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从“报相”创新看市场化媒体变化

——以《中华工商时报》为例

王志新
2019年04月02日13:43 |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小字号
原标题:从“报相”创新看市场化媒体变化——以《中华工商时报》为例

上世纪80年代,我国报业迎来发展的黄金期,数量激增,虽然各有侧重,但这些新兴报纸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采取了市场化的新机制,在当时,发展得较好的便有《中华工商时报》(以下简称时报)。

时报的综合性和民间性使其视野更广、灵活性更强。在改革大潮中,时报始终坚持自己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在数量繁多的经济类报纸中,占据着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创造了鲜明的“时报特色”,这些特色也构成了其与长期以来被人们所熟知的“报相”完全不同的全新“报相”。

为改革鼓与呼的办报思想

办报思想的确立离不开报纸对自己角色的正确定位。在改革开放中应运而生的时报,其办报思想有着显著的时代特征。时报是一张经济类报纸,时报坚定掌握的方向便是改革开放的方向。时报的决策人将报纸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都定位在为改革鼓与呼上。这种办报思想甫一出现就体现在时报的版面上。

1991年第一期报纸头版,一张邓小平的巨幅照片占据了整个版面的4/5。邓小平同志微笑着注视着前方,身后是五星红旗,一大四小五颗星在画面的右上角格外引人注目。照片中套红刊登了时报全体同仁的3句祝辞:“向小平同志和缔造共和国大厦的前辈拜年。向奋斗在现代化建设第一线的企业家拜年。向热情鼓励支持本报工作的广大读者拜年。”

在一个整版上用版面的绝大部分来刊登一张照片,对我国当时的报纸来说并不多见。时报在无声地向海内外读者宣告:在迈向21世纪的最后10年,中国将继续在改革开放思想指导下大踏步前进。

从读者视角切入报道角度

创办之初,时报就明确不能板着脸说话,要强调服务。

首先,在题材的选择上,时报没有按照“政策+图解”的公式,围绕中央在某一时期的工作重点,搜集材料,加以印证式宣传或者诠释,而是立足于企业,从广阔的、千变万化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中寻找有价值的事件或者现象,对其进行深入剖析,帮助政府和企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上海货,你怎么了?》就是一组这样的报道。时报还为这组源自一封读者来信的报道配发了编者按:“收到这篇读者来信已经有一段时间,再三斟酌,迟迟没有编发。上海货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王座地位,我们知道这稿件的分量,更明晓上海货在广大消费者心中的位置。在此期间,我们请本报驻各地记者就上海货在当地情况进行了广泛市场调查,同时派记者组前往上海了解情况。一个多月的采访,面对无数的统计资料和信息,结论是上海货在国内市场仍然占有重要地位,从总体来讲,上海货的质量仍然是比较好的,在各地消费中享有好的声誉,其市场占有率仍然相当高。但是上海货的王座已被撼动,某些上海货已被其他地方的产品替代。这一现象并非全是坏事,而且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激烈竞争面前,上海有上海的弱项,也有她的难处……”事后读者对这组报道的评价是:眼光独到、分析客观。

其次,在写作手法上,时报尽量避免高高在上的“教育者”姿态,试图塑造一种观察家、评论家的形象。因此,时报很少用“必须”“应该”等字眼,多是通过提供大量信息,作中肯、客观地分析评论,让读者自己判断,自己决策。时报编辑记者管这种报道叫“探讨式报道”,其特点是既非批评,又非表扬。

再次,不仅让读者知道“发生了什么”,还要让读者了解“为什么发生”。这项工作的好坏,实际上反映了一个新闻记者对读者责任感的强弱。好的记者需要具有深入基层,到事件发生的地点滚一身泥巴的能力,善于答疑解惑,对事实进行鞭辟入里的分析。

游刃有余的编辑手段

新闻图片的运用。时报新闻照片的运用经常表现为两极,超出常规。对于新闻价值高的图片,舍得给版面并破常规使用。如上文提到的几乎用一个整版刊登一张图片,许多图片刊登时位置突出,占位面积大,剪裁新颖,并标以简洁生动、寓意深刻的题目。与此相反,时报也常常采用极小的照片。如在刊登特约专栏作家陈燕妮的《古灵精怪》一文时,配发的作者近照却很小。时报还经常采用小图片的组合,较好地突出民众色彩。采用小图片组合时也采用不同的组合方法,有时分散,有时集中,有时横排,有时纵列。

厚题薄文。以醒目的标题吸引读者,而正文则尽量简约,使得时报在版面上呈现出题文的强烈对比与反差。标题字大而重,正文则字号偏小,更增强了两者的对比。时报并不满足于标题字的大与黑,而是更加重视标题制作,让标题内容吸引人,从而提高了读者的注意力和阅读兴趣。时报强化标题并不采用多种编排手段,如加网、反白、勾边等,但其效果反倒使得标题更为吸引人。对于许多报纸而言,还停留在传统的引题、主题、副题的模式时,时报更多地采用了无引题或副题的结构,使读者阅读顺序与标题逻辑关系一致。时报还有许多标题都是一行主题或对仗主题,读来朗朗上口。

对于不同内容,处理方式也各有不同。有时开门见山,直达主旨,没有套话、官话,读来会让读者更为亲切。此前,时报头版二条刊登了一条会议消息:引题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是否将继续得到政府支持”,主题为“何康对中外记者说:是”。新闻“无包装”不仅能够破除套话,还在于提炼事实、交待背景,将复杂的新闻诠释清楚、明晰。这实际上是对一个记者能力、水平的检验。一个好的记者不应该只满足于“访问者”的角色,做事实、材料的搜集者、记录者,时代的发展已然对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图表漫画。时报采用图表进行报道或辅助报道,不但开始的早,而且运用广泛。几乎每份报纸都有多种类型的图表,图表不但具有一目了然的特点,而且更适合经济类报纸的特点。因此,时报的漫画也被放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和消息、时评、社论等并列为重要的新闻形象,而不仅仅当作陪衬和点缀。时报曾刊发了许多反响较好的新闻漫画作品,并刊发了美国国际漫画新闻公司特供该报的国际经济漫画。漫画的大量采用,不但引起了读者的关注、活跃了版面、丰富了报道手段,而且对于形成时报特色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与时报曾有一位风格独特的漫画家陈西林参加编辑工作不无关系。

“报相”是一份报纸综合实力的体现,既包括内容,又包括形式,既体现思维方式,又体现办报思想。仅仅是版式新、标题新还不够,还要思想新、内容新。

能从当年百余种经济类报纸中脱颖而出,时报依靠的是什么呢?从新闻报道的角度来说,就是以与众不同的办报思想,从自身特点出发,在判断事件的新闻价值、筛选新闻素材、确定报道角度及报道形式上,遵循经济规律、新闻规律,突破“官报思想”,在新闻报道尤其是经济类新闻报道中做出大胆的探索、创新,形成了改革开放初期市场化财经媒体的独特新派“报相”。

(作者单位:中华工商时报社)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