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青年记者》>>2018年11月下

传统节日报道正青春

蒋肖斌
2019年06月12日10:40 |
小字号

来源:《青年记者》2018年11月下

传统节日的历史往往可以上溯至远古时期,先民创造出绚烂多姿的节日文化,却因为时过境迁也许在当代失去了生命力,成为古书中的记忆或者博物馆里的藏品。相比之下,新闻报道的历史就太年轻了,记者喜欢追逐新鲜的人和事,如何让传统节日活起来,就成为一个可讨论的话题。

我供职于中国青年报社,作为文化记者,长期从事传统节日报道。这其中有几对矛盾是我一直需要处理的问题:传统与当代,历史与青年,纸媒与融媒。以近期的实践为例,就此发表一些来自一线的观察与思考。

关注传统节日对当代青年的价值

作为记者,我在采写传统节日报道时,出发点是传统,必然要涉及节日的来历、演变,以及相关传统民俗,但落脚点须是当代、青年,以及节日的当代价值,这是由中国青年报社的媒体属性决定的——推动社会进步,服务青年成长。

在《月亮不过是星球,我们为什么要过中秋》一文中,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刘魁立提出了一个有趣的命题:当人类已经登上月球,发现月亮上没有嫦娥、没有广寒宫、没有桂花树,也没有玉兔,只是一个荒芜的空间,为什么我们还是要过中秋?这个困惑其实是很多传统节日共有的时代之惑。节日诞生之初,是与那个时代的物质生产、社会关系等密切相关的,比如月亮崇拜之于中秋节,龙图腾祭祀之于端午节,丰收祭天之于重阳节,等等。但情随事迁,很多传统节日的生发土壤已经消失,或者发生变化,这也是近十几年来,消费主义的“洋节”更得到年轻人青睐的原因之一。

刘魁立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十分诗意:“当人类越来越了解外界与自身,依然需要幻想性的艺术创造。尽管我们已经知道月球不过是一个星体,但还是要保留这个美好的传说。尤其对孩子来说,刚刚认识月亮的时候,应该听到这样的故事,整个人类也需要保持这样的童心,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智慧,也是我们幸福感的来源。”如果将这个回答映照于新闻报道,我们要寻求的即为传统节日对当代青年的价值。

在重阳节期间,我采写了10月16日头版报道《敬老岂止在重阳》。敬老并非人类固有的行为,而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在东亚一些国家普遍存在“弃老”传说,表明在一定历史时期,人们对于老人的态度和行为并非尊敬。

中国人在历史上选择了敬老,一方面是农耕社会经验传递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宗法社会家族凝聚的需要。那我们在报道时,需要突出的是重阳节对当代青年的功能所在——老人特殊的文化价值和为人处世的经验能为年轻人提供人生智慧,而且青年群体对老年人的态度,体现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同样的思路也体现在10月17日头版评论《让老年人更好融入现代社会》中,作者呼吁,别让老人在时代潮流方向上掉队,尤其是对青年提出了要求:互联网产品降低对老年人的技术门槛,公共设施考虑老年人的习惯,社会心态对老年人思维有更多宽容……毕竟,老年人的今天就是年轻人的明天。

有历史厚度,有思想深度,对传统节日的报道还应具有趣味性和实用性。

10月17日整版专题“帮我们的爸爸妈妈退休”中,以副刊的操作方式,讲述了5个不同职业背景的年轻人,用自己方式帮助父母面对退休后从生活到心理上的诸多挑战,文笔生动,故事典型,让读者观文自照,仿佛看到另一个自己。

10月18日“青年调查”版头条报道《保健用品和日用品是最受欢迎的重阳节礼物》,通过对2000名受访者的调查,为广大青年出谋划策——重阳节送什么。调查结果显示,最受欢迎的礼物是保健品(49.2%)和日用品(48.3%),而最多的建议是鼓励年轻人多抽空陪陪父母、注重对老人的精神慰藉(71.8%)。这样的报道除了新闻价值,兼具服务性,在传统节日期间成为青年的行动指南。

部门融合,全媒体融合,传统媒体的不传统报道

《中国青年报》是一张报纸,但中国青年报社显然已经不仅仅是一张纸,客户端、微信矩阵、微博、网站,甚至包括抖音,一家67年历史的媒体相信,读者的目光到哪里,我们的新闻就要出现在哪里。麦克卢汉说过,“媒介即讯息”,不同的载体意味着不同的生产方式,纸媒向新媒体整体融合转型的脚步,在近期的传统节日报道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一方面,打破部门界限,以工作组为单位进行内容生产。各部门从自己的专业领域出发,最终殊途同归,挖掘出传统节日异常多元的新闻价值。

中秋节期间,报社文化中心和中青在线组成融媒工作组,负责“我们的节日?中秋”专题,在报纸端(《中国青年报》)、PC端(中青在线)和移动端(中国青年报APP、微信、微博等)等三端组织、制作、发布、推广。

9月18日,报纸要闻版开设“我们的节日?中秋”专栏,同时,中青在线网站首屏置顶开设“我们的节日?中秋”专题区,中国青年报APP开设“月满中华 情浓中秋”专题;9月23日,微博开设“中秋晒秋”互动话题。从9月18日起,工作组共发见报稿件6篇,原创网稿26篇,短视频2个,微信5个,互动H5一个。其中,两篇稿件获全网推荐,其余稿件总转载数410家。这一次报道实践,是《中国青年报》向全媒体整体融合转型的具体案例,也是对传统节日报道的第一次尝试,真正做到了“三端融合”。从前期策划、组织实施、发布推广,涉及多个部门,全链条做到了一个“融”字。

时隔不久即为重阳节,文化中心再次协同评论部、青年调查、子报刊中心等多部门,从10月16日~18日连续三天进行全媒体报道。16日,头版《敬老岂止在重阳》一文打头阵,以专家解读重阳文化内涵,提纲挈领;同时,H5《远方妈妈的背影,你还记得吗》上线,子报《青年参考》在微博发起“晒祖辈颜值”互动。17日,头版头条发表评论《让老年人更好融入现代社会》,8版整版专题,从个人角度讲述重阳节的私家故事。18日,“青年调查”版头条,以大数据解读重阳节礼物。

另一方面,打破报纸依赖,实现“脱纸化”,甚至“脱PC化”生存。从9月29日至10月7日,《中国青年报》停报9天,这是本报实行停报规则以来时间最长的一次。报纸停刊,但新闻仍在现场。从10月1日开始,由文化中心主导,中青在线、媒体策划部、全媒体用户中心、军事部、评论部、摄影部等部门及众多记者,共同参与推动“一起晒背影”系列融媒报道,截至10月7日中午12点,微博话题“一起晒背影”阅读量617万,被共青团中央官博和多地共青团官博、政务微博转发;在中国青年报APP和中青在线分别发布网稿11篇,原创视频2个,原创微信9条。

“背影”是一个筐,能装的东西极其丰富,亲情、友情、爱情,爱国、敬业、友善……“一起晒背影”的话题也延伸到了传统节日报道。10月18日整版报道《青年眼里的重阳 被爱戴是件幸福的事》,精选近20张从微博话题收集而来的老年人背影照片,其中有92岁高龄的中日友好医院老教授的工作照,更多的是普通老人相互陪伴的背影。这些内容源自互联网,发酵于互联网,因为数量庞大,也需要媒体经过选择加工后,给用户呈现出一个精品版。就像报社的传统节日报道并不依赖一张纸,传统节日的新闻内容也不完全依赖记者,采编人员在其中更像一个筛选器,在浩瀚的网生内容中打捞有价值的新闻。

传统节日是一个“文化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抓手

在采访过程中,一位专家告诉我:“一个节日的构成是多方面的,比如要赏花灯,就会产生花灯制作的工艺,要吃月饼,就会有食品制作的工艺,其间还会有各种活动,戏剧、舞蹈、文学等非遗的不同门类都会有与中秋相关的体现。传统节日是一种整体性非遗,多种元素构成了一个丰润的传统节日,我们称它为‘文化丛’。”既然传统节日是“文化丛”,那对传统节日的报道也必然应该涉及方方面面,如此广博的范围,找出一条清晰的逻辑线就显得至关重要。

我在新闻实践中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节日报道的一个很好抓手。从宏观层面而言,传统节日本身即为非遗。刚刚过去的中秋节、重阳节,以及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等中华传统节日,都在2006年5月20日被确定并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从具体活动来说,传统节日中的民俗也是非遗。比如,中秋节——中秋博饼、佛山秋色、泽州中秋习俗、秋夕、大坑舞火龙、吉安中秋烧塔习俗等6个子项,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重阳节——山西省阳城县的皇城村重阳习俗和河南省上蔡县的上蔡重阳习俗,也在201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

而从可操作性来说,非遗相关人员能为传统节日报道提供各方面的信源。以我的经验,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掌握传统节日相关全国性的统计数据,并定期更新,能为报道提供整体框架;专家学者学养深厚,能为传统节日的前世今生提供专业的解读,并提出建设性意见;非遗传承人经历丰富,传承有序,能用自己的故事说话,让传统节日的一脉相承有了最生动的体现;各地在传统节日期间举办的活动,也往往与非遗相关,让节日报道接地气,与最广大的民众有了直接联系。

新闻要求真实、时效、准确等特性,对传统节日报道来说,更重要的一点是接近性——读者为什么要看你的报道。传统节日的起源动辄就是千百年前,那是宇宙洪荒、天地玄黄的中华文明起源时,当今天的人们已经不再祭祀天地鬼神,就需要媒体在现实生活中寻找传统节日的余晖。而非遗恰恰是与读者联系最紧密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中秋节吃月饼,这是几乎每个中国人都会有的习惯,与所有人息息相关。而“月饼传统制作技艺”,就在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发展至今没有间断的古文明,传统节日是先人智慧情趣和文明绵延不绝的综合载体。我们仍会在春节团圆,元宵节赏花灯,清明节扫墓,端午节吃粽子,七夕节也是情人节。要感谢传统节日,让我们在做这一切时,自然而快乐,这是一个民族凝聚力的来源之一。新闻工作者在做传统节日报道时,也该配得上这样的美好。

(作者为中国青年报社文化中心记者)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