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故事”:展现理想之光 探索本质回归
在大时代中把握普通而平凡的社会生活,在人类的普遍向往与追求中思考新闻的内在价值,在简短的叙述中注入思想的力量,这不仅让《“见字如面”23年》有了理性的深度,也为写出情感的温度和咀嚼不尽的独特味道奠定了基础。
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文字通讯一等奖作品《“见字如面”23年》,通过一对平凡夫妻共同写下的“家庭日记”,用朴实无华的文字,记录了一个聚少离多、牵肠挂肚的故事。一个个小小的细节,一句句质朴的话语,让读者不知不觉中体会到那种最普通、也最能触动心灵的亲情之美、家庭之美、人性之美,并深深为劳动者的温暖情怀所感动。
可以说,从最初的采写到选题的最终确立,乃至传播的全过程,这篇报道并非“偶然”。这是长期以来,工人日报坚守新闻理想,坚持价值传播,坚信内容为王的必然选择,更是报社长期深化“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激励一线记者履行新时代新闻工作者的责任使命,把握时代脉搏、呼应社会关注、展现人民情怀,打造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工会故事,讲好中国工人故事的一个缩影。
讲好有思考的“故事”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有摄像头、人人都是自媒体的当下,相对于每时每秒诞生于指尖上的海量信息,“好故事”依然是一种稀缺品。努力讲出有思考、有情感、有味道的“好故事”,正是我们长期追求和坚守的职业理想。
这篇不足1500字的新闻通讯,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扣人心弦的传奇经历,有的只是简单而平凡的家庭琐事。但专家评论说,虽然写的是铁路客运部门一对夫妻的日常生活,但“留言本”上的只言片语,却有一种汹涌而来的“温暖力量”,展现出一种非常可贵的人民情怀,令人感动、令人思索。看似极其平凡的叙述,不虚浮、不煽情,却能不断地启发读者,引入更为深厚的思考和体悟。
这篇报道历经3个月,几番删减。最初接触到这个故事是在2016年12月底,兰州铁路局“感动兰铁·2016年度百名人物”评选,新设立了一个项目——“十大贤内助”。当时,记者就注意到这个新奖项,感觉企业很有“心意”,而且也一定会有故事。
2017年1月,文章中主人公之一的任亚娟获选“十大贤内助”。了解事迹时得知,在客运段里她是一个“老先进”:是兰州铁路局的劳动模范,还获得过原铁道部的火车头奖章。在进一步的采访中发现,1993年参加工作后不久,通过单位的岗位练兵、技术比武他们夫妻二人都成为段里的业务精英——妻子任亚娟是卧铺比赛的第一名,丈夫李全忠是硬座比赛的第一名,真可谓一对“金童玉女”。之后任亚娟成了北京车队的列车长,李全忠成为乌鲁木齐市车队的列车长。
多年来,夫妻二人的工作岗位虽然屡经调整变动,但总是“天各一方”。评选时,任亚娟是武威南车队队长,李全忠是宁波车队副队长。虽然这个时候,两人的女儿李卓蔚已经21岁了,但一家三口聚少离多,有许多故事可写。比如,第一次登门采访的时候就发现,夫妻二人都很有“职业个性”:李全忠回家后,看到任亚娟在家里搞过卫生,就习惯性地像在列车上检查一样,用手指在犄角旮旯摸一遍,发现有点灰尘,难免嘟囔一两句。作为妻子,任亚娟自然不高兴;再比如,任亚娟看到李全忠收拾过的床、叠过的被褥,总觉得没有卧铺车厢里的方正、规矩。不说吧,自己看着不舒服,说了吧,就会闹别扭。婚后,二人也经历过借钱买房、孩子上学等一系列的烦恼。
记者认为,这对夫妻所经历的20多年,正是中国铁路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一线职工也做出了奉献,工人日报理应讲好这段中国工人的故事。
最初的计划是想写整版纪实报道,图文并茂,讲细节、讲经历,讲述一段普通职工用青春追逐梦想、用热血奉献忠诚的履历,写成一个传承良好家风、弘扬中华美德的鲜活教材。
在几番删减的过程中,我们是这样思考的:这对平凡夫妻所经历的23年,通讯方式极速变化,如报道中所说“经历了传呼机、手机短信、微博微信等”,但是,他们依然在家庭日记本上留言,“用掉了12本日记本,留下6820多条只言片语”。岁月流逝,他们坚守着“见字如面”的纯情与质朴;在繁忙与劳累的工作中,守护着爱情与亲情。
这个故事看似极其普通,但如果放在大环境、大背景中来思考,会发现他们所经历的时代,正是读者共同经历过的时代,不断更新换代的通讯工具和通讯方式,正在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今天的人类生活。
由此,这对夫妻的经历就具有了一定的“典型”意义,关注他们的命运,实际上也是在回应着社会普遍关注、普遍忧虑的情感话题——通讯工具和通讯方式的持续变迁,让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联系更为及时、更为便捷,但与此同时,也出现“因科技而冷漠”的现象,公交、地铁、餐厅,随处可见的是捧着手机的“低头一族”,在许多人忙于时时刷屏、频繁充电的时候,一个无可否认的事实是:人情淡了、亲情淡了。
基于这样的思考,这对夫妻的“家庭日记”,远远超越了就事说事的层面,具有精神指引和价值引领的意义,能引发读者的强烈共鸣和情感激荡。这对夫妻所执著坚守的纯情与质朴、守护的爱情与亲情,承载着人类对美好生活的普遍向往与追求,鲜明而深刻地体现和弘扬了新时代应有的主流价值和情感共识。
从大时代中去把握普通而平凡的社会生活、从人类的普遍向往与追求中去思考新闻的内在价值,在简短的叙述中注入思想的力量,不仅让《“见字如面”23年》有了理性的深度,也为写出情感的温度和咀嚼不尽的独特味道奠定了基础。
讲好有温度的“故事”
我们把任亚娟在单位里获得的所有荣誉,“简化”为摘录丈夫李全忠在“家庭日记”中的一句话——“亚娟,你荣获全局十大‘最美贤内助’,真替你高兴。但我觉得这个奖,颁给我也合适呢,哈哈!”
而在这一句之前,我们从6000多条留言中“摘录”出妻子的一句话——“全忠,女儿说什么时候咱们一家三口能坐在一起吃上你做的臊子面?我都不知道哪一天,心凉!”
对夫妻二人所经历的生活艰辛和感情忠贞,也简化为丈夫李全忠的一句感慨——“现在翻一下,23年的心酸与牵挂历历在目。”
从报道技巧上说,越简单、越原生态也就越有力量、越有温度。但在这种技巧背后的磨炼,却浸透着记者所坚守的新闻理想和作为主流媒体所应有的人民情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闻的采写方式和传播方式正面临着深刻的变革,特别是自媒体的出现,对专业记者形成了挑战,仅仅依靠传统的采、写、编、评等技巧去“传递信息”、简单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新闻记者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才能充分发挥出主流新闻媒体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影响力。
作为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的综合性报纸,多年来,工人日报不仅报道了大量发生在“三工”领域的新闻,还以“三工”的视角、价值观,去判断、采编他们所渴望知道、应该知道的新闻,使报道更有针对性、更具社会影响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内容为王,实现新闻的审美传播,把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实现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向往的人民情怀,作为新闻记者必须坚守的新闻理想,不断提升新闻记者的新闻发现力、洞察力和判断力。
客观、准确、清晰地讲述新闻事实,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更加努力追求的,是这样一种精神产品——敏锐的发现、清晰的洞察、准确的判断,所呈现的新闻事实努力承载着思想和情感,浸透着新闻记者对社会问题和人生价值的思考和追问。我们始终坚信,因为拥有思想,平凡的新闻事件能获得品质的提升;因为拥有普遍的情感共鸣,简单的信息传递也有某种永恒的力量。
许多人以为,文字优美、语言流畅、情节曲折等等元素就是新闻审美的标准。这其实是一种狭隘的理解。文字、语言、情节(细节)固然是优秀新闻作品不可缺少的要素,但真正能够实现新闻审美传播的还是思想与情感。没有对重大社会问题、社会现象长久的关注和理性的思考,没有时代浪潮汹涌冲击下对普通职工、平凡生命个体的终极关怀,不可能从“巧遇”来的新闻线索中,发现那种激荡人心的“温度”。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传统和思想积淀,作为工人日报记者,我们在平凡日常生活的背后发现简短“留言”守护着的纯情家风,从字里行间看到了浸润其间的“牵肠挂肚”;对于夫妻双方因为工作原因分隔两地后的“期待与牵挂”和“相知与守候”,有着充分的体会与感悟,最终挖掘出了这个“与子偕老”故事所具有的超越时间、超越地域的影响力。
如今,距离最初的报道已经过去了1年多,这个“见字如面”的故事已经家喻户晓,但是至今仍然有许多媒体在追踪报道,甚至全国各地的多家媒体以这对夫妻为“报道素材”,策划了一系列“非常见面”“特别婚礼”之类的节目,说明这个新闻故事正在成为耐人寻味、经久不衰的“中国故事”。
讲好有味道的“故事”
故事,人人会讲,但作为主流新闻媒体,讲的不能是一般的“故事”,而是要拿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
作为一线记者,我们的体会是,一个好的“故事”,不仅有思考、有温度,更会有味道。这种味道,是持续“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提炼出的“生活味道”;是新闻记者专注、敬业、执著的“味道”。
随着时代的发展,工厂(企业)、工会、工人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工人日报的记者必须敏锐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节奏,不断深化“走转改”,用生动的语言、引人入胜的表达、深入浅出的阐释、精炼准确的表述、鲜明朴实的气息,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工会故事、讲好中国工人故事。
走进职工、深扎基层、立足现场是写作新闻作品最基本的条件;不断探索直观、形象、生动、鲜活的表达方式,是对记者的职业要求;数字信息时代,新闻传播的即时性、互动性、多样性更加突出,这就需要记者时刻保持对时代、对生活、对社会更敏锐的观察,不断加深对新闻规律的认识和把握。
长期在企业一线采访,对企业、对职工有着很深的感情,从他们的言谈举止和一颦一笑中也能捕捉到有价值的素材。但采访中,我们还是用笨办法复印、摘抄了许多“日记”,用手机拍摄了1.4G的图片资料,捧在手上反反复复揣摩、提炼,用“慢工”求精品。
无论媒体格局如何变化,我们始终坚信内容为王,更加努力地尊重新闻规律,实现新闻本质的回归。面对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不失语、不回避,直面热点、及时介入,还原真相、回归常识,引导舆论、凝聚共识。努力站在更高的价值判断层面上,努力在工厂(企业)、工会、工人的领域,寻找更广大、更深远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动力,追求精致、写作精品。
《“见字如面”23年》,就是这种努力的结果。
这篇通讯能够产生广泛的影响,也有赖于媒体融合发展。文章在报纸版面刊发后,融媒体中心将部分记录“留言”的图片整理后,通过工人日报的“两微一端”推送,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反响,工人日报微信、微博和客户端几天内的阅读量突破百万。此后数月的时间里,网络上的阅读、转发、评论持续不断,读者的留言超千条,被称赞为是最能代表普通中国人的爱情故事、展现平凡职工情感的“最美留言”。
近年来,随着各种新技术、新资本的涌入,“渠道为王”“平台为王”“技术为王”等论调喧嚣一时,但我们始终认为,坚持内容为王,是媒体融合、提高传播效果的根本保证。任何时候,内容都是新闻媒体的核心竞争力,都是专业新闻记者理应追求的职业底线。
随着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世界正步入一个“信息爆炸”“新闻过剩”的时代。在这个时候,即便一些读者面对海量信息,沉迷于“娱乐至死”,但不可否认的是,阅读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精致新闻作品,依然是人类理性而正确的必然选择。读者也更加需要主流媒体坚守职业操守和体现责任担当,从“信息提供者”转型为“信息甄别者”“新闻判断者”和“舆论引导者”。
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评委的肯定,是对我们的鼓励,更是鞭策。“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我们永远在路上。以事实的客观报道来表达对社会、生命、生活的理解和热爱,是我们不变的职业追求。
(作者系工人日报甘肃记者站站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