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温莉芳: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融入工作

郝天韵
2019年05月27日13:31 |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小字号
原标题:温莉芳: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融入工作

“一本打开的书,一扇开启的门,通往科学殿堂的阶梯,托起一流人才的基石。”这是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计算机科学丛书”的立意,也是我多年来秉持“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进行出版工作的具体写照。

出版界的前辈、中华书局创始人陆费逵曾在100多年前说过:“我们希望国家社会进步,不能不希望教育进步;我们希望教育进步,不能不希望书业进步;我们书业虽然是较小的行业,但是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却比任何行业为大。”

这句话对于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分社常务副社长、“计算机科学丛书”主要策划人温莉芳而言,不会因为百年时光而过时。相反,它一直为温莉芳30多年从事出版工作指引方向。

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温莉芳说:“一本打开的书,一扇开启的门,通往科学殿堂的阶梯,托起一流人才的基石。”这是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计算机科学丛书”的立意,也是她多年来秉持“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进行出版工作的具体写照。

感染科学精神

立身教育出版

上世纪50年代末,中国开始在一张白纸上画下计算机研究的蓝图,但中间几十年发展缓慢,直至90年代,在改革开放以及全球信息化大潮的推动下,我国计算机产业开始迅猛发展,与此同时,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迫切。这对高等院校计算机教育以及相关方向的出版界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在高等教育以及人才培养上,专业教材的建设尤为重要。”温莉芳告诉记者,在当时,由于我国信息技术发展时间短,从业人员相对较少,但西方发达国家在其计算机科学发展的几十年间积淀的经典教材有许多可借鉴之处,因此,引进一批国外优秀计算机专业教材对我国计算机教育事业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是与世界接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由之路。

机械工业出版社较早意识到出版要为教育服务。“因此,自1998年开始,我们就将工作重点放在遴选、翻译国外优秀教材上。从那时开始,经过不懈的努力,我们从国际著名出版公司所出版的数千种教材中甄选出国际顶尖大学教材和技术发明人和技术实现者的作品,以‘计算机科学丛书’为总称出版,供高校师生、研究院所研究人员,以及企业研发人员参考。”温莉芳介绍道,从1998年出版至今,“计算机科学丛书”已累计出版近560个品种,对推动中国计算机高等教育的高水平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可以说,“计算机科学丛书”中,每一本都凝结着国内外作者、译者的辛勤付出。而对温莉芳而言,作者们严谨的学术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温莉芳的工作与生活。

20多年,在这套书的出版过程中,温莉芳与计算机界众多学者、专家、教授、产业精英进行数次学习和交流,也参与中国计算机学会各专委会以及其他学术团体的学术会议。“这期间,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了解到学科前沿成果、行业发展趋势和动态,更多的是看到几代优秀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的科学精神和人格力量,看到了他们长期孜孜不倦的科学研究与探索、他们年复一年的付出,更看到了他们身上的科学精神。在与他们共同工作的20多年里,作为编辑怎么可能不成长,不坚定信念,不同步调奋进在人才培养的洪流中?”温莉芳说。

成为行业专家

推动教学改革

计算机领域专业人员大多笑谈,没读过“计算机科学丛书”的人,绝对不好意思称自己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的人。

20多年跟“计算机科学丛书”打交道,也让温莉芳成为计算机领域的专业人士。如今,除了出版人,温莉芳还有计算机领域的多重身份——中国计算机学会170余位理事中唯一的来自出版界的理事,中国计算机学会教育专委会委员、理论计算专委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女计算机工作者委员会常委,中国计算机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

这时,对多重身份的温莉芳而言,出版者是教育的参与者,要针对未来5—10年国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对现有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做深入的调研,找出差距,组织专项研究,制定和出版符合时代需求的教学体系,包括研究报告、教材出版、教师培训、教学示范校试点校联盟、教学成果—学生能力竞赛等。

温莉芳告诉记者,随着移动互联网、普适计算、云计算和物联网的普及,计算机的应用已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各行各业的应用需求千差万别,要求未来的计算机性能更高、适应性更强、使用更方便、成本和功耗更低、安全性更好等,“但能从事这种创新设计的人才从哪里来?我国的计算机专业培养的毕业生能否担当起这一重任?这是很多计算机学者、专家、教授一直在思考的事情”。

于是,作为发起者之一的温莉芳在教育部计算机专业教指委的领导下,“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项目研究以及相关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于2009年启动。她告诉记者,计算机教育必须重视计算机教学的改革,“我们对国际著名大学与计算机系统有关的课程进行了深入的对比分析,找出了我国大学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的差距。将课程内容重新组合,形成新的体系,为提高学生计算机系统思维能力做了有益的尝试”。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引导的大变革、大发展之际,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深厚的数理理论基础、数据思维和AI思维能力、软硬件协同的计算系统设计能力,还要有多学科知识深度融合与应用的能力。”在温莉芳看来,高校教学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作为科技类出版社的编辑,参与教学研究和成果推广是我们的本职工作,我们会和业界专家、学者一起继续为新时代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而努力,更好地在学术界、教育界、产业界与社会各层面之间发挥更出色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将最优秀、最先进的知识、技术,以及教学理念传播给社会。”温莉芳说。

丛书意义重大

倍感自豪荣耀

从1998年开始,“计算机科学丛书”以每年25种左右的品种规模,持续出版22年,截至今年5月,共出版品种近570种(包括升级版本),总发行量720万余册。

“这套丛书选题涵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向方方面面,既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基础课、核心课、选修课教材,也包含学科前沿话题和学术专著,其中不乏计算机学科中许多泰山北斗之作,包括图灵奖得主作品、经典名著和各领域领先学者的代表作。”温莉芳骄傲地告诉记者,如今,这套镇社之书的多本图书获机械工业出版社内容质量奖、编校质量奖、畅销产品奖等各类奖项。而让她更为自豪的是,自己20多年来作为主要工作策划的这套丛书更大意义在于:从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出发,促进了计算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计算机教学体系的改革,为培养满足IT行业发展需求、企业发展需求的合格人才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采访过程中,温莉芳也向记者道出了“计算机科学丛书”在新中国70年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这套书在国家发展关键的历史时期,从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到前沿成果专著,为国家信息产业发展所需的核心专业人才的成长(从学校到工作岗位),提供了和国际一流院校学生同样的学习资源,对我国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作用。”

“总之,作为出版工作者,要参与到教学研究和成果的推广,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改革,为新时代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而努力。从国家、行业、人才培养等发展需求出发,出版具有学术价值的图书,社会给我们的回报也不会低。”温莉芳说。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