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媒体工作札记加一本党校学习笔记
赵强:用心演绎一曲《摆渡人之歌》
《舆论的脾气:媒体工作札记》,赵强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18年出版,定价58.00元
与赵强老师结缘,是在2018年上半年。当时,他的《舆论的脾气》准备放在我们社里出版,我有幸做了责编。拿到书稿后,我第一时间进行了审读。那是一本工作札记,全书稿20多万字,以舆论热点作为切入口,深刻分析了舆论背后的刀光剑影以及舆论应对的成败得失,是一本实用性、可读性兼具的书稿。审读完后,我写了大大小小的审读意见10多条,并趁着到北京出差的机会,带着清样去了环球时报社,与赵强老师面谈。
《环球时报》是《人民日报》的子报,办公地点就在人民日报社大院内。那天,赵老师就站在人民日报社的大门口等我。我与赵老师是同龄人,或许是长期高强度的工作,让赵老师华发早生。但这也恰好是他勤学善思的明证。在赵老师办公室,我们谈如何修改书稿,谈如何看待舆论,谈一个编辑的酸甜苦辣……虽是第一次见面,但我们相谈甚欢。
赵老师极善言谈,对不同的事物,他往往有独到的见解。他眼中的舆论,或神秘,或亲切,或狡诈,或悲悯……这是他与媒体多年来亲密接触的直观感悟。他对舆论安全的探讨,尤能引起人们的深思。在《舆论的脾气》一书中,赵强老师以苏联解体为例,阐述了一个国家放弃舆论主导权所带来的严重危害——国家解体。也是从那一刻起,我对舆论安全的重要性有了全新的认识,对我们为什么要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或许可以这么说,《舆论的脾气》给我的启示,是让我自己真正明白了出版者这份职业的社会意义。
赵强老师是一个极谦虚的人,他是一个非常好的作者。在这个编辑与作者互为怨偶的时代,赵强老师可说是个另类。他认真地倾听我提的所有意见,然后跟我说:“行,吴老师,我好好思考消化一下您的意见,争取半个月内完成修改。”我可不认为他能兑现,因为他实在太忙了,而我提交的意见也不那么好消化。
在之后的半个月中,我便经常能收到赵老师的微信,哪些地方他修改了,哪些地方他认为可以保留,哪些地方做了调整,当前书稿修改完了多少……那是一个认真的作者与一个较真的编辑之间,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留下的珍贵记忆。其时,他正在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习。半个月后,修改如期完成。我感叹他的高效,后来才知道他每天都要加班到深夜。这让我心生敬佩!
当我写下这些文字时,赵强老师的新著《理论的味道》正准备上市。这是他在中央党校中青班近半年的学习成果。这一本党校学习笔记,有对工作、学习、生活的深切思考,有对学校、对老师、对同学的满腹深情。话题海阔天空,文字行文流水。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长(副院长)王东京说:“读这本书,你不必正襟危坐,茶余饭后随手翻上一篇,便会感受到作者敏锐的洞察力和严谨的思辨力。”而在自序中,赵强老师这样来定位自己作为一名舆论工作者的角色:一名“万金油”式的“杂家”,一名穿梭于理论与舆论、思想与实践的“摆渡人”。
摆渡人,有意思!用心演绎一曲《摆渡人之歌》,这不正是赵强老师一直的追求吗?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