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推出“读党报 看变迁”栏目
图为1950年7月3日,人民日报一版刊发消息,当年小麦总产量约达400亿斤。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开栏的话
人民日报记录了新中国砥砺奋进的光辉历程,也记录了百姓生活的发展变化,70年栉风沐雨,70年春华秋实,都凝结在这些浸透时光的文字里。从今天起,本版推出“读党报 看变迁”栏目,以70年间人民日报报道为线索,今昔对比,折射国家、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变迁,敬请关注。
清晨,山西运城席张村,78岁的郑天德吃过早饭,踱步来到地里。看着一根根麦秆直挺挺地立在那里,上面挤满了麦穗,老郑不禁欢喜。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村里人只能靠天吃饭,“碰上个旱年,50米深的井水根本不够浇地。”老郑说,如今,虽然村里小麦种植面积变化不大,产量却多出两倍;有了科学管理和机械化生产,“一个钟头就能干完以前一个上午的活儿。”
2018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13158亿斤,其中小麦的产量就达到了13143万吨,全国粮食产量连续第七年保持在1.2万亿斤以上。全国人均粮食产量也显著提高,从1949年的208.9公斤提高到2017年的477.21公斤。如今,我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基本盘已牢牢稳住,人们的要求早已从吃得饱升级为吃得好、吃得健康。
粮食增产与政策支持密不可分。几十年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推广,农产品市场体系逐步建立,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面提高,农产品供给实现了由短缺向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2004年到2019年,党中央连续发出16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科技进步也功不可没。2018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3%,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68%。“我国粮食单产大幅提升,高产高抗新品种的选育、田间管理技术的推广和现代生产要素的投入,助推农业生产不断迈上新台阶。”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王秀东说。
(本报记者 乔 栋 郁静娴整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