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昆仑兄弟》以"美玉"为媒 彰显"民族团结一家亲"

2019年05月15日13:12 |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小字号
原标题:新疆电影《昆仑兄弟》以“美玉”为媒彰显“民族团结一家亲”

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策划、新疆天山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昆仑兄弟》近日在新疆人民剧场首映。

影片讲述了一个民族团结的故事:结对认亲干部徐昆来到离家1500公里外的新疆南部农村,与当地村民马尔丹的母亲热依汗大妈结为亲戚,并得知了马尔丹的遭遇——3年前,马尔丹受同伴委托去乌鲁木齐出售一块价值几十万元的和田玉,阴差阳错不慎将玉石丢失,解释不清成了村民眼中的“骗子”。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他背井离乡打工还债,母亲盼儿子哭坏了眼睛,未婚妻迪丽拜尔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为了帮助马尔丹找回清白,徐昆踏上了寻玉之路。他在经历艰辛曲折的重重困难之后,终于找到了玉石,并说服多个买卖经手人退款退玉,最终守护了马尔丹的诚信。徐昆和马尔丹用诚信和友善托举起了用真心铸就的民族团结,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围绕“诚信”“友善”叙事

电影《昆仑兄弟》是以新疆正在开展的“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为题材的类型化主旋律影片。

“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是新疆2016年秋天启动的,110余万名干部职工与基层各族群众结对认亲,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这一生动实践凝聚了人心,汇聚了力量,使各民族兄弟姐妹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

新疆首映式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张红表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团结带领全疆各族干部群众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广泛深入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各级干部与群众真结亲、结真亲,成为各民族融情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有效形式,积极促进了各民族的交流、交往、交融。

《昆仑兄弟》正是以“民族团结一家亲”这一生动的现实为题材,经过新疆电影工作者深入挖掘、精准提炼、艺术升华而创作的主旋律影片。影片以小见大,“微言大义、言近旨远”,从小的视角反映民族团结大主题,展现人性美好,把诚信融入民族团结的主题,讴歌了人性的真善美。

新疆天山电影制片厂厂长、影片出品人、艺术总监高黄刚表示,《昆仑兄弟》结合“民族团结一家亲”这一时代背景,紧紧围绕“诚信”“友善”展开叙事,用汉族结对认亲干部徐昆和维吾尔族兄弟马尔丹的真诚情谊,传递了真善美和向上向善的价值观,谱写了民族团结的时代篇章。

克服困难出精品

《昆仑兄弟》编剧李牧时说:“我们从许多感人故事中寻找一个小切口,管中窥豹折射民族团结这个大主题。”主人公马尔丹生活在新疆南疆的和田地区,结亲干部徐昆生活在乌鲁木齐,相距1500公里,剧中两人社会角色不同,差别很大。但他们都处在两难的境地中,灵魂正处在锤炼中,最容易展现人性中最真实的一面,他们在选择中都走向了正确方向。

与《昆仑兄弟》的故事相映成趣的是,这部影片也是由汉族、维吾尔族两位兄弟导演姜宏、阿不都克力木·阿不力孜联合执导的。拍摄团队由9个民族的兄弟姐妹组成,他们上昆仑,越戈壁,忍受着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高原反应等诸多困难,有时为追求完美的影像呈现,风餐露宿。几经周折,最终圆满完成了拍摄任务。

《昆仑兄弟》导演之一的阿不都克力木·阿不力孜说:“克服困难出精品。”影片主要的拍摄地点集中在新疆南部昆仑山北麓,那里属于沙漠气候,早晚寒冷。摄制组每天早晨6点起床(和田与北京有3个小时时差),晚上最早也是八九点收工,披星戴月是工作的常态。“我们在昆仑山拍摄的地点海拔4000多米,距离我们居住的宾馆有6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早上3点半就出发了,抵达山顶时,有些同志出现了高原反应。男一号脸色苍白,话都说不出来。每拍摄完一个镜头就立即吸氧休息,然后再接着拍摄下一个镜头。拍摄结束,制片部门立即送男一号进了医院。扮演牧民的演员也出现了高原反应。但是,为了保证拍摄进度,依然跑步赶着牦牛投入表演。等表演结束后,站立不稳的演员立即撤下高原。”

除了演职人员的高原反应,和田地区常常出现的沙尘天气,也给拍摄带来了难度。阿不都克力木·阿不力孜介绍,好几次,监视器上的遮光帐篷被沙尘暴吹跑了,帐篷布都被撕裂了。摄制组只好在戈壁滩上把大衣裹在身上,蹲坐在地上等沙尘暴过去,有时在沙尘暴中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在世界著名的风区乌鲁木齐达坂城拍摄过程中,气温一度下降到零下25℃,并伴随着8级大风,演员和摄影师都冻得流下了眼泪,话都说不出来。但是,大家谁都没有抱怨,全体创作人员坚持把戏拍完。“我们的敬业精神感动了当地的老乡,各民族老乡将自家的院落提供给我们拍摄和休息,还给我们引路,提供各种信息服务,甚至将烤全羊送到我们剧组,因为他们都知道,我们在拍摄一部有关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电影。”

匠心奉献精彩演出

马尔丹的扮演者阿卜力克木·阿卜来提在片中奉献了精彩的演出。

“我认为《昆仑兄弟》这部电影正是‘爱与团结’的体现。”阿卜力克木·阿卜来提说,“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影片中马尔丹和迪丽拜尔在工地上见面的场景。大雨中,马尔丹对迪丽拜尔的微笑体现了马尔丹的决心和担当。在马尔丹的角色塑造过程中,表演尺度的拿捏是至关重要的。马尔丹没有太多的台词,这个角色要用动作语言来证明自己的特质,多数时间观众可能看到的只是马尔丹的一些状态,很多事情以回忆的方式来呈现。但作为演员,不能仅仅表现状态,而是要在深层次地体验角色经历的同时,准确地表达出角色的内心活动感受,并且表达出人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所以,我在前期做了很多工作,在拍摄前半个月进行了对角色来龙去脉的研究,写了人物小传,用一系列的训练来达到我和角色之间的融合。有了充分的准备后,在拍摄过程中我们大胆地让语言再简化,对马尔丹的行为进行了强化。”

《昆仑兄弟》中,孔都孜·扎依塔西主演母亲热依汗。孔都孜·扎依塔西细读《昆仑兄弟》剧本后,特别兴奋,她认真仔细地研究剧中角色。热依汗是一位普普通通的母亲,很朴实,为了给儿子还个清白,全力支持儿子马尔丹,苦苦地等着盼着儿子回家。最后,在结亲干部徐昆的帮助下治好了眼睛,这就是爱、这就是亲人、这就是团结。

孔都孜·扎依塔西拍戏时认真观察当地的妇女,观察她们日常细微的生活方式,这对塑造角色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孔都孜·扎依塔西全心全意地塑造了大妈热依汗的形象,最后得到了很多观众的认可。孔都孜·扎依塔西希望更多的人能看到《昆仑兄弟》这部电影,相信观众一定都会喜欢的。(通讯员 诸葛瑞金)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