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新闻战线》>>2019年·第4期

政治建报纵深行 “融媒小厨” 大情怀

——中国青年报借两会报道契机加速媒体融合步伐

张 坤
2019年08月26日10:07 | 来源:人民网-新闻战线
小字号
原标题:政治建报纵深行 “融媒小厨” 大情怀

为切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央有关部门召开的媒体深度融合工作推进会精神,中国青年报社以政治建设统领党建业务一体化发展,借两会报道契机加速媒体融合改革步伐,取得明显成效,也发现了不少差距和问题,为“融媒小厨”全面升级积累了经验。

突出创新意识,融合成效显著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报道工作中,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与中国青年网紧密协作、深度融合,实现了共青团系统报、网、端等全媒体资源统一调配、优化整合、集中发力,推出“青年大学习·两会时刻”“两会青年说”等一系列立足青年视角、聚焦青年话题、符合青年话语体系和接受特点的融媒产品,在广大青年中掀起了关注两会、聆听两会、学习贯彻两会精神的热潮,使面向青年的两会报道传播覆盖率、到达率、点赞率空前提升。

中青报精心打造的“青小豹”,以其新颖、活泼、可爱的形象受到广大青年喜爱,“青小豹看两会”“青小豹评两会”“青小豹漫说两会”“青小豹数读两会”等丰富多彩的产品,为两会舆论场注入了一股洋溢着时代和青春气息的能量新风。截至3月17日17时,围绕全国两会话题,中国青年报各端累计传播量14.1亿,包括新闻话题累计阅读量12.5亿,图文、视频、H5等作品累计阅读量1.63亿。其中,新浪微博话题#2019两会#累计阅读量6.2亿,#两会青年说#累计阅读量5.9亿,#我看见#累计阅读量524.8万;今日头条话题#青年大学习#累计阅读量2936.5万,#两会青年说#累计阅读量747万;视频《青小豹看两会之中国“冲鸭”》累计播放量371万。

两者联合报道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一开始就定位为双方“相融”的创新尝试,以更高的政治站位,牢记使命任务,坚持守正创新,共同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融合产品,挖掘深度讲究效度,凝聚人心集聚人气,优化质量稳定数量,激活增量盘活存量,真正实现了“好上加好融更好,此长彼长同增长”。

作为融合打造的精品栏目《两会青年说》,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创新意识。

一是实现了节目形式的创新融合。以正能量为总要求,紧扣两会主题,聚焦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青年和青年工作的关心,将代表委员、名人明星和青年代表放在同一演播室中,给不同领域的青年发声机会。代表委员对话青年本身就是履职过程,明星的参与则提高了节目流量,带动更多青年关注两会。比如,邀请全国政协委员霍启刚、民盟中央副主席郑功成、青年问题研究专家廉思、青年歌手易烊千玺、知名演员江一燕等嘉宾,共话就业、择业、文化、消费、婚恋、养老等话题,青年特色鲜明,对热点话题的引导有力有效。《你的小时代有没有跳动着祖国大时代的节拍》等充满时尚气息的节目都产生了较大社会反响。

二是实现了媒体机制、流程、人员的融合。节目策划由报、网两会融合指挥部统筹,导演、编导团队以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为主,拍摄剪辑则依托中国青年网视频力量,而对于嘉宾邀请、办公设备、后勤保障等,双方则发挥各自资源优势,无缝衔接,中青报的品牌优势强势发力,中青网的互联网基因大放光彩。

三是实现了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每期节目除了在中国青年报和中国青年网、中青在线的网页、微博、微信、客户端等传播矩阵发布,还分发到百度百家号、快手、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等11家视频平台。同时,每期节目还选取金句和精彩瞬间,分剪成不同版本,多频次碎片化传播,初步实现了以小搏大、见微知著,举起思想的“视觉锤”,通过再造转化,进行分类化、精准化、多元化传播。

“融媒小厨”大情怀,融媒精品大制作

作为一家植根于青年的媒体,中国青年报社历来有着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精神。近年来,为适应新媒体爆炸式发展和舆论格局重大变化的形势,中国青年报社在内容、手段、技术、流程、机制等方面主动革新,探索构建了融媒小厨,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部门主导、三端融合”,取得了良好传播效果。在这些经验的基础上,作全面深入的再探索、再梳理、再创新,经过进一步整合、扩容、提质、升级,最终在两会孕育出了焕然一新的“青小豹”。

“青小豹”的诞生,实现了报与网的深度融合。在党中央推动媒体融合的号角中,在团中央的科学部署下,以2019全国两会融合报道为标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与中国青年网融合发展的序幕正式拉开,“青小豹”也由此闪亮登上舞台。由于有了报与网的融合、有了“青小豹”,本次“中青”系两会报道精彩纷呈。“青年大学习·两会时刻”“两会青年说”“我看见”“青蜂侠”……多种多样的形式和产品源源不断涌现,极大充实了传播素材、丰富了传播样态、拓宽了传播渠道、聚集了传播平台,实现了信息的叠加利用,传统的两会报纸版面也更加灵动,让面向青年的两会报道宣传以前所未有的广度、深度和多彩程度,吸引了众多受众。

这是近年来中青报政治建报纵深行、“融媒小厨”大情怀探索中的重要一步。此前中青报刊发的一系列评论员文章,如《检验媒体融合的四把标尺》《践行“四力”创精品,融合改革务实效》和《全媒似无形,一体实有形》等,都坚持旗帜鲜明地把讲政治放在全面提升全媒体融合改革能力的首位。同时,秉持“融媒精品大制作”这个贯穿始终的办报理念,全面升级“融媒小厨”,推动机制、内容、平台、渠道、产品、运营、服务等一体化深度融合和系统体系大整合,加速构建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

“融媒小厨”一直在努力。

努力去做最有品质的价值精品。

努力去做最有品格的青春学堂。

努力去做最有品位的成长伙伴。

努力用做家常菜的心思与功夫,做好、做精、做深快餐、标准菜,让“厨房”中的一系列“私房菜”和“大菜”,更有特色、风味和吸引力,更多更快地飞入寻常青年“家”。

因为我们相信,最温暖的终端永远是人心。

追求融合催化质变,问题倒逼自我革命

中青报特色的“融媒小厨”推出近两年了,创制的一系列融媒精品受到上级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如今到了进一步全面“升级”的关键时刻!下一步,如何“精做家常菜”?如何通过加速“一体化”融合改革,更彻底地以“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自我革命,不断扩大中青报品牌覆盖面和影响力,真正把内容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融媒小厨”面临三问考验:

一问有没有“正能量”的常态化产出——这是总要求

一直以来,中青报都致力于精做“正能量”的订制化“大菜”,比如,去年年底承接的改革开放MV《青春的回答》(点击量超过7亿)、《40年40秒》系列短视频、系列H5移动短视频主题团课《青年大学习》、破1600万阅读量的H5《梁家河全景带你走近青年习近平》,春节期间承接的教育部主办的《传承的力量》全国校园春晚,等等;同时,精做“正能量”的创制化“大餐”。比如,即将搬上银幕的反映教育信息化公平的《一块屏幕改变命运》、讲述感人的支教故事和亲身经历的《阿勒泰的另一个角落》、对故宫首次夜场灯光秀的系列独家融媒报道、为青年维权的融媒报道,等等。

精品迭出的同时,体制机制的创新是个大问题。

二问能不能“管得住”大厨小厨——这是硬道理

无论如何颠覆性创新,内容创新都是最重要的创新,“融媒小厨”也能有“私房菜”与“大制作”,需要顶层系统设计与一线基层创新有机结合,需要从严加强意识形态管理与市场化运营探索创新相结合。

推动进一步融合,意识形态责任制如何落实并执行到位是个大问题。

三问是不是“用得好”小厨机制和人才——这是真本事

“融媒小厨”其实是根据报社自收自支的现实情况,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创建的经济适用型特色“中央厨房”。

突出特色的背后,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真正实现事业留人、机制留人、情感留人、待遇留人,是个大问题。

下一步,中国青年报社的媒体融合改革要全面升级,是不是要把“融媒小厨”的名字改换得更高大上了?回答是:继续坚守自身特色定位,发挥共青团中央机关报和中央重要主流青年全媒体平台资源优势,做精做实“融媒小厨”,有大情怀,也有大制作!

即将迎来70年报庆的中国青年报社,将以守正创新的决心,以加速媒体融合的改革成果,为喜迎“五四”百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交上一份青春的答卷!

(作者系中国青年报社党委书记、总编辑)

(责编:徐铭远(实习)、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