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守正创新有"融"乃强 触摸人心最柔软的地方

宋玉萌 张海磊
2019年03月12日13:18 |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小字号
原标题:触摸人心最柔软的地方

新华社记者宋玉萌(右)春节期间采访全国人大代表。

新华社记者张海磊(左一)与全国人大代表探访异地搬迁新居。

全国两会期间,来自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的全国人大代表吉克石乌成了红人,这不仅仅与她在四川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所作的发言——建议升级凉山交通建设有关,还与新华社此次原创融媒产品《向总书记汇报,大凉山传来好消息!》中的主角有关。

近两年来,全国两会报道不仅是各家媒体以新媒体形式集中亮相的大舞台,同时,也成为媒体融合传播成效集中检验的竞技场。今年全国两会报道中,各大媒体拼内容、手法,也拼技术,不断有注重创新和体验的内容呈现方式成为亮点。

融媒报道《向总书记汇报,大凉山传来好消息!》于3月7日发布,包含文字、视频、图片,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用户体验,该产品还推出了1分30秒的竖版视频。

报道发出后,吉克石乌第一时间给记者发来微信“我看到你们的报道了,还是觉得非常感动,谢谢你们!”此外,一连串的数据也证明着好故事、好产品的巨大市场。媒体采用200家,新华社客户端阅读量突破150万,新华社微信公众号突破10万+。网友纷纷评论“凉山人民在小康路上绝不会掉队”“现在和以前比变化真是太大了”“特别朴实的故事,看得感动”……记者不禁感慨,一篇稿子、一个视频只要能触摸到人心里最柔软的地方,就够了。

参与该产品策划、采写到制作的记者深知,爆款融媒产品的背后是提前策划,充分准备和精心打磨。

四川大凉山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其中,昭觉县更是国家和省级的深度贫困县之一,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广。过去的一年,大凉山贫困群众怎么样了?这里的脱贫攻坚取得了什么成果?

为和全国两会主题紧密结合,会前,记者先后两次往返2000多公里,深入深度贫困地区大凉山腹地,与全国人大代表吉克石乌一起到昭觉县三河村,从一个家庭一年的生活变迁,折射大凉山脱贫攻坚取得的成果。

在采访的过程中,记者看到了吉好也求一家从有裂缝的房屋搬到宽敞明亮、家具齐全的新家;又目睹了吉克石乌作为基层干部,看到脱贫攻坚成果流下欣慰的眼泪。这些都无不打动着记者,有沉默,有哽咽,有微笑,也有歌声……这些也恰恰是本次策划引发共鸣的地方,没有宏观的叙事,只有深入人心的交流和恰到好处的感情流露。

一个彝族汉子会小声告诉全国人大代表“搬家那天我偷偷哭了”,也会毫不掩饰地给别人算自己家一年的收入,说到新一年的打算更是充满希望……记者自己在采访的过程中一次次被感动着。脱贫攻坚是一个宏大的主题,但是当跟一个家庭的故事结合起来的时候,又是那么具体、生动。

作为深度贫困地区,这里的脱贫攻坚成效引人关注,吉克石乌主动担当“信使”,把一个个家庭的故事带到北京,分享给更多关心他们的人。

融媒产品在制作的过程中也充分考虑了当下时兴的传播形式,抖音、快手等竖版短视频给受众带来良好的视觉体验。为了顺应受众的视频观看习惯,放大视觉冲击,该产品的参与记者及时在原有横版视频的基础上,剪辑出一版竖版视频,两者内容详简搭配。视频以彝族小女孩一首《索玛花开》展开,又以清脆、干净的声音结束,让人回味无穷。

记者深知,守正创新、有“融”乃强是新媒体时代做好新媒体产品的指导理念。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全国两会期间每每推出原创爆款融媒产品便立即吸睛无数,一次次印证了这个理念。推出的《“萌”婶代表记——全国人大代表赵会杰和小庙子村的新故事》等系列报道成为全国两会期间的现象级报道产品,将3D视频和自拍形式无缝切换一镜到底;推出智能AR直播眼镜“智慧眼”,集速记、同传、对话翻译于一体的便携式智能硬件设备“全能耳”齐上阵,为记者赋能,并拓展着融媒产品的边界。这也让我们这些参与者深切地感到,创新不息,奋进不止,对媒体人更是如此。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