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新闻战线》>>2018年·第11期

探索“对话体”与“纪录片体”的混搭

——《穿越四十年对话高考》的获奖体会

史 喻
2019年03月26日10:09 | 来源:人民网-新闻战线
小字号
原标题:探索“对话体”与“纪录片体”的混搭

  与一般“串词+同期”的广播新闻专题不同,获广播专题一等奖的《穿越四十年对话高考》报道,开创性地采用了“对话体”与“纪录片体”的混搭——记者全程“隐身” ,两位采访对象直接对话,后期配以大事记的纪录片风格串联,使得全篇逻辑清晰、自然连贯、声音丰富,引发强烈情感共鸣。

  2017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40年前那场具有特殊意义的考试,标志着中国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千千万万的人藉此有了公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在这样重要的节点,各家媒体策划制作相关纪念性报道可谓是“必须”,如何制作出一档既深刻又有新意的作品,可以说是全国媒体共同的一道考题。这一专题用新老高三生两位嘉宾直接对话的形式,讲述40年间高考的变革以及考生个人和社会的巨大改变,在全国同主题报道中独树一帜。

  重大“老选题”的当下新思路

  广播新闻专题应遵循“价值要大、切口要小、严守规范、活讲故事”①的原则,用立意深远、以小见大来凸显新闻价值。

  查阅以往的纪念恢复高考10年、20年、30年的新闻作品,通常形式不外乎采访当年参加首次高考的“老高三”(多以名人为主),重温历史镜头与追忆自己的高考故事,或者是聚焦当今正在积极探索的高考改革,推出连续性多点报道,以展现变革事实、表达观点。

  对于纪念高考改革这样题材重大但又容易四平八稳的“老选题”,能在既有的报道模式中找到哪些突破的“小切口”,实现“大价值”呢?

  形式上的突破并不是核心,关键是要捋清作品想要表达的主题到底是什么、探讨的内容是什么,因为如果只是侧重历史,那么采访人物回顾自己的高考故事就较为合适,而如果是聚焦变迁,那么报道历年来的高考改革大事件或者探讨当下改革的方向也很恰当。

  倘若再往前迈一步,把两者相结合,找到经历了恢复高考的“老考生”和感受了高考变革的“新考生”,跨越40年,让历史和当下、故事与观点实现真正融合、直面交流呢?

  在构思过程中,记者考虑到,谈话一直是广播媒体重要的节目形态,在声音交互中沟通思想、传递信息、交流情感。②那何不把谈话引入专题之中呢?这就是记者为“老选题”找到的“新思路”——让新老高考生穿越40年对话高考,这种节目样态能更充分发挥广播的独特优势,制造双向交流的对话场,让听众如身临其境般聆听到新老两位考生的叙述与思考,化繁为简,更为真切地了解他们的高考经历和心路历程。

  想法有了,接下来就是找对话者。本篇专题的采制者都是在教育领域深耕多年的跑口记者,但是即使预留了一个月的策划、制作时间,在高考前找到最合适的采访对象也并不容易。

  记者多方收集线索,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最终从候选者中首先挑选出“老高三”的合适对象——退休前一直从事中学教育工作的闫长珍。中学特级教师的身份让她不仅能谈及自己的高考往事,更对40年间高考的变革有深入的了解,能够言之有物。“新高三”的采访对象则是获得2017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资格认定的学生刘天瑞。自主招生一直是这些年高考改革中非常亮眼的一环,全程经历了一次最新自主招生的刘天瑞对此更有发言权。

  《华尔街日报》的资深头版撰稿人威廉·E·布隆代尔曾说过,“所有被称为伟大的故事,都来自伟大的创意,几乎在所有伟大的故事创意中,都有一种人性的展示。”③高考40年,其最重要的影响就是让无数人的梦想照进现实。那么,以“小人物”作为切入点,讲述普通人因高考改变命运的故事,相信更能引起听众的共鸣。

  这样一来,这篇广播新闻专题的主要框架就确定为: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考生对话2017年将要参加高考的高三生,让新老高考生跨越40年共话高考,一场既有历史纵深又有现实讨论的、具有穿越感的对话就可以进行了。

  打破形式的界限,探索“对话体”与“纪录片体”的混搭

  区别于一般的广播谈话节目,《穿越四十年对话高考》没有主持人这一传统访谈节目的“必备要素”,记者也全程“隐身”。为了让对谈更加直接、真实,全部对话都在新老高考生的交流中产生,二人既是采访者也是被访者。

  考虑到对话者一方是即将参加高考的高三生,为了不过多占用他的时间,这篇专题定为一次性现场录制,整个时长为一个半小时左右。这对于记者的前期准备有着巨大压力。

  对话如何产生?记者预先分别和两位嘉宾沟通了设计的简要大纲,大纲并不是“台本”,是为对谈者提供基本的逻辑顺序,主要是分为回顾1977年冬天的高考故事、探讨高考改革的今天以及思考高考与人生的关系三大部分。这样就让两位嘉宾在第一次见面时,可以带着对彼此的好奇、新鲜感,自然而然地推进话题,最终做到了即使没有现场主持人承上启下,也能流畅自然地沟通,很好地控制话题的走向。

  对话谈什么?内容就是整篇专题所要表达的主题——40年前这场具有特殊意义的考试,标志着中国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千千万万的人通过这项恢复的考试制度有了公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高考,作为目前最公平的选拔性考试每年都备受关注,它的不断改革也深受期待——昨天、今天和明天,两位对谈者结合自己的切身经历,勾勒出恢复高考后的40年间,高考的变革及其对万千学子乃至中国社会的影响。当然,“四十不惑”的高考也并非真的“不惑”,对于高考改革,两位对谈者也从自身的视角出发,提出了建设性意见,让这篇专题不局限于故事讲述,更注重现实意义与价值呈现。

  区别于名人访谈,两位对谈者以普通人的身份一样能够深入交流高考对个人命运的影响,听众的感受不再是猎奇而是更加亲近地感受内容。此外,两人由于年龄和经历的差异,对高考有着不同的体会和理解,节目在两人的对话和思想碰撞中不断推进,从而吸引听众的注意力。节目录制过程中,记者在哪里?记者在现场但是不干扰现场,而是及时精心选择、记录。也正是因为那些自然、真实的现场对话,第一次交流的观点碰撞,才让这篇作品充满细节与惊喜,能够自然而然地感动听众。

  高考走过40年,节目的厚重感怎么体现?由于受访者有身份的局限,难以把40年间高考改革的重点事件都说清说透,所以在后期节目制作上,记者通过现实与回忆穿插的构架,串以高考40年的“大事记”配乐旁白,增强了报道的历史感和新闻性,更有代入感和悦听性,具有了新闻纪录片的质感。

  闫长珍回忆40年前高考故事时,记者查阅历史资料,精心“还原”并插入了让“老高三”印象深刻的宣布恢复高考消息的广播声——

  “凡是符合招生条件的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均可自愿报名,并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选择几个学校和学科类别……”

  这一声音为对话人物谈当年的心境,提供了更加具象的佐证,搭建起现实与回忆穿插的构架,大大提高了节目的可听性。

  整篇专题共出现4段配乐旁白,内容为40年间高考改革的大事。作者归纳总结了最具代表性的节点,用最精炼的语句加以提炼,每段还配有合适的音乐,与对谈者的交流区隔开,让听众清楚了解作者想要传递的信息和表达的意图。

  这篇专题打破了以往广播新闻专题形式的界限,探索“对话体”与“纪录片体”的“混搭”。虽然是多种元素共存,但不代表乱搭一气,“混搭”是否成功,关键是要确定一个“基调”④。作者以新老高三生的对谈内容为主线,高考改革的大事记做辅助,做到有轻有重,有主有次,最大限度地延伸节目的空间,破除固化的新闻专题思路,为节目主题的深入和延展带来新灵感。

  以工匠精神打磨声音作品,让形式服务于内容

  广播作为听觉媒体,虽然有稍纵即逝和“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弱点,但也具有“以声取胜、以情感人”、激发听众思维、给听众以极大想象空间的优势。

  广播声音包括语言、音乐、音响三个要素。而广播新闻专题作为一种新闻体裁,可以同时调动同期声、解说、录音资料、音乐等手段。正因为广播专题的结构比一般录音更为复杂,构思时不仅包括主题、结构、语言,也包括音乐、片花等的设计运用。

  在新老高三生的对话内容作为“主输出”之外,作者通过片头、片花以及配发大事记等方式,为专题内容持续“增值”。

  片头如何开门见山、先声夺人?我们是这样设计的——

  我是1977年恢复高考的首批考生。

  我是2017年即将参加高考的高三生。

  我问他:孩子,马上你要进入高考考场了,你紧张吗?

  我问她:当年您收到高考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两位对话者甫一开始就亮出了各自的身份,并与对方形成亲切自然的谈话场,凸显出交流感,配乐轻柔,烘托气氛,让听众对两位谈话者有好奇,带着兴趣往下收听。

  而节目结尾也注重设计,并没有以简单的同期或音乐作结,而是以主持人口播的方式对高考及高考改革进行了小结和点评,引人思索,体现了专题的思想内涵。

  整期节目现场采制时间虽短,但是在前期构思和后期制作中却下了大工夫,分别用时近一周。媒介理论家、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对于广播情有独钟,他曾用充满诗意的语言描述着广播的魅力:“收音机的阈下深处饱含着部落号角和悠远鼓声那种响亮的回声。它是广播这种媒介的性质本身的特征,广播有力量将心灵和社会变成合二为一的共鸣箱。”⑤这篇广播专题为表现主题运用了多层次的声音元素,作者用工匠精神打磨声音作品,让所用形式更好地服务于主题表达,从而引发了听众的情感共鸣。

  结语——不为创新的创新

  这期节目以30分钟访谈完整版、10分钟广播专题版和3分钟录音新闻版三种形式在北京新闻广播多轮播出,并且通过北京新闻广播“问北京”官方微信号图文并茂地予以呈现,新媒体版插入了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资料图以及两位访谈嘉宾的现场照,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综合来看,这篇广播专题做到了三个创新:一是表现形式创新,以新老高三生穿越对话的形式纪念恢复高考并展现高考变革;二是过程设计创新,为嘉宾设定大纲,但不限制对话者自由发挥,其实是记者和嘉宾共同完成创造的过程;三是制作环节创新,用典型音响、大事记串起历史记忆,带领听众身临其境、增强质感。选在高考前赶制播出,既体现了节目的重要性,又兼顾了时效性和新闻性。

  创新是一种结果,并不是目的。作者选择这种开创性的节目形态来做这一选题,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更好地服务节目的主题,对高考改革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希望给包括教育从业者在内的听众带来一些思考和启发。

  央视制片人陈虻曾对节目创新发出感慨:“当你觉得节目对你有挑战、甚至不会干的时候,就是观众觉得新鲜的时候。当你觉得驾轻就熟的时候,就是观众看烂了,不愿意看的时候。”⑥媒体从业者,只有不断从节目内容、形态、角度追求新意,才能赢得受众。而对于广播节目创新来说,则要以声音作为突破口,正如美国著名记者迈克·华莱士所言:“广播中声音就是一切,不然我们就只是在电台中读报纸”。⑦

  创新是广播发展的原动力,相信在新理念和新技术的推动下,广播节目形态将以更强的互动性、更灵活的选择性、更舒适的伴随性和更深的融合性,完成更口语化的表达、更故事化的讲述、更情感化的表述。

  (作者单位:北京人民广播电台)

  注释:

  ①《评委有话说 | 坚持导向 改进文风——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奖广播作品的特点》,http://zgwlmt.com/Ch/NewsView.asp?ID=126。

  ②童云:《社会化媒体语境下的广播创新策略》,《中国广播》2018年第8期。

  ③《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④马春阳:《广播节目“混搭”的创新探索》,《中国广播》2018年第8期。

  ⑤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402页。

  ⑥陈虻:《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76页。

  ⑦迈克·华莱士:《光与热——新一代媒体人不可不知的新闻法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125页。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