年前,他过一次关最长要排队一两天,后来简化成几分钟。2003年,皇岗口岸启动了自动核放系统,技术设备替代了传统的人工验放模式,车辆过关的时间缩短为5秒。他今天把车开到深圳来,打算一会儿再过关坐车回家吃年夜饭。
出入境大厅则热闹多了,出境的人群一目了然,拖家带口、拉着行李箱的都是前往香港过年或经香港去国外旅游的内地游客。单身一人、没什么行李的则是回家过年的香港同胞。不过,入境的人群则很难分辨,都是一样的衣着时尚、精神焕发,很少有人拎着大包小包、带特别大量的行李。
正在现场值守的皇岗海关旅检一处旅检三科的科长万东明深有感触地说,从人们经过内地与香港之间的口岸所带的行李,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新中国成立70年来、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据资料记载,新中国成立初期,每天经深圳的口岸进出香港的旅客只有500人左右,由于内地经济困难,粮食供应紧张,入境旅客携带的行李以粮副食品为主。1964年国内经济好转,入境旅客携带物品以衣着、布料和日用品为主,出境旅客携带土特产和农副产品普遍增多。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内地的经济快速发展,人们更喜欢从香港带回名牌和高档的商品。如今,很多游客到香港更多的是观光旅游,专门去购物的人少了。
“今年除夕,通关人数明显比往年多了,这表明深港两地之间的人员往来更密切了。从深圳出境的内地游客增多,说明人们的生活水平在继续提高。另外,有很多海外华人赶在除夕坐飞机到香港,再经皇岗口岸回内地过年,说明咱们国家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大了。”在皇岗和福田两个口岸检查慰问了一下午的深圳海关党组成员、皇岗海关关长王味冰告诉记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