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中国旅游报》记者王洋:文旅搭起“连心桥” 增进了解促情谊

2019年05月07日10:55 |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小字号
原标题:文旅搭起“连心桥” 增进了解促情谊

  碧空如洗,满目新绿,这个春天,北京迎来播种希望的好时节。

  4月25日—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150多个国家和90多个国际组织的近5000名外宾出席此次活动,4100余名中外记者从世界各地赶赴北京报道此次盛会,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开幕式中掷地有声的讲话通过各大平台传播出去。非常荣幸,我能够成为其中的一员,成为今年中国最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的记录者、报道者与传播者。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作为旅游行业媒体记者,我的视角无疑聚焦“一带一路”文化和旅游等人文领域成果,关注民心相通的实践。因此,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民心相通分论坛自然是我此行报道的重点。在论坛的采访中,我深切感受到,“一带一路”倡议让越来越多文化迥异、肤色不同、语言不通的人增进了相互了解、深化了相互间的友谊,也更加理解和支持“一带一路”建设。

  南太旅游组织首席执行官克里斯·克科尔在接受采访时就直言,随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举办,各国对“一带一路”的认识不断深化,文化和旅游等领域的合作不断加深,“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成为国际合作的重要领域。

  采访过程中,我兴奋于各国嘉宾、国外媒体同行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到中国旅游等话题表现出来的兴趣与热情,特别是与他们聊到“都到过中国哪些地方”“最喜欢和向往的目的地是哪里”“最喜欢的中国美食是什么”……大家都兴致勃勃,让我颇有成就感。

  事实上,对于一场国际盛会来说,新闻中心无疑是各国与会嘉宾、媒体了解这个国家传统文化与旅游资源最直接的“窗口”,“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紧紧抓住了宣传推介的好时机。

  此次新闻中心景观设计以丝路文化为核心,突出延绵数千年的丝路历史文明及丝路经济文化纽带的地位象征,集中展现丝路繁盛时代及沿线风貌,向世界传播“一带一路”倡议,发扬丝路精神,展现丝绸之路的全新时代内涵。

  与此同时,我注意到,此次论坛主办方为中外嘉宾、记者提供了一系列沉浸式体验。在VR展示台,通过4套VR眼镜可实景体验北京的天坛、颐和园,上海外滩,杭州西湖,拉萨布达拉宫等景色;步入式合影互动区设置有“与北京合影互动区”和“与中国合影互动区”,与会者可以与北京鸟巢、敦煌莫高窟、拉萨布达拉宫、西安大雁塔等著名景点进行合影。拍照后,即可生成照片二维码,既可扫码收藏,也可直接打印。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互动区,主办方还邀请了来自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传统国画、传统攒玉石宫花、兔儿爷彩绘、软陶工艺等制作表演,同时,邀请嘉宾、记者亲身体验非遗制作的全过程。

  “绘画项目真的很考验人的耐性,首先得沉静下来,感悟当下。”摩尔多瓦广播电视公司记者卡西库·阿纳托利在体验传统国画项目时感叹道,“通过绘画、彩陶等项目可以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是很棒的方式。”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绘画项目的选择非常有意义。习近平主席在此次论坛的讲话中多次强调,“以绘制‘工笔画’的精神,共同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走深走实、行稳致远、高质量发展,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负责非遗展台的京彩瓷博物馆经理史琴告诉我,嘉宾、记者在体验之余还有着另一层意义,“相信中国优秀文化将给外国友人留下美好回忆,希望他们可以带着家人再到中国旅游,寻找中国文化记忆。”

  如果说,在场馆内,外国友人是沉下来、静下来感受北京文化魅力,那么,场馆外,带有京味文化、传统文化元素的旅游线路,则让他们置身北京的古老与现代之中,进而爱上这座城。

  “一带一路”建设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这其中,文化与旅游的作用非常重要,无疑最容易在民众间搭起一座座“连心桥”,让国与国的交流、交往更进一步。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2019年,北京的这个春天因为这场盛会更添色彩。这个春天,我有幸与4100余名中外记者共同见证了它绚烂夺目的一刻,足矣。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