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半边天》:倾听她们的声音

钟玲
2019年05月24日08:20 | 来源:中国妇女报
小字号
原标题:《半边天》:倾听她们的声音

  无论是职业女性,还是家庭主妇,无论是中年女子,还是妙龄少女,影片以不同国家的风情为载体,演绎不同的女性在事业、家庭、亲情、爱情等方面的不同选择。既有当代女性在现实中所遇到的各种困境,也有她们的生存状态,既有她们对命运的挣扎、对生活的抗争,也有面对选择的勇敢和坚强。

 

  忧伤而无奈,沉闷而隐忍,轻松而舒缓,温情而平淡,欢快而浪漫……才不过一个半小时的时间,5个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境遇的女性故事,就让我俨然经历了一次长途旅行,感受到了各种不同的“滋味”。

  由贾樟柯监制,金砖五国合拍的第二部影片《半边天》,是由五位来自南非、巴西、印度、中国、俄罗斯的女性导演执导,以女性视角聚焦当代女性情感与生活的电影。五个独立的小短片,汇集成了《半边天》这样一部集锦长片。尽管,在观影途中,我的心随着5个小故事的开始至结束一直起伏不平、五味杂陈,但在之后,再回想起影片中的故事,无论哪一个,都有会心一笑的冲动。即使,只是一瞬间。

  其实,影片中的每个故事,都在诉说:选择。

  南非导演萨拉·布兰克执导的《性别疑云》,讲述的是一个体貌特征、行为举止都很像男性的女赛艇选手,因遭受性别质疑被禁赛后,不得不改变为大众意义上的“女性”的故事。19岁的恩通比,还未享受荣耀带给她的快乐就陷入大众的质疑之中,她不得不接受性别检测以证清白。然而,她是一名女性的事实并未让屈辱停止,体协以她不够“女性化”为由,禁止她参赛。而改变这个决定的唯一办法是,恩通比必须服药以增强她的女性特征……这段故事以开放式的结局终止,恩通比到底选择了什么?是妥协做别人眼中的女性?还是坚持下去只做自己?

  答案,没有人知道。也许,答案本身在这个故事里并不重要,《性别疑云》意在用恩通比受到的伤害和她的遭遇,直指女性因才华出众便被质疑甚至被妖魔化这样一个荒诞的社会现象之余,向人们提出疑问:现代社会中我们该如何定义女性?而对于每个女性,也提出了一个问题——在如此不平等的生存环境下,是他人眼中的自己重要还是真实的自我重要?

  歧视、不公,让《性别疑云》一直深陷在一种忧伤的情绪里,但恩通比嘴边偶尔泛起的微笑,属于她的战场那水面上灿烂的弧光,却赋予了这个故事短暂的美好与光明。

  与之相比,巴西导演丹妮拉·托马斯所执导的《归乡》则显得沉闷、压抑了许多。年过半百的海伦娜,是一位被家庭伤害过、长期与家人疏离的中年女性,在接到一个来自家乡的电话后,她踏上了探望病危母亲的返乡之旅。回到那个偏远老旧的村庄,一切都变了又仿佛一切都没变。在别人眼中有些不孝的海伦娜,面对痛苦的过去,面对如今垂垂老矣的母亲,最终选择了原谅、和解。

  与我们的国家不同,巴西经历长期战乱,一半家庭是由女性支撑起来的,在狭隘的父权社会中,女性犹如戴着镣铐艰难生存,她们背负了许多不可磨灭的伤害,影片中的海伦娜便是其中之一。虽然生存背景有千差万别,但对于原生家庭的伤害——这个在任何国家都存在的“普遍性”话题,总是很容易就引发共鸣,触碰痛点。人戏合一,真情流露,海伦娜仿佛在向每个无法忘记家庭伤痛的人询问着:我们,要如何面对原生家庭给予的伤害?我们,该怎样放下过去与家人和解?

  或许是,《归乡》选择了用人物原型演绎的缘故,这部短片既没有繁复的场景,也没有过多对人物内心细致的描摹,却自然而流畅、真实而情切,让人有无尽的心痛之感。海伦娜的脸上自始至终没有戏剧化的表情,可她的眼眸幽深如墨,有看尽世事的沧桑,也有逆流成河的悲伤莫名。

  从巴西到印度,影片的色彩逐渐变得明亮。印度导演阿什维尼·伊耶·蒂瓦里用一种轻松、明快的方式,让她所执导的《妈妈的假期》充满了趣味性。没有互相埋怨、争吵不休,没有鸡飞狗跳、暴力相向,更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整个故事用舒缓的节奏,以“妈妈要出走”这件事延展开来。短片的女主人公赛玛是一位家庭主妇,她身兼“数职”整日被繁重的家务所累,没有一点自己的空间和自由。但即使这样,家人仍看不到她的付出,不被尊重、不被理解的痛苦让她不堪重负,于是,赛玛向家人提出休假去找寻自我。直至这时,一家人才发现她的重要性。公婆、丈夫、子女,一时间都难以想象没有她在的日子。

  短片在赛玛决定放弃度假,家人决定分担家务的皆大欢喜中结束。赛玛的故事再次将全职主妇这个群体的生存现状展现了出来。女性事业与家庭难以兼顾,全职女性不被承认其价值和不被尊重的这个生存困境,遍及世界的各个角落,而她不过是全世界千千万万个全职主妇的缩影。导演曾说,她想通过影片为女性喝彩,让更多人看到女性的另一面,并感谢她们无时无刻对家庭无私的、无微不至的照顾。毋庸置疑,短片看似“圆满”的结局,各让一步的和谐处理方式,有落入俗套之嫌,但可以肯定的是,短片只想让人们认识到这个群体的价值,而赛玛突然想从麻木的家务中解放出来,其实也是一种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

  是以自己想要的方式活着,还是活成他人期望的样子?

  由刘蓓、王珞丹主演的中国篇《饺子》,为我们解答了这道难题。短片里,仍是我们熟悉的中国味道。母亲的黄昏恋,女儿的职业困扰,中国新生代导演刘雨霖以饺子为轴,将两条线索交织在一起,展开叙事。女儿因母亲的对象是一位厨师,比不上离世的院士父亲而阻挠母亲的恋情。两人产生隔阂,最后母女因母亲对其男友一段开诚布公的对白,达成相互理解,她们从各自的角度出发,发现她们认为的人生真谛:人要想活得轻松,要为自己活,坚持自己的喜欢,才是最大的不平庸。

  温情的画面,圆满的结局,《饺子》大概是最符合中国人期待的一部短片。母女隔阂,在平淡无波澜的叙事节奏之中烟消云散,却不乏处处留下温情。母爱也好,对梦想生活的坚持也罢,她们终于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影片的最后一部分是由俄罗斯导演伊丽莎维塔·斯蒂肖娃执导的《线上爱人》,这是影片中唯一具有青春、浪漫气息的存在,也是具有喜剧元素的一章。马车、火炉、19世纪的服装与现代自行车、笔记本电脑的混搭,心中小鹿乱撞的少女与幽静、旖旎的俄罗斯小镇风光,构成的美好画面,“如果外面的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那我想好男人可能在监狱里”这样诙谐幽默的台词,都为这部短片的“出众”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剧情出人意料的两次反转,也让整个故事格外的具有戏剧性——单纯、朴实的乡村姑娘瓦娅与一位英俊的男囚犯坠入了网恋,尽管村里的人都在嘲笑她的“傻”,她还是一如既往。但当男人依约乘船前来,她才知道自己爱上的居然是一个残疾人。从欢欣到惊恐再到抱头痛哭,瓦娅难以接受这个事实,逃之夭夭。母亲对男友的“杀人犯都比他强”的调侃,周遭人的各种嘲笑,都比不过他现实中的缺憾更让人崩溃。

  瓢泼大雨中,心上人仍未退缩,而是坚持在岸边等待她的到来。终于,他的赤诚撼动了瓦娅。雨后清晨,人们瞠目结舌地看到,瓦娅背着他一脸甜蜜地走回了家。爱情面前,瓦娅抛开偏见,冲出来自母亲和全村人传统观念的束缚,决定努力寻求真爱,遵从自己的内心。

  不同的人生境遇,不同的选择,恩通比或许选择了妥协,海伦娜选择原谅,赛玛选择包容,中国的母女二人都选择了理解,而瓦娅选择了成全,成全自己,也成全爱情。

  无论是职业女性,还是家庭主妇,无论是中年女子,还是妙龄少女,影片以不同国家的风情为载体,演绎不同的女性在事业、家庭、亲情、爱情等方面的不同选择。在这些故事中,既有当代女性在现实中所遇到的各种困境,也有她们的生存状态,既有她们对命运的挣扎、对生活的抗争,也有选择面对现实的勇敢和坚强。如贾樟柯所说,全世界对于女性都有一些条条框框的约束,比如女人应该持家、矜持,在事业上不能像男人一样勇往直前……恰恰在这部电影里,我们所看到的是,她们想要打破传统观念束缚所做的努力,而不一样的人生境遇,也无法掩饰一个事实,她们是母亲,她们是妻子,她们是女儿,但她们更是自己。

  细细想来,《半边天》中,每个国家的女性故事,都具有代表性与“普适性”,淡薄而不浓烈的叙事方式,却让人在离开银幕画面的视觉侵袭之后回味悠长。

  遗憾的是,影片的排片少到异常可怜,公映第4日,我只能跑到距家25公里外的地方,才能寻到一场。不过,尽管影片与佳作尚有一点距离,但这5个能够让人深思的故事,终究使我觉得不虚此行,倒是一种幸运。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