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青年记者》>>2019年2月下

视频新闻主流化,还要迈过几道坎?

任大刚
2019年06月12日14:43 |
小字号

来源:《青年记者》2019年2月下

由于体制机制、技术壁垒等原因,很多传统媒体的机构和个人丧失了上一波转型新媒体的机会,很短时间便处境艰难。5G时代的来临,给视频新闻的制作和传播带来巨大的想象空间,资本、机构和个人为此摩拳擦掌的不在少数。

笔者作为一名不断转型的前传统媒体从业者,同时又是一名资讯类短视频从业者,在此提供一点观察与思考。

使用场景的门槛

手机视频新闻之所以短,是因应用户的使用习惯改变而致。同样是视频,电视新闻为什么可以长?为什么可以设置冗长的片头片尾?因为电视是固定在客厅的,你只要看电视,就只能等在那里,任它尽情摆好各种Pose才开始告诉你发生了什么,但手机视频新闻的用户不可能有这种耐心。

2009年,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在中国大陆出现,把用户使用各种信息的场景扩大了很多倍。这一变化,对信息传播业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此后十年,包括电视在内的传统媒体面临生存危机。新媒体在PC端盘桓十多年,终于在智能手机时代迎来爆发式增长,很快开始蚕食传统媒体的地盘。传统媒体都是单向传播:媒体传播什么,受众就接受什么。而电视又是所有传统媒体中,应用场景最具局限性的传统媒体。

智能手机和高速互联网使视频信息传播的场景发生了极大的拓展,理论上,今天的互联网用户可以在任何有4G信号的地方观看视频作品。但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各种代表性的场景都存在局限性。

通勤路上。通勤路上的最大特点是“闲”,有大量的垃圾时间。在传统媒体时代,它是报纸极力挖掘的金矿。2006年,笔者当时所供职的东方早报版面由对开改为四开,报纸在地铁的销量快速上升,化解了很大的发行难题,由此扭亏为盈。理论上,通勤路上也可以是观看手机视频的良好时段。但事实上,嘈杂的环境音和晃动的车厢,大大影响了观看效果,于是用户不得不戴上耳机并且尽量调大音量,久而久之,很可能损伤听力。为此,手机视频新闻必须上字幕,用字幕的方式告知重要信息。此外,开车上下班的人实际上无法观看视频,这成为喜马拉雅等音频类产品的很大机会。

办公场所。办公场所尤其是工作时间观看手机视频新闻,对用户来说有很大顾忌,这至少给上级以“工作量不饱和”的印象。办公场所适合“偷看”图文内容,而不适合看视频内容。尤其是一些冗长的大会,不少人百无聊赖之际掏出手机,但观看视频仍然是忌讳,图文信息仍然是首选。

休闲场所。休闲场所譬如健身房、餐厅、商场、咖啡馆、茶馆、酒吧等,多数情况下,这些场所同时又是社交场所,大多数情况下场景也不算安静,也不是理想的观看手机视频的场所。

以上三种“涉公”的代表性场景,在生活和工作节奏更快的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并不能吸引多少手机视频的观看流量。4G信号率先在一二线城市开通,但一二线城市的手机视频流量,并没有出现决定性的提升。

除了以上三种“涉公”场所,手机视频观看在家庭这种“涉私”的场景之中,是一个巨大的流量来源地,但家庭内部,各种场景同样存在使用差异。

客厅。客厅是家庭成员集中休闲娱乐议事的场所,一起看电视,曾经是家庭成员具有最大公约数的休闲娱乐方式。但即便在电视时代,有条件的人家,已经开始在各自房间配置电视。因此进入手机视频阶段,会大概率地出现家庭成员各自玩手机的情景。但如果打开手机的音响,则对家庭其他成员造成干扰,特别是有孩子上学的家庭,还会被指责为干扰孩子学习。

卧室。睡前时间是观看手机视频的一个高峰,这时候观看手机视频,满足了视频观看的两个基本场景要件:环境安静、基本不打扰他人。但如果是已婚人士,同样需要顾及配偶的感受。此外,睡前观看手机视频的时间,普遍不会很长。

卫生间。在三口之家或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家庭之中,能够满足安静、不打扰他人的场景要求的,除了卧室,还有一个场景是卫生间。在卫生间观看手机视频的时候,还可以欣赏声音效果而不必顾忌影响其他家庭成员,但同样存在时间不会很长,否则影响身体健康的问题。

当前技术条件下,以上手机视频使用的六种代表性场景要在一二线城市进一步开发,难度颇大。但在三线以下城市和广大农村地区,由于生活和工作节奏明显放缓,住房更为宽裕,手机视频的观看场景要宽松得多。这种场景差异,加之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向下普及,使抖音、快手这样的互联网应用在三线以下城市和广大农村地区得到迅猛发展,以至于业界出现了“南抖音北快手”这样的说法。

一种新的传媒市场格局正在形成:一二线城市的用户市场被开发殆尽,但三线以下的广大城市和乡村是客户增长的主要来源地,所以,2017年度互联网经济出现“下半场”的概念,2018年度进一步明确为互联网应用的“用户下沉”,到2018年底则更为形象地描述为北京“五环以外”的地方。

“用户下沉”除了指用户重心在地域上的下沉,也指用户在年龄结构上的“下沉”。

其一是中老年人。他们过去是互联网应用的“弃民”,除了操作复杂使之望而却步,手机的小屏以及更多适用于年轻人的字号设计也给中老人造成阅读障碍。但手机视频时代的来临以及附带的音频,使之突破用眼障碍。

其二是文化水平较低的人群。他们在图文时代存在较大的阅读和理解障碍。手机视频时代的来临,使他们的接受门槛大大下降。

问题是,手机视频新闻的受众重心发生下移,而中国有影响力的媒体机构基本都在一二线城市,怎样发现用户?怎样跨过这道门槛?这是一大考验。笔者所供职的梨视频,已经因应用户下沉,布局地区总部。而抖音、快手之所以在2017-2018年装机量高速增长,用户主要来源地不是一二线城市,而是三线以下城市和广大农村地区。

传媒业本身无力左右硬件门槛,反而是硬件条件的改变随时在左右传媒业的业态发展。在4G时代风生水起的那些互联网应用,面对5G时代的即将来临,在兴奋的同时照样惴惴不安。这道门槛有多高,会拦下多少人,谁也说不清楚。笔者认为,每一次出现新的传播技术,在一定意义上都是在重新划起跑线。

内容生产的门槛

1.新闻事实的公信力。真实是新闻的唯一生命力。直觉上讲,有图有真相,视频新闻理应比文字新闻有更高的可信度,其实不然,视频新闻的摆拍和作假照样防不胜防。如何维护新闻真实性,对手机视频新闻照样是个迫切的课题。在实践中,梨视频的开放平台上,也会收到来源不明的新闻素材。

2018年度,微信朋友圈有几篇自媒体文章成为爆款,但受众很快就发现,这些爆款文章都有一个显著特点,即它们都是过去已经报道过的内容的重新梳理和整合,从中发现一些不为人注意的信息。这当然体现了作者高超的分析和整合能力,但同时也不得不指出,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赶赴现场进行相关采访而只是经过推理所提供的信息增量,毕竟是很有限的。这就是自媒体最大的短板,因为它很难提供具有公信力的新增内容。

而机构媒体,哪怕是一个很小的团队,由于有机构设置,虚假的信息通过流程设置加以过滤,有的机构也有精力人力财力赶赴现场,因而其所提供的信息,是由机构为其真实性和信息增量背书的,机构在手机视频新闻中占有先天优势,值得放手一搏。

2.画面难得。传统媒体特别是文字记者转型为视频记者后,面对的第一个尴尬就是——画面难得。画面难得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故事难得。一般而言,除非是视频监控画面,很多新闻事件都是记者事后获知,赶到现场时最精彩的画面已经无法取得,这是电视时代就存在的难题,现在由于拍摄工具的普及,很多普通人会用手机拍下视频保存,这十分难得,不过这需要索取并反复核实。社交媒体上经常会有人传播有价值的视频,面对这种情形,梨视频的处理方式是尽量核实,二次采访当事人,进行产品加工。不能核实的,宁肯不发。画面难得的另一个原因,是新闻事主的镜头恐慌,这也是与文字采访相比的重大不同之处。

此外,对于需要暗访的场所,文字记者搜集证据要简便一些,拍摄视频却存在较大风险,但显然,视频具有更大的价值。梨视频做的不少暗访,很多在网络世界引起震动。如何取得暗访现场的视频素材,相当考验智慧。

3.拍摄者和剪辑者的素质。拍摄者的素质直接决定后期剪辑质量。由于手机视频新闻爆发式增长,导致既懂新闻又熟悉镜头运用的人才十分难得,会出现“镜头对准谁”的问题。同样的会议新闻,有的人拍得趣味横生,有的人则拍得呆板僵硬,杂乱无章毫无头绪。拍摄者的素质,还涉及镜头掌控能力,画面是否有重点,是否有美感,都是受众是否认可新闻作品的重要考量因素。不讲究美感,镜头胡乱晃动,在受众看来就是不专业。

剪辑者的素质,直接决定视频播出效果,剪辑者同样需要具有新闻敏感。对短视频剪辑者来说,面对一大堆素材,要在短短1分钟左右的时间内突出重点画面,如果抓不住新闻敏感点,不仅会使前期拍摄前功尽弃,而且成片的效果也大成问题。同样,剪辑者还需要具有视频画面的审美能力,否则会降低制作质量。

媒体转型中,我们会发现,图文报道仍有大量需求,传统媒体人的生存空间还是蛮大的。但同时,由于平台容纳的信息传播方式已经立体化,图文、视频、音频都有,客观上需要文字记者同时掌握音视频技术。在这点上,转型也就意味着很多媒体人需要重新学习一门新技术。就像文字记者需要文采一样,生产手机视频新闻需要技术和审美能力,取得这些能力,离不开岗位培训。

基于梨视频的基本经验,笔者认为,短视频拍摄制作应该掌握五种基本技能和规则。(1)能够拍摄出图像清晰稳定,声音和现场音清晰的素材。(2)能够掌握各种字幕的使用方法。(3)在剪辑中,知道怎么在视频开始第7秒即进入一个抓人眼球的高潮,这个与新闻报道的写导语很类似。(4)懂得运用背景音乐烘托气氛,并串联画面片段。(5)掌握一些特效的使用方法。

事实上,视频制作对质量的要求是无止境的,新闻从业者掌握基本技能是必要的,但不必陷入技术和美学陷阱,要明白自己的本来目的是报道新闻,技术与美学是为新闻服务的,而不是相反。

运营和变现门槛

运营和变现,类似于平面媒体的发行和广告。新媒体时代尤其是短视频领域,怎样发现用户,怎样让产品抵达用户的手机屏幕,是一个值得认真对待的问题。

运营的工作大致有两项,一是产品包装,它的工作是多样的,包括片头片尾的设计、角标的使用,风格的相对统一等;二是在哪里发布,首先当然是自己开发的App,但据统计,2016年,传统媒体开发的App,装机量千万级的凤毛麟角,超7成下载量不过千,这些自有平台在整个互联网信息海洋中连沧海一粟都算不上,产品发布在自有平台上,很可能连一个浪花都激不起来。如果不想让记者的努力前功尽弃,就应该努力放大产品在互联网世界的影响。

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广告虽然被分流了一大块,但仍是重要收入来源之一。与传统媒体相比,短视频有更为多样的广告呈现方式,随着版权保护规范化发展,版权也将是一大收入来源。此外,大平台的流量分成也可以弥补生产成本。但所有这些运营和变现方式,都没有完全成熟的经验和操作方式可循,都是在不断探索之中。

眼球争夺的门槛

从2017年“短视频元年”的实际流量比例来看,娱乐搞笑类的短视频堪称流量担当。任何短视频生产者都无法回避流量点击的诱惑,这导致整体内容格局的浮浅和轻松,严肃内容和深刻思考被淹没、忽视。

难道短视频新闻注定不能成为严肃内容的载体吗?回答是否定的。在梨视频,有一个栏目叫“老板联播”,栏目宗旨是报道商业人物的动态,一开始把镜头对准大大小小的企业家,效果并不太好;经过摸索和总结,把镜头调向有思想有见解的商业人物,找到了一条既有深度,又有流量点击的路径,这个品牌栏目成为较大的流量入口。

受众的需求是五花八门的,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娱乐轻松的东西,只不过是娱乐轻松的内容对生产者来说发现成本更低,更容易被挖掘到而已。而专业的、深刻的内容,需要更大的耐心,更大的发现成本,但是收益更持久,更大。

移动互联网时代跟PC时代不同的是,平台集中度更强,小平台几乎没有多大存在感和生存空间,大平台和小平台之间的差异和影响力不可以道里计。因此,对初涉短视频内容生产的新闻机构来说,如何在大平台之间制造存在感,如何变现自己的利益,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大平台和小平台的矛盾,是新进入者面对的难题。但互联网平台不是万古不变的,实践证明,随着技术不断变革,老的平台会土崩瓦解,新的平台不断诞生,而所有的平台都需要内容充实,在这层意义上,在平台上能做多大事情,最终取决于你做的是不是有准备有质量的内容。

突破点

如果说新媒体发展进入图文阶段,传统媒体特别是平面媒体的转型只需要在体制机制上进行改造就可以完成的话,那么发展到短视频阶段,就不是体制机制的再造可以解决问题的了,它需要知识、技能和观念的全面更新。其中,首要解决的问题是技术与人才培养问题。

是的,在今天,拍照拍视频谁不会啊?但须知,作为一种产品形态,它必须是专业的,在UGC中,虽然拍摄者都是业余人士,但平台会使用很多技术手段,比如美颜、配音、配乐等,使每一件产品看上去不显得那么低端。但新闻产品不能这样处理,它对视频信息的技术处理必须是克制的,在这层意义上,它一定是PUGC的。而目前很多传统媒体机构,并没有多少专业的PUGC资源与人才,加之变现渠道和方式不明朗,因而显得手足无措。

在这种情况下,系统的培训和教育必不可少,这不仅是媒体机构的责任,也是社会教育之必须,因为在所有人都掌握媒体工具的时代,资讯传播不只是专业人士的专责,面对无限的海量信息,制作视频信息和识别信息真假,应该像使用纸币和识别纸币真假一样,成为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必备技能。

在传统媒体时代,一直有人在呼吁公众的“媒介素养”,而进入新媒体时代,特别是“短视频时代”,几乎人人都是受众,同时又可以是信息发布者,那么重视所谓“媒介素养”,就显得更为迫切。

与之相应,如果说传统媒体时代已经有一套相对成熟的管理政策,那么新媒体时代的管理政策,仍然是消极的。

传播在今天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既承担着新闻资讯的传播作用,又有娱乐大众的功能,还是非常重要的商业活动,民众社交也离不开它。因此,在保证传播的畅通的同时,还要尽量低地出现错误信息,这需要实施与传统媒体时代不一样的管理政策。

目前,短视频行业尚没有多少可以称为规律的东西能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当然,由于没有什么理论可言,因此,手机视频新闻领域除了传统的新闻铁律,也没有什么更多的条条框框可言。这带来两个相反的结果:一方面,它为创新留下了广阔的空间,每个制作者都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优势、长处,都有自己的玩法;另一方面,由于没有什么“理论指导”,也让一部分人心生恐惧,手足无措,对媒体转型心生抵触。

转型是大势所趋,潮流所向,而手机视频新闻处于转型浪潮的潮头,门槛多,不表示不可逾越,否则只有等待被潮流淘汰的命运。

(作者为梨视频研究院院长)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