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导向为魂 内容为王 创新为要

——人民网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唐维红  王韬  邹菁
2019年08月16日17:49 |
小字号

本文发表自《新闻与写作》2019年第8期第12-19页

【摘 要】近年来,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被看作是“人民日报融合发展的新媒体旗舰”的人民网,始终秉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的理念,充分继承红色基因,深耕新闻品质、坚守专业价值、拓展服务渠道、探索媒体融合、布局全媒体矩阵,在树立新时代信息传播和新闻报道的新范式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和积极的尝试,并借力新平台实现主流价值的广泛传播,为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提供了实践的范本。

【关键词】人民网;深度融合;全媒体传播;人民视频;5G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人民日报社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在这个讲话中,首次提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要统筹处理好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主流媒体和商业平台、大众化媒体和专业性媒体的关系,不能搞“一刀切”“一个样”。要形成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①

习总书记的讲话,再次为媒体融合指明发展路径。当今社会,媒体领域正在进行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全媒体不断发展,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即将到来的5G时代,将把全媒体传播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在全新的媒体生态背景下,如何将媒体融合不断推向深入,进一步适应社会的信息需求,是媒体必须深入探讨的课题。

近年来,人民网深耕新闻品质、坚守专业价值、拓展服务渠道、探索媒体融合、布局全媒体矩阵,在树立新时代信息传播和新闻报道的新范式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一、深度融合激发媒体和媒体人的发展潜能

这些年来,人民日报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积极推动全方位的深度融合,让媒体融合形神兼备、筋骨强健。作为人民日报对外传播的重要力量,人民网被看作是“人民日报融合发展的新媒体旗舰”。人民网始终秉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的理念,在渠道平台、内容生产、传播推介等方面与人民日报深度融合,着力打造成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1.传承党报红色基因,履行主流媒体使命

人民日报作为深度融合发展的先行者,近年来融合成果显著。今天的人民日报已经由一份报纸,转变为全媒体形态的“人民媒体方阵”,成为拥有报、刊、网、端、微、屏等10多种载体的媒体方阵,综合覆盖受众超过9亿人。人民网是人民日报社控股的传媒文化上市公司,是网上的人民日报,也是国际互联网上最大的综合性网络媒体之一。人民网从当初单纯的人民日报网络版,到如今除中文版本外,还拥有7种少数民族语言及9种外文版本,日常传播覆盖超过2.8亿人次,网民遍布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内容更丰富、产品更多元。人民网深耕新闻品质、坚守专业价值、拓展服务渠道、探索媒体融合、布局全媒体矩阵,打造新时代信息传播和新闻报道的新范式。

根植于党报、脱胎于党报的人民网,继承党报的红色基因,始终旗帜鲜明地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履行主流媒体的使命与职责,不断强化主流媒体在网络空间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而人民网与人民日报的融合,也早已从最初简单的“报网互动”模式发展到了如今从选题、到报道、传播等全程、全效的更深层次的“报网融合”阶段。

2019年全国两会,人民网人民视频推出AR扫描,让人民日报“动”了起来,以更加鲜活的方式传播主流价值,也探索了报纸向全息媒体跃升的可能路径。人民网与人民日报编辑团队共同策划“AR+数据可视化”的报道形式,协同进行新闻材料的梳理和数据信息的表达,保障了报道内容的高度与品质。读者扫描人民日报两会报道的要闻图片,即可在手机上看到代表委员历年履职情况的动态变化,如同在报纸上打开了获取更多资讯的新窗口。除纸质报刊外,“AR看两会”全面覆盖了人民日报的电子版、电子阅报栏等终端和渠道,实现媒体传播的深度融合,两会的代表委员一起参与体验和互动,让人民日报在各个终端都“动”起来,以更加鲜活的方式传播主流价值。

作为党报党网,人民网始终坚持政治家办网,在众声喧哗的网络舆论氛围中发挥着“定海神针”和“中流砥柱”的作用。权威性、公信力、大众化,是人民网企业文化的核心。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做最好内容的新闻网站,是人民网始终坚持的价值追求。人民网联手人民日报重磅推出融媒体调查报道《来信调查》,以人民日报“读者来信”栏目和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为基础,以“行使舆论监督、促进干群沟通、推动政务公开”为己任,推出了多篇直击百姓痛点的融媒体调查报道,促使现实中久拖不决的老大难问题得到解决,受到网民关注。其中,《“冤!太冤了!”五证齐全,何以成了违章建筑》等多篇融媒体调查报道点击量超过4000万次。此外,在2019年两会期间,人民日报“读者来信”编辑室与人民网人民视频联合打造《解决了吗?》节目,联动百余家党媒及商业平台一同推广,并开发出音频衍生产品,覆盖人群超过2亿人。

深度融合激发了新闻媒体的发展潜能,在国内外重大事件报道中,人民网通过多语种、多形式、多平台等全媒体融合发声,表明党和政府的立场、态度,传播中国的声音,努力成为国外媒体关注中国信息的新闻源头,有效覆盖PC、移动端和国内国际等各个舆论场。由人民网运维的人民日报海外社交媒体6个官方账号,粉丝总量已超过7400万人。其中,人民日报英文脸谱、英文推特官方账号,对标人民日报的要闻版,做到有关习近平总书记新闻的全覆盖,共发布习总书记重要活动的推文、图片、视频达1000多条(幅),浏览量达4000多万次,并逐渐增加短视频等融媒体报道比例。

2.从相“加”到相“融”,报网融合碰撞新火花

创新没有止境。随着媒体融合的不断深入,人民网也在不断优化内容建设,推进内容、形式、手段等多方面的创新,在媒体融合相“加”与相“融”的过程中,突显出融媒特色,并与人民日报社同频共振,报网融合碰撞出新火花。

2019年的全国两会报道中,在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的统一调度下,多个形式灵活、人员速配的“融媒体工作室”从孵化走向成熟。人民网打破原来的报道机制,与报社融媒体工作室对接,重新组合、统一调配,形成融合报道新局面,使融合发展从“量变”飞跃到“质变”。融媒体产品“井喷式”爆发,全媒体特色更加突出、融合发展更加深入。进入“两会时刻”,《麻辣财经(两会特别版)》《穿越时空说两会》《两会夜归人》等融合栏目应运而生。人民日报“麻辣财经工作室”与人民网强国论坛合作推出《麻辣财经(两会特别版)》,两会期间每日不间断继续“上菜”。节目打通“报、网、端、微、屏”等各种资源,为网友和读者奉上精彩的“麻辣套餐”,10期节目在全网各端口访问量超过5000万。节目在《两会进行时》中被推送后,有114家党媒平台及商业媒体对其进行二次传播。

融合传播空间广阔。人民网探索“融合路径”,开拓新渠道,扩大影响力。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人民网联合人民日报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携手百家党媒,以品牌栏目《两会进行时》为依托,在PC端、移动端、人民视频客户端通过视频直播两会。《两会进行时》荣获2018年中国新闻奖特别奖。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两会进行时》栏目在直播重要会议、活动时,邀请多位人民日报编辑记者做客栏目,进行现场解读,每场直播平均访问量超过500万。

3.从推出新产品到拥抱新技术,在优质内容上深耕细作

价值有导向,传播有态度。无论传播载体如何变化、传播生态如何发展,不变的是广大网民对优质内容的切实需求,不变的是主流价值对公众精神世界的引领作用,不变的是人民对公平正义的期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人民网努力探索媒体融合发展和网络文化事业发展新路径,实现主流媒体价值。创新表达,深入解读,“学习”报道成效显著。2018年,人民网成立“新时代学习工作室”,大力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探索出专家解读、论述摘编、图解、H5的链条式报道模式。以“学习有声”为代表的融媒体作品总访问量已超过5000万。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选取掷地有声、耳目一新、言近旨远的精彩话语制作系列“金句”摘编,发人深省、催人奋进,并搭建“学习金句”PC端和移动端响应式专题,展现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艺术和魅力。人民网“新时代学习工作室”团队被推选为“年度重大主题宣传团队”;“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数据库”入选“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精品。

如何创新表达方式,把主流声音传播得更远、更广,体现着媒体融合发展的成色。人民网在2019年两会期间推出了《刘兰芳两会评书》和《胡敏说两会》两个栏目,这两个栏目能够从众多两会报道中脱颖而出,究其根源在于充分发挥了“融”的效力。这也是对“扩大地域覆盖面、扩大人群覆盖面、扩大内容覆盖面”理念的成功实践。针对网友阅读习惯呈碎片化趋势,人民网推出音频栏目《刘兰芳两会评书》,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先生每天用评书形式为网友播报两会要点,获业界人士和网友众多好评。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孟建评价:“像两会这样时政性极强的报道,如何入耳入心入脑,可是大学问。人民网‘两会评书’的上线,可不只是支了个新招,更是匠心独运的‘碰心’之举。”人民网理论频道特邀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胡敏担当评论员,打造一档“音频+文字”的通俗理论脱口秀节目——《胡敏说两会》。节目聚焦2019年全国两会每日重点活动、重大议题,5—10分钟的节目长度,以轻松的语言、生动的点评、深刻的阐释分析,让网友获悉当日最应知晓的动态,得到最为深刻的政策解读。

技术引领未来。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主流媒体都十分重视新技术新应用在传播中的作用,充分运用信息革命成果,创新媒体融合传播手段,打造新型主流媒体格局。在2019年全国两会报道中,人民网推出一系列高科技新媒体产品,实现个性化生产、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传播,体现了新媒体时代信息智能化和快速、碎片化传播特点,使权威内容和多样传播深度结合。比如,在科技创意短视频《全息3D强影看两会》中,AI主播闪亮登场,采用全息投影、三维立体建模、人工智能等多重“黑科技”,带领网友3分钟读懂政府工作报告中“民生红包”的长度与厚度,推出后呈现“刷屏”之效。《预见未来的你》的互动H5,整体画面以治愈系的动画效果和小清新的手绘风格,让网友耳目一新。在H5互动过程中,网友只需要滑动、点击页面进行互动,伴随着“沙漏君”的移动和轻快的音乐节奏,就可以进入到下一环节。社会生活场景的构建,为受众营造虚拟空间感,极大地增强产品的温度感、科技感、动态感,容易激发受众的情感共鸣和分享动力,为产品的广泛传播奠定基础。

二、借力新平台实现主流价值的广泛传播

随着我国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快速稳定的移动网络、趋于平价的通信资费、广泛普及的智能终端,带来的不仅是用户体验的升级,更是传播方式的革命,也造就了抖音、快手等平台的火热。在建设主流媒体自主可控平台的同时,主流媒体也要善于借力商业平台发展,扩大主流舆论影响力,丰富产品,锻炼队伍。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②

6月6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我国已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可以预见,5G将赋能一个连接无处不在的新世界,而伴随着我国移动通信的快速发展,新的传播形态呈现出一种非常明显的加速传播。

在传播形态、传播平台不断更新迭代的背景下,在变与不变的发展中,人民网主动出击,将媒体融合与服务读者受众相结合,追踪传播规律的新发展和各平台呈现的新变化,持续打造融合转型“第二战场”。

1.举全网之力,聚优质资源,建融合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提出,“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③。平台化是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也是媒体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主流媒体的互联网化,以建设自主可控的互联网平台为基石。只有建设自主可控平台,才能使主流媒体掌握舆论主导权。近年来,媒体融合在平台建设方面持续发力,通过自建平台、合作入驻等方式,主流媒体的传播阵地不断拓展。

近年来,人民网统筹网内网外资源,积极打造网友喜闻乐见的短视频产品。人民网抖音账号统筹各种资源,合力试水短视频账号建设成效显著,有效扩大了人民网的影响力和覆盖面。人民网于2018年5月4日开通抖音短视频账号,后续微视、快手账号也相继开通。为创作符合用户观看习惯的短视频作品,人民网尝试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演讲进行精心剪辑,形成视频“金句”,收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可以说,人民网是第一家在短视频平台发布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剪视频的新闻媒体网站,在2018年进博会期间,人民网官方抖音账号推出的习近平总书记演讲金句精剪《大海依旧在那儿,中国将永远在这儿!》,播放数近4500万。

短视频具有信息承载量高、可视化强、内容灵活休闲的特点,用户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获得大量信息。人民网利用新兴的短视频平台,深挖热点,立足于自身的优质内容,精心制作短视频产品。

2019年5月23日,人民网和陆军政治工作部宣传局联合启动“祖国在我心中”界碑描红主题活动。五个报道分队沿边境描红70座界碑,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营造良好网上舆论氛围。截至目前,活动在人民网法人微博、抖音、快手等官方账号总阅读数、播放数超10亿。

6月20日,人民网记者来到内蒙古最西端的500号界碑进行界碑描红,并同巡逻组一起祭扫张良烈士墓。17年前,战士张良在一次巡逻中将自己的半壶水让给了中暑昏迷的战友,自己却严重脱水。这个入伍200多天、年仅19岁的战士,永远留在了大漠边关。为纪念张良,清河口边防连点名时,听到“张良”这个名字,全连官兵都会齐声高喊“到”。采访队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精心策划,在人民网短视频账号剪辑发布《“张良!”清河口边防连点名,第一个名字是他!》,在短视频平台上掀起热议,引起网民的广泛关注,播放数超过3500万,点赞数近200万。

经过积极探索和实践,人民网短视频制作分发能力不断增强,建立了以人民视频客户端等自有传播平台、腾讯视频等商业平台、微博抖音快手等官方账号为基础的传播渠道。我们的起点是网络,终点是人心。要让短视频传播真正发挥价值引领作用,就要深耕内容价值,发挥渠道优势,研究新技术新应用,以创新弘扬正能量、激昂主旋律,做大做强主流舆论。

人民网在新浪开设的官方微博,在全国网络媒体官微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成为外界有影响、内容有特色、业内有口碑的网络媒体微博大号。截至2019年6月,人民网新浪微博粉丝总数达6468万,稳居新浪微博平台全国网络媒体第一名。除了庞大的粉丝群体,人民网法人微博日均转评赞数达到10万,日均微博总阅读数近6000万。

人民网法人微博牢牢把握用户特点和传播规律,积极打造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内容,创作出众多现象级产品和栏目。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法人微博开设的两会话题总阅读数达8亿;围绕各地代表团团组开放日,人民网推出“团组开放日侧记”特别报道,采写《美丽中国建设的“青海印记”愈发清晰》《念活一部东北振兴发展的“功夫经”》《厉兵秣马再奋进 脱贫攻坚看贵州》等系列稿件,微博阅读数达1500万;推出图解新闻《习近平向一位蒙古族村支书问路:去嘎查,路怎么走?》和短视频《两会调查街采:说说你的2019两会心愿》;“轻体验式报道”创意短视频《两会全媒派》,由微博小编根据政府工作报告和部长通道等内容选取热点,通过去现场体验、生动演绎,给网友带来更直观的感受。统筹用好内外传播平台,积极开设外部短视频账号,是主流媒体主动拓宽短视频分发渠道的重要举措。畅通传播渠道、丰富分发模式,也为新闻舆论阵地有效延伸提供了基础支撑,为主流媒体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占据舆论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多语种海外社交媒体账号群的建设取得新突破,总粉丝数实现跳跃式增长。除了运营人民日报官方英文海外社交媒体账号,人民网其他8个外文语种在Facebook、Twitter、YouTube、Instagram、VK、Line等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也开设账号,同时开设了“看见中国”短视频的垂直化脸谱账号。人民网各海外分公司也建立社交媒体账号,开展针对目标地区的精准传播,形成多语种海外社交媒体账号群,粉丝数初具规模。截至2019年2月1日,总粉丝数达到820万人。2019年,人民网创新推出时政解说类(Explainer)短视频,形成新的外宣短视频品类,与时政主题贴合更紧,更好地开展重大主题、主旋律的外宣。

2.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故事,新时代的精彩故事需要精彩表达。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激发媒体深度融合的力量,才能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

作为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主办的法人账号,人民网法人微博积极参与重大主题报道和突发事件报道,不断增强传播力和影响力。2018年,改革开放40周年,人民网法人微博设置“#改革印记#”话题,通过视频、图文、有奖征集等多种形式,综合报道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成果,反映人民生活、工作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截至2018年12月7日,“#改革印记#”话题的阅读数接近3亿人。

人民网借力各种优势平台功能,实现海量内容的生产、聚合与分发,以更高效的传播手段实现内容分发,从而形成更具竞争优势的原创生产力和精准传播力。

针对夏季南方暴雨多地受灾,人民网短视频账号密切关注,及时跟进灾区救援情况报道。2019年7月9日晚,人民网江西频道推荐一则长视频《听说可能有人没救到,21岁的廖屹杰坐地痛哭》。人民网短视频账号当晚对视频进行二次加工,提炼关键信息,引发广大网友强烈的情感共鸣。短视频播放后播放数近2亿,点赞数超过千万。

服务力即传播力、话语权即影响力。人民网运用新技术新应用,推动优质生产要素向新媒体平台聚集,打造自主可控、具有强大影响力的新型主流媒体。人民网法人微博注意服务网友关切,每月月初都会发布新规,总结下个月将要发生的与网民息息相关的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法规,让网友及时了解。2018年,人民网法人微博设置并主持“#随手转发,宝贝回家#”话题,发布孩子、老人等走失信息,利用微博平台快速、量大的优势,帮助亲人及时回家。此外,人民网法人微博还会在宣传消防、交通日等重要节点,呼吁社会一起行动、重视,体现社会责任。

因为主流媒体具有较强的社会资源整合能力、较高的内容原创能力和较大的媒体品牌影响力,所以它完全有能力利用互联网技术,整合资源,提供以新闻服务为主的多元化互联网服务,逐步建成融合性平台。

积极探索国际传播视频化、移动化、社交化相结合方式,加大融媒体产品策划、生产、推送力度。编辑精心选取国内社交媒体上传播效果突出的正能量短视频,作为国际社会深入了解和正确认知中国的窗口。“中国好风景”“出彩中国人”“善举暖人心”“人类好朋友”等主题视频,是人民日报海外社交媒体官方账号推送中国主流声音的重要内容。2018年,通过配发英文字幕、改换背景音乐、精编推送文案等方式,人民网共推出550余部微视频,总播放时长近30万个小时,浏览量达6500多万次。此外,人民网结合海外社交媒体平台的特点,显著提高新闻精准策划能力和议题引导力,紧扣中国科技成就、社会好人好事、加强网络安全、知识产权保护、惠台政策效果等国外网民关注度高的话题,采访、编译原创稿件1200余篇,平均每月达到100篇。《中国治污,美国网民很服气》《台湾博主上传视频,记录在上海挑战无现金经历》等稿件获得全网转载。人民网与人民日报四川分社合作,根据人民日报整版文章《熊猫的野化放归之路》改编的系列英文故事,配发独家资料照片和译制视频,引起读者的广泛传播与好评。

3.搭平台,聚人才,创品牌

媒体的融合,既是资源的融合,也是人才的融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要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随着媒体融合的持续深入,素质过硬、政治过硬的新闻人才成为媒体不断发展的内驱力。无论微信产品收获多少“10万+”,还是微博产品获得几亿的访问量,追根溯源,爆款产品的出现都离不开那些深谙新媒体传播规律、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的人才。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思维观念、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的叠加和拓展。总结人民网事业发展的经验,很重要的一条是有一支能战斗、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队伍。2018年,人民网召开人才工作会议,提出人才是公司第一资产,要通过建立有效机制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激励人才和凝聚人才,把人民网打造成为员工赋能的平台,并通过完善机制,规范管理,提升效率,为更好激发队伍的创新活力做好保障。

经过业务培训和参与融媒体产品开发、编辑、采写的员工,也在实战中增长了本领、增加了底气、增强了综合业务能力。

2005年习近平同志考察浙江余村,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民网“看见中国”外宣融媒体团队分别赴余村和滕头村采访,通过“英文深度报道+图片+短视频”的形式,对外传播、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思想论断。相关稿件在人民网英文版、人民日报英文客户端、人民网运营的脸书和推特账号群发布,并获得网信办主管的Xi's Visit脸书账号采用,在海外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习近平两会上点赞过的追梦人”系列报道,用接地气的文字还原了习近平总书记与代表互动的情形,文风生动,场景鲜活。口述微评短视频节目《两会听我“蒋”》,聚焦全国两会期间的新鲜事儿,尤其是网友最关注的话题,在60秒的时间里,通过“网言网语”和弹幕的形式表达出来,打破评论的“次元”,创新“评论”的表现形式,单刀直入说重点,直奔主题捞干货,不扯闲篇儿,不长篇大论,节奏明快,语言鲜活,形式新颖。

人民网在收获优质内容的同时,也收获了优秀的人才。这一切,也为人民网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支撑,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三、迎接5G提升核心竞争力,跨界融合助力政务新媒体

互联网时代,媒体的边界在消融,一切皆媒体,一切行业的产品和服务都可能变成媒体的一种类型;反过来,媒体自身也可以和各行业做融合,把内容投放到各种端口。因此,媒体融合不仅仅是媒体内部融合、党媒融合,还应突破行业界限,融合更多的社会资源、商业资源、政府资源,开展跨界融合。

5G将所有终端智能化接入到互联网,“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逐步在众多领域构建智慧生态。借5G大势,新媒体平台应努力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赋能自身发展。人民网努力重构智慧型影响力平台,发挥政治价值、传播价值、品牌价值、平台价值、资本价值等五大价值优势,一如既往地积极承担起主流媒体的责任,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

1.优质产品优势助力政务新媒体内容传播

人民网一直秉承“权威、实力,源自人民”的理念,政务服务的核心就是把群众放在心上,两者出发点和目标一致。在5G时代,政务传播的速度、态度、尺度将是我们面临的新考验。人民网凭借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责任感以及丰富的产品经验,与战略合作政务机构共同推动优质政务融媒体产品全网覆盖、全屏覆盖。

要做新媒体,更要做“心”媒体。新媒体的“新”不仅体现在新技术的运用、新平台的架构,更重要的是“不忘初心”。人民日报、人民网坚持推动党的声音进入各类用户终端,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2019年,人民网《两会进行时》扩大“朋友圈”,以运营思维打造全新该节目。根据会议议程,《两会进行时》融合跨界,主打“地方时刻”。它采用“1+1”的运营模式,探索中央媒体和全国党媒、政府机构等合作报道两会的新途径,每期节目由一家地方合作单位与人民网人民视频同步策划、同步实施、同步播出,除在人民网平台直播外,还在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的21家终端进行同步直播,实现“1+1大于2”效应,总访问量达到4.5亿。

人民网人民视听盘活资源,开拓渠道,聚合年轻用户,关注焦点,紧扣时代主题,唱响主旋律。2019年清明节前夕,公安部宣传局联合人民视频、全国公安新媒体矩阵,举行了“致敬公安英烈”大型多地网络直播活动,与此同时,还共同策划了“思念你,我的战友”短视频征集活动。人民视频拍客踊跃参与,共征集了近百条原创短视频,形成了传播矩阵效应。网友纷纷为这些“新时代最可爱的人”点赞。

2.内容运营优势助力政务新媒体机构建设

依托丰富的融媒体建设经验和成熟的建设模式,人民网积极帮助政府机构、大型企事业单位打造官方网站和各种社交矩阵账户。在人民网的战略规划中,在加强原创内容建设之外,将内容运营、内容审核和内容聚合分发作为战略级业务,这就是人民网在跨界融合方面的创新探索。通过为各行各业提供内容运营服务、为商业平台提供内容审核服务,反向融合到其他行业中,在新的社会化的内容大分工当中去重新构建人民网的影响力。

2018年8月成立的人民视听公司是由人民网与腾讯公司、歌华有线及北广文资歌华共同投资成立,是可视化内容聚合与分发的平台,提供覆盖内容获取、制作、传播的全流程一体化服务。更重要的是,人民网希望“人民视听”打造出一种融媒体生态,构建更多元的应用场景,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加速在5G时代产业链的布局。

2018年9月,“人民视频”正式在人民网、腾讯网、歌华有线三大平台上线,与政务机构的宣传部门、党政媒体等建立战略合作,为业界和用户提供内容制作、品牌推广、技术支撑、数据分析等一站式视听服务,打造中央级视听内容制作、集成和发布平台。作为人民日报社旗下的视听融媒体,“人民视频”推出了融媒体工作室“X”计划,展现智能视听领域的诸多有益探索,以时效快、制作佳为特点,在传播过程中逐渐展现出了强大优势,开创了中央部委发布会融媒体报道的先河。共同运营的日常话题“#与发言人相约蓝厅#”,阅读数达1.3亿,讨论数达9.9万;设立的“人民视频”品牌话题“#外交课代表#”,阅读数达2522.7万,讨论数达4.7万。此外,“人民视频”创新使用符合移动端短视频的竖屏拍摄方式,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助力移动互联网传播。“人民视频”还同步制作兼顾PC端传播的横版视频,满足多平台播放需求,全方位、立体化覆盖传播渠道。

“人民视频”把与政务机构的合作视为业务核心。2019年5月10日“世界品牌日”,为传播央企好声音,讲述央企好故事,“人民视频”与战略合作伙伴国资委宣传局联合举行了“我和我的祖国 首届央企故事会大赛优秀故事宣传发布活动”,联合了30家媒体进行全国视频联动直播,赢得广泛关注。这次活动展现了媒体融合的力量,成为全媒体时代融合力量赋能政务传播的范例。同月,“人民视频”还联合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主办了“第四届中国VR/AR/MR创作大赛”,推进3R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实现创意共享、技术共享、内容共享。这是人民网在智能基础上的赋能实践,借助新技术,延伸平台的触角和视角,进一步提升服务力和创造力。

目前,“人民视频”正积极打造跨媒介跨行业的平台和适应5G时代的可视化生态圈,融合对象从行业内扩展到行业外。人民网与青岛高新区正共建面向5G时代的智能可视化产业园。人民视听公司与青岛市积极探索区县级媒体融合项目,推进融媒体视听工作室建设,创新中央媒体、省级媒体与地方融媒体中心融合的垂直化融媒模式,打造区县级视听融媒体样本和政务公开的融媒体“阳光房”。在融媒体中心的基础上,合作项目聚焦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建设自主可控的政务、民生内容的聚合、分发和互动平台,提高群众贴近感和获得感。

除“人民视频”外,人民网还搭建人民党建云、人民体育、人民健康、人民优选等平台,融合不同行业资源。未来,将进一步突破边界多元融合,将媒体融合发展和数字中国、智慧城市等融合起来,推进社区融合,将媒体打造成集新闻资讯、数据服务、政务服务、生活服务、社交服务、智慧党建等功能于一体的全效能的互联网平台。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必然是全功能的大融合。

3.评估风控优势助力政务新媒体舆情引导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大数据时代的网络舆情分析备受关注。人民网发挥自身优势,加强与各方合作,挖掘数据信息,对数据价值进行转化,使网络舆情引导的价值得以实现,使网络舆情引导具有更高的公信力。人民网搭建线上线下联动的监测和评估体系,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供行业指数和分析报告。党政机关将显著提升在信息公平、公正、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等方面的能力,人民群众对政务服务的满意度也会相应提高。

政务新媒体逐步走向成熟。当今的时代已不是“人找信息”,而是“信息找人”。新闻客户端和各类社交媒体成为大多数干部群众特别是年轻人的第一信息源,而且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信息源。当前,政务新媒体正在向融合创新、提质增效的成熟阶段迈进。5G技术以其超高速、超大连接、超低时延的特点将对媒体形态和格局、对受众获取信息方式等产生革命性影响。

结合人民网的实践经验,构建政务传播新空间必须要掌握好新本领,一是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融合发展,坚持用互联网思维办媒体、抓融合、促发展;二是必须加强新媒体产品设计研发,建立用户逻辑,研究用户结构、用户行为和用户需求,不断创新媒体产品;三是要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弘扬主流价值观,主动放大正能量;四是倡导开放合作,走同相关行业互利共赢的道路,增强自身发展造血功能。

媒体融合发展已进入“深水区”,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将不断涌现,媒体内容生产、传播格局、舆情引导等正在重塑。融合发展是历史大势,是媒体命运所系、职责所在。导向为魂、内容为王、创新为要等要义准则,在人民网的全媒体传播体系构建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5G时代即将全面到来,主流媒体应以更加自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明确融合发展的战略部署和路径规划,形成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从而实现“融为一体”“合而为一”。

(唐维红:人民网副总裁;王韬:人民网协调部副主任;邹菁:人民网协调部编辑)

注释:

①《习近平: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人民网,2019年3月15日,http://jhsjk.people.cn/article/30978511。

②《习近平:坚持军报姓党坚持强军为本坚持创新为要 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思想舆论支持》, 人民日报, 2015年12月27日1版。

③《习近平:共同为改革想招一起为改革发力 群策群力把各项改革工作抓到位》,人民日报,2014年8月19日1版。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