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时代,资讯类移动视频直播发展前瞻
摘要:资讯类移动视频直播有较多优势,但受制于带宽和资费,发展较为缓慢。高速度、低时延5G的应用与普及,将为移动视频直播带来新机遇。当下,关键是要建构一套成熟的、成体系的资讯类移动视频直播标准。
关键词:5G 资讯类移动视频 直播标准建设
2019年两会前夕,中国联通将人民大会堂、天安门广场、两会新闻中心列为首批5G建设区域,上行速度达到200Mbps、下行速度达到2.6Gbps的5G网络在上述三个区域实现全覆盖。据介绍,首次服务两会新闻报道的5G完全可以满足中央广播电视总台5G+高清新闻报道的传输要求。尽管这只是5G在局部区域的试运行、测试和开通,但显然,一切与传输速度相关的新闻报道形态如视频、直播、多媒体、VR、AR、MR等都必须要直面5G时代了。
资讯类网络直播和移动直播的前世今生
一般认为2016年是网络与新媒体的直播元年,但这种说法并不准确。直播这一形态从互联网诞生伊始就被运用于PC端的新闻报道中,新闻发布会、上市路演、演播室访谈都有图文直播、视频直播。因此,2016年“直播元年”中的直播,准确地说应该是指社交直播,或者称之为主播式直播。
在社交直播出现以前,网络与新媒体直播多为资讯直播,以媒介机构作为直播主体,以新闻资讯、事件现场、各种会议、大型节庆活动为直播对象,以PC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为平台和渠道,以网络直播系统和软件为直播工具。从2001年网络实时直播两会开始,直播已经成为重要会议、重大活动和突发新闻报道的“标配”。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直播技术门槛的降低,移动端直播崭露头角。2017年2月,央视新闻移动网上线,全国37家省、计划单列市广电机构与中央电视台签约入驻,共同打造覆盖全国的资讯微视频和移动直播平台,并提出“看新闻直播就在央视新闻移动网”的口号。人民日报与新浪微博、一直播共同推出了全国移动直播平台“人民直播”,百余家媒体,大批政府机构、知名自媒体、文体名人等入驻直播平台,发布优质直播原创内容,共享全流程技术解决方案、免费的云存储和带宽支持。新华社启动“现场云”全国服务平台,记者只需一部手机就可以实现素材采集和同步回传,后方编辑部可实时进行在线编辑和播发,增强了报道的全时性和即时性。
受制于移动端的传输速度和用户接收流畅性等问题,前5G时代的资讯类网络直播和移动直播多以文字、图片为主,视频直播特别是长时间段、全过程的视频直播还是稀缺产品。
资讯类移动视频直播的比较优势
资讯类移动视频直播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在移动端直接接入电视信号,用户可通过移动互联网观看电视直播节目;二是真正意义上的“移动直播”,通过在现场架设独立的信号采集设备,导入导播端,再通过移动互联网上传至服务器供用户观看。在实际操作中,直播人员可使用Pad、手机、手持云台等作为拍摄工具,随拍随传,并直接与用户进行交流。
比较资讯类移动视频直播和传统电视直播,两者在选题、主体、技术、形式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体表现在:
总体而言,传统视频直播选题受限,操作较为复杂,对技术与直播人员要求高,形式和播控平台单一,用户收看受时空限制,互动也难以实现,传播效果有限。资讯类移动视频直播具有易交互、易留存、无限量、低成本、多形态等特点,不仅在各个层面都有优于传统电视直播的比较优势,而且还能为传统电视直播提供平台和入口,扩大传统电视直播的覆盖面。
资讯类移动视频直播存在的问题
认识到移动视频直播的优势,也必须看到其存在的严峻问题。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缺少严谨、规范的移动视频直播标准。传统电视直播的播出主体是电视台,各级电视台都有一套长期形成的、严格的、专业的采访、制作与播出标准,内容质量相对可控。资讯类移动视频直播发端于网络直播,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而发展,从PC端到移动端,一直都没有建立符合互联网传播规律的发布体系和标准,加之直播主体多元化,缺少相应的把关,带来直播不规范、质量不佳等问题。
滤镜、特效滥用,画面清晰度较低,不能展现现场全貌与细节,难以体现出移动视频直播的价值。传统电视直播重视画面的“原汁原味”,除了基础的栏目名、字幕的遮幅添加和少许特效之外,并不对画面进行过度处理。专业摄像师的从业经验以及多机位的架设也让直播的远近调整和移位、远景与近景的多次切换、多角度展现现场得到保证。移动视频直播虽然多了各种手持直播设备,能低成本完成直播,但终究因为是非专业设备,像素不高,特别是光照较弱的环境下噪点较多,影响画面清晰度。为了弥补移动视频直播这一弱点,部分直播滥用滤镜、特效等各种互联网制作技术,岂不知这并不符合用户对资讯类直播的需求。资讯类直播主要任务是直击一线,真实呈现现场的点点滴滴,让用户身临其境,进行深层次的新闻报道。过多炫技极大地降低了移动视频直播的价值。
主持人综合素质参差不齐,不能与现场深度融合。传统电视直播中,出镜记者要按照流程规划串联整场直播,对现场情况有全面了解,并能够迅速调动被采访者一起投入到新闻报道中。部分资讯类移动视频直播,尤其是非重大事件的直播,主持人所呈现的仪态、神态、口述现场的能力、与被采访者的互动都未能体现其专业性,且与摄影师配合度不高,常常身处画面之外,有明显的口误、模糊表述等情况,影响用户对事件的了解,也降低了直播质量。
直播时间过长,信息冗杂,缺少策划,目的性不够明确。传统媒体注重“黄金时间”这一相对概念,有较强的时间意识,在特定时间段制作的直播节目进程紧凑,属精品制作。海量的网络空间和独立的直播窗口给予资讯类移动视频直播时长的自由,但这种自由是一把双刃剑,如果缺乏“黄金时间”意识,处理不好时长与内容的关系,进程缓慢,堆积大量冗余信息,就会直接影响用户体验,导致用户中途退出。近几年,马拉松赛事比较盛行,比赛本身时间比较长,一些移动视频直播从主持人去现场的路上就开始直播,比赛直播中仅有单一的现场画面和跑步镜头,长达四五小时的直播缺少策划和控制,导致直播成为鸡肋。
可控性较弱,对新闻伦理、个人隐私等问题把控不严。2016年9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关于加强网络视听节目直播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开展网络视听节目直播服务,通过互联网对重大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文化、体育等活动、事件的实况进行视音频直播的个人及机构应具备许可证和相关资质,从资质审核环节限定了资讯类移动直播开展的主体,严格把控对资讯类移动直播的管理。11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在第五条、第十条特别规定: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的直播服务提供者应当依法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资质,设立总编辑;发布新闻信息,应当真实准确、客观公正。
尽管关于网络视听直播的相关通知、规定,提出了不少要求,但资讯类移动视频直播、特别是突发性灾难事件的直播,还是引来媒体的报道权与被报道者的人格权冲突问题,灾难画面处理的新闻伦理问题,媒体跟拍的行为与政府、医疗机构救助行为相冲突,因直播而造成的对伤者及其家属二次伤害问题,等等。
建构5G时代资讯类移动视频直播的标准
随着高速度、低延时的5G开始应用与普及,受制于带宽、资费的移动视频直播将从相对稀缺的产品变为常态化的资讯报道形态。要确保用好这一“常规武器”,当务之急是移动视频直播标准建设。
资讯直播属于新闻事业的一部分,需要承担报道新闻信息、反映和引导舆论的责任。虽然网络直播已经发展多年,但无论是PC端直播还是移动端直播,无论是文字、图文直播还是视频、多媒体直播,都没有统一标准。借鉴传统电视传播的经验和规范,建设一套符合网络、新媒体传播特点的资讯类移动视频直播标准,将直接关系到5G时代直播业务的发展与未来。
无论是传统电视直播还是网络与新媒体的视频直播,标准都应包含两方面内容:准入标准及评价标准。准入标准侧重于为直播提供框架限制,使之能够成为合格的新闻作品并推送到受众中去,通常以明文规定或行业经验总结等记录下来,虽较为零散,但易查阅。评价标准则较为抽象,主要侧重对直播进行质的等级量化,设置相应的评价维度与指标来进行测量与评判。
准入标准建立可参考已有互联网管理规定和办法,包括《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等,但需要针对“资讯”从媒体报道与舆论引导两方面综合考虑,提出更高的要求。
评价标准的维度可以从传统电视直播中汲取。电视直播所关注的选题、技术、新闻策划、直播团队、伦理等因素在移动视频直播中仍需得到关注,同时需要增加“互动”维度,根据直播环境和外部条件,进行规范的、有效的互动。
据此,移动视频直播的准入维度与评价维度如下:
根据Interactive Advertising Bureau (IAB)发布的“直播视频趋势——全球视角”报告,全球超过2/3的消费者收看直播视频内容(67%),65%的直播视频观众希望在智能手机上收看。根据CNNIC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12月,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3.97亿,较2017年底减少2533万,用户使用率为47.9%,较2017年底下降6.8个百分点。从数据看,直播用户的规模和使用率都在下降,因此,5G对于资讯类移动视频直播,机遇与挑战并存。构建一套规范的、成体系的、实用的直播标准,从内容、技术、流程、互动、效果等维度进行专业性评判,将会有效推动直播业务的发展,保障资讯类移动视频直播在5G时代拥有一席之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