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给出版的启示
《流浪地球》的火爆,给2019年春节注入了新的元素,成为网上网下议论最多的话题。不同背景、不同行业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在诠释它的意义,得出各种各样的结论。那么,这部电影对出版有哪些启示呢?
《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出:在内容产品质量方面,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问题依然存在。进入“十三五”时期,从电影的情况看,这个问题有了明显改观,《流浪地球》以及《战狼2》《红海行动》等一批高票房影片的出现,让人们看到电影业的“高峰”正在冉冉升起。
为什么《流浪地球》等影片能够攀上这样的“高峰”呢?
首先,这些电影反映了当代中国经济与科技高速发展的现实。如果说《战狼2》《红海行动》把人们的目光引向了遥远的非洲大陆,契合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那么,《流浪地球》则表现了中国人对广袤太空的探索,用科幻的形式,将观众带入奇伟瑰丽的宇宙空间。
其次,这些影片开拓了全新的主题。和张艺谋等第五代导演习惯表现的传统与现代、文明与愚昧、善恶与美丑冲突的主题相比,吴京、郭帆等导演所聚焦的是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他们的目光已经从国内延至国外,从地球进入太空。
再次,《流浪地球》通过高科技手段,制造了堪比好莱坞水平的特技效果,展现在观众面前的,不再是土堡、红灯笼、高粱地等农业时代的符号,而是太阳、木星、地球、飞船,以及地球在走出太阳系过程中呈现的奇异景观。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在这些影片中,中国人不再是以愚昧、丑陋的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而是以崭新的姿态和精神风貌,担负起了拯救地球的崇高使命——而这一使命在以往的电影中从未被中国人承担过。
那么,出版人从《流浪地球》中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启示呢?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树立起属于国人的自信。近代以来,因为落后,中国饱受欺凌,中国人的自信心跌到了谷底。随着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崛起,这一情况正在发生改变。和父辈相比,年青一代在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方面,都不输国外同龄人,因此,“80后”导演郭帆才会有这样的底气、这样的自信,向世界科幻电影的高峰发起冲击。这一点,是出版人最应该学习的。因为没有向“高峰”冲刺的勇气和决心,勇攀“高峰”就只是一句空话。
其次,要全面、准确地反映中国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水平。《流浪地球》的出现,有着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强大背景。今年1月3日上午10点26分,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成为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的探测器。《流浪地球》的上映,正好和嫦娥四号登月遥相呼应。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举世瞩目,很多领域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但这些进步还未能通过出版得到全面而充分的展示。出版人应当站在当今中国科技进步的前沿,提升眼界,开阔胸襟,推出更多的“高峰”之作。
再次,要高度重视科幻作品和科普作品的出版。科幻和科普一直是我国出版业的短板,虽然早在上世纪80年代,《奥秘》《科幻世界》等科幻杂志就风行一时,但发展却并不顺利,而科普作品的出版至今仍然是一个“洼地”。在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如何丰富国人的科技知识,提高国人的科技素养是当务之急。出版人应当以《流浪地球》的成功为契机,尽快推出一批科幻、科普的精品力作,同时更要积极推动科技出版的大众化,使国民的科技素质尽快跟上我国科技发展的速度和水平。
新时代呼唤伟大的作品,新时代催生伟大的作品。如今,无论是中国电影人,还是中国出版人,都必须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吹响向“高峰”进发的号角,让出版的旗帜在巍巍高峰之上高高飘扬!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