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访电影《古田军号》导演陈力:让年轻观众喜欢

苗 春
2019年08月23日07:01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原标题:让年轻观众喜欢

  《古田军号》剧照 百度图片

  坐落于苍山绿水之中的闽西土楼,红红火火的板凳龙盘旋往复,众乡亲身穿节日盛装,品佳肴美酒,笑语喧哗。这其中有一位舞龙的小伙子,想起了他103岁的爷爷——当年的红军小号手,给他讲过的有关1929年舞龙迎接红军、有关“古田会议”、有关朱德、毛泽东、陈毅、刘安恭、林彪等的故事。

  目前,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古田军号》荣获“五个一工程”特别奖,其独特的现代视角和“年轻化”的探讨,得到有关部门及观众的认可。本报记者因此专门采访了该片导演陈力。

  细节表现见历史

  在20余年的导演生涯里,陈力拍摄过大量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8年前接触到《古田军号》这个题材,就觉得这部片子难拍,但她一直没有放弃。“我喜欢挑战,不好拍的我才更要试试。”她说。其实编剧执导这部影片,还是因为喜欢这个题材,“想让今天的青年人记住那些值得记住的历史”。

  电影首尾都出现了舞龙场面,陈力是想用今天和昨天对望的形式,“使今天的幸福生活和昨天的峥嵘岁月形成对比,让观众油然而生珍惜感。”

  影片中有着丰富而新颖的细节,为了挖掘素材,陈力几乎走遍了闽西,进行了大量的采访和采风。当时红四军从井冈山下来,在闽西待了9个月,做了许许多多多的事,比如换新军装、造纸、办学校,在影片中都有所体现。影片正面回答了为什么要开古田会议等问题,真实再现了那段历史。比如用了不少篇幅来写整兵,写朱德对旧军阀“走州过府大吃大喝”恶习的雷霆之怒,写整兵时朱毛的分歧。戏里有争吵,但大家的目的和信仰是共同的,细节的取舍和表现的分寸尤见匠心。

  “红色男团”出大彩

  陈力把片中的红军青年领袖群体,用时下最时髦的词称为“红色男团”。路演中,青年观众也对主要角色用了“锁定了朱毛这组CP(couple,配对)”的表述,称赞饰演朱德的王志飞、饰演毛泽东的王仁君演得特别好。年轻观众也特别喜欢影片中刘智扬饰演的陈毅。张一山此次饰演了军人气质十足的林彪。饰演刘安恭的胡兵,把一个特别容易脸谱化的人物演得很动人。

  这次的领袖人物群体,个个很生动,也很有个性。陈力说,这是因为他们大多数当时都比较年轻,更容易表现他们的不同性格特点。“其实拍电影就是拍人物关系,你把人物刻画鲜活了,青年观众就跟着你的故事走。”陈力说,在挑选演员时,她立足必须都是新面孔,既要靠近历史人物的形象,又要养眼、帅,而且表演有实力,“只有这样才能把红色历史题材的电影放进当下的电影市场。” 她觉得自己很幸运,能遇到这样一个演员群体,特别团结敬业,在影片的拍摄过程中,他们也经历了共同成长。

  往生活这个方向拉

  “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愿意自己走进影院看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了。他们特别爱国,喜欢历史。”陈力说。她拍片特别考虑影片的受众面,注重采取适应当下青年人审美的艺术表达,还曾经在年轻人中专门做过调查,“把握住这段历史以后,我就把它当成一部艺术片来拍。”

  陈力通过《古田军号》做的是“往回拉,往生活这个方向拉”的工作。小号手的饰演者是当地的一个小学生,影片中用的号是古田纪念馆的真正文物,是影片的号手原型捐赠的,所有的场景都是真实的,包括古田会议会址、毛泽东、朱德、陈毅住的房子。

  很多人评价这部影片像一首既雄浑磅礴又细腻深情的诗。影片的配乐不是惯常的交响乐,而是一个苍凉的男声自始至终唱着一首无字的歌。“我们最希望的就是观众能走进影院看看,今天的红色题材影片变了,特别接地气,能打动人。”陈力说。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