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新闻战线》>>2019年·第4期

站在田间地头找 “评论感觉”

桂从路
2019年08月27日15:20 | 来源:人民网-新闻战线
小字号
原标题:站在田间地头找 “评论感觉”

2018年12月17日到20日,笔者在江苏省苏州、无锡两地,围绕河湖长制落实情况开展调研,形成了《“联合河长”启迪系统化治水思维》《落实河长制,关键靠制度》两篇见报现场评论。从前期选题策划、素材收集,到中期实地调研、现场采访,再到后期内容组织、稿件撰写,这组现场评论与之前“大江奔流”系列不同,是主动策划、明确选题、集中采访的结果。参与这组现场评论写作,主要有以下几点思考。

现场评论是什么?

廓清概念、清晰定位是准确把握现场评论写作要求、形成高质量评论产品的第一步。从栏目设置上,《现场评论》和既有的《一线视角》《评论员观察》有什么区别?从评论写作上,现场评论是一种创新文体,还是一种有现场感的写作手法?

我理解,现场评论关键在于,让评论员去一线发现真问题,把评论的深度思考融入到采访调研写作中。操作河湖长制这组现场评论时,我们三人小分队分赴北京通州、浙江湖州、江苏苏州开展调研,形成对这一问题较为全面的思考、认识和判断,结合各地创造性落实的特点,形成了6篇主题相同但角度不同的文章。从这个意义上讲,现场评论不是简单地在文章中多一点现场描写,而是带着思考抓“活鱼”的观察视角,是增强评论员“四力”的有效载体,是对“站在天安门上想问题,站在田间地头找感觉”的生动诠释。

现场评论“评”什么?

评论文章写作以要素支撑观点,提供对某一对象的确定性看法或建设性意见。这就需要我们在选题策划时,必须加以筛选和甄别,明确哪些现场适合做现场评论。河湖长制这组评论,我们选取“和基层河长巡河”这一现场,提供了一定的评论空间,但是河湖长制的落实是一个系统性、长期性工程,很难通过这一个简单的现场来展现全貌,这也导致后期写作时存在现场元素不够饱满的问题。个人建议,作为评论的现场,应当尽可能是动态的、有机的、真实的、完整的、具体的。比如嫦娥四号发射任务现场、港珠澳大桥通车仪式现场,这些重大活动和标志性节点,汇聚了更多可供选择的现场元素,或许更容易写出现场感。

现场评论怎么写?

河湖长制这组现场评论,个人感觉有两个困难需要加以克服:

采访的困难。相较于专业部门记者,评论员的采访经验往往不够充足,一旦事先准备不充分,很容易在基层一线陷入被动,走马观花的调研、泛泛而谈的采访,很难获取有用信息。

写作的困难。基层实践千差万别、采访获取的信息五花八门,有时候素材梳理难以抓住重点、观点提炼找不到新意、文章架构也存在说服力不强等问题。这说明,写好现场评论,对评论员的知识储备和业务功底的要求更高,必须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此次参与河湖长制的现场评论,分社老师在采访时的帮助,部门各位老师的指导,让我获益匪浅。

(责编:徐铭远(实习)、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