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换脸好玩,可不要瞎"ZAO"

2019年09月03日06:37 |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小字号
原标题:换脸好玩,可不要瞎“ZAO” | 睡前聊一会换脸好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这几天,朋友圈里忽然冒出来很多“明星”,从李现、蔡徐坤到尼克杨、迪卡普里奥,经典视频片段中演员的身形没变,面容却替换成了朋友的模样。此前,我们讨论过AI换脸技术的运用场景和风险(AI换脸:演技不够,技术来凑?),受党报评论君的邀请,今天我们继续来聊聊这件事。

原来,大家纷纷使用了一款名叫“ZAO”的爆款应用。从《延禧攻略》《武林外传》等国产热门电视剧,到石原里美、花泽香菜等海外流量担当,只需用手机的前置摄像头自拍一张,通过验证后稍等片刻,镜头前的你便可化身剧中人,或是换装“明星”,或与“爱豆”同台,出演天下好戏。

睡聊2.jpeg

这几年,在线美颜、换脸变装的游戏屡见不鲜。从给照片加上贴纸特效的Faceu脸萌、预览你老后模样的FaceApp,再到上传照片在线试衣的穿搭类应用、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推出的“军装照”H5……乘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东风,“给自拍加些花样”的便捷性、趣味性和仿真度越来越高。这次“ZAO”的突围,则是因为突破了静态图片的限制,将换脸带入更加“真实”的视频动画。

当然,AI视频换脸也并非全新的发明。2年前,一个名为“DeepFakes”的外国网友制作了一批明星换脸视频,引发网络热议。因为涉及成人内容,这个账号被迅速封杀,但“DeepFakes”却公开了所有代码,让任何人都有机会使用和改进这项技术。有专家说,相比于两年前必须输入视频才能换脸,“ZAO”的算法更加先进,一幅图片的信息量便能实现功能。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在人工智能领域,特别是技术的产业化层面,中国公司已经走在了前面。

睡聊.jpg

对你我而言,哪款产品能火多久或许没这么重要,新技术中可能存在哪些风险更值得深思也更值得注意。就在“ZAO”爆红后不久,过度搜集用户信息、免费使用用户上传信息、免责声明显示太隐蔽等批评同样引起了大量关注。与“ZAO”生成视频一起刷爆朋友圈的,还有一个关于使用该软件可能带来的隐私泄露风险的截图。尽管随后该软件就修改了用户信息中的相关内容,并发布“特别提示”,但仍不足以打消公众的担忧。正如有评论所说,脸部信息的细节实在是太丰富了,是一种“生物信息”,可以说是非常敏感的个人信息,一旦泄露带来的影响远比上网时产生的数据信息泄露风险更大。也正因此,上传脸部信息的用户,使用与保存脸部信息的平台,都不能不更加慎重。

尽管目前还没出现“ZAO”被不法分子利用的消息,但多一些小心才能多一分安全。今年5月,国家网信办就《App 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向社会征求意见,在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健全的背景下,社会公众对个人隐私、信息安全的关切,值得每个开发者认真对待。说到底,对个人信息保护的力度,取决于相关平台对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视程度、对用户的尊重程度,以及由此而来的投入力度。可以说,“ZAO”的出现也是一个警示,“换脸”能风靡一时,未来也可能出现基于“虹膜”、基于“指纹”乃至基于“基因”的产品出现。所以,个人信息的搜集需要有底线,个人信息的保护必须有红线。

睡聊.jpeg

嵌套在社会结构中的新技术,需要在与各方力量的互动中不断发展完善。这意味着我们有必要正视、预判和直面技术伦理与法律风险。当换脸算法更加高明,现有的刷脸支付能否确保万无一失?当剪辑效果更加逼真,一段视频如何才能眼见为实,如何防止公众人物遭遇假视频?人工智能产业更加繁荣,用“黑科技”哺育“黑产”的链条如何斩断?将这些沙盘推演尽早摆上台面,秉持“最小”与“够用”的原则搜集信息,秉持“最大”与“最紧”的原则保护信息,尽快在技术、市场和规则间寻找可大可久的平衡点,方能为代码注入灵魂,才能最大限度地消弭可能出现的风险,让“ZAO”作终成大作,让技术造福生活。

这正是:

视频换脸趣无穷,登台高歌成巨星。

技术规制平衡处,人面桃花相映红。

大家晚安!

(文/杨翘楚)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